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墨家传人:教员不为人知的另一面|2022-10-28

伯陵说:    
换个角度看教员和中国革命。
1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百家并起。
墨子是宋国贵族的后裔,年轻时拜在儒家门下学习礼乐之术,但是越学越觉得不对劲——
孔门儒学的终极目标是复古,用周礼治天下,而周礼的核心逻辑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即用可违反的道德来教化贵族,达到“亲亲相隐维护贵族利益”的目的,用不可违反的刑法来实控人民,造成恐怖的阶级专政。
墨子认为,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那些没日没夜奔走四方的人民群众,也是和贵族一样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权利。
于是墨子开始觉得“孔学名高实秕糠。”
墨子一怒之下离开儒家,根据儒家的主张,提出截然相反的一套理论。
儒家要求仁爱从自身发起,逐渐向外扩散到亲人、宗族、朋友、世人,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但必然造成一个又一个小团体,为了自己的仁爱而攻击兼并其他团体。
墨子便号召兼爱,“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无有私也”,全天下的人不分血统、国籍、职业、社会地位,都要互相爱护彼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墨子用兼爱的理论,强行抹平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底层提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整体上提倡“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儒家要求弟子行仁义,但这种道德层面的仁义是脱离现实的,对弟子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没有圣人资质是做不到的。
于是墨子号召“义利并举”,兼爱即兼利,我爱你就要给你利益,你得到我的利益便要爱我,同时给我利益,最终达到“天下皆得其利”的目的。
这就给兼爱的上层建筑,构建了现实利益的经济基础,让兼爱有了可操作性,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墨子便顺理成章的提出“尚贤”的概念,即“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要求全天下的人选择贤良圣明的人立为天子,次一等的人立为三公,再次一等的人立为诸侯,共同治理天下。
通过“尚贤”的概念,墨子便打破天子世袭、官僚享受子宫福利的世卿世禄制,把选举权交给人民群众。
他相信人民群众里会出人才,六亿神州尽舜尧。
做为尚贤的补充,墨子还提倡尚同。
一旦选举结束,那么自天子以下的人都要服从天子的命令,“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思想上和天子保持一致,枪杆子也要听指挥。
而在内部,“尚同”的具体表现是同吃同住同劳动,人人不分贵贱,天子和庶民领一样的工资,防止阶级固化,子宫福利卷土重来。
这是墨子的绝对公平主义。
有了以上的理论基础,墨子亲手打造的墨家,便成为战斗力极强的组织,《淮南子》里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而为了反驳儒家“畏天命”的说法,墨子主张“非命”——
人的命运并不是天生的,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生在什么样的国家,都不是你自暴自弃的借口,只要你愿意努力奋斗,贫富贵贱都是可以改变的。
这是激发墨家弟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人定胜天。
有思想信仰,有利益分配,有阶级流通,有公平正义,墨家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最有活力的组织,也战斗力最强大的。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开创的墨家吸引了数不清的底层贫苦人民,迅速发展壮大,《韩非子》里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吕氏春秋》记载“墨子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因为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底层贫苦人民在墨家看到生存的希望,看到改变世界的希望。
2

相对而言,原教旨的儒家理论,偏向提供稳定的等级秩序,有利于上层统治阶级,墨家倾向于团结下层,更质朴简洁,有利于下层被统治阶级。
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墨家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信徒遍布天下,一旦历史的进程走到秦汉帝国,墨家逐渐消散于世间。
首先是统治阶级不喜欢墨家。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墨家传人:教员不为人知的另一面|2022-10-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