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年一次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十分重要,它立论定向、总览全局。是我国未来5-10年内发展的“白皮书”。
此次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关于经济层面的主要阐述有555个字,涵盖了发展、改革乃至民生的方方面面,干货满满。
值得关注的是,二十大经济蓝图释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浓厚特色。
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此次强调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制造业,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近期,欧洲能源危机带火了中国四个县:河北新乐、浙江慈溪、广东顺德、浙江义乌。电热毯、取暖器、热力泵、保暖用品的四大产业强县产品出口订单暴增,让北欧人民体验了一把“冰与火”的刺激。
这些工业产品为什么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不自己生产,而选择千里迢迢从中国进口呢?
原因是英法等国已经掉入了产业空心化的发展“陷阱”,简单来说就是三大产业中的制造业占比大幅缩水,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70%。
虽然第三产业占比高是衡量地区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但是制造业“造物”,第三产业不“造物”而着重解决精神需求。所以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丧失了“造物”的能力,在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上也只能顺应国际分工。
对岸美国,采取行动也十分迅速,一方面削弱对我国中低端制造业的“工业依赖”,在国内搞制造业回流,比如奥巴马时期的“再工业化”,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等一系列积极工业政策,试图转移我国制造业产业到越南等国家,另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对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卡脖子”。
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微笑曲线”中,我们主产能位置仍是中间部分,若把握不好发展方向,任由实体经济粗放发展,要么与工业成本更便宜、商业利润更高的越南、印度等国家陷入“成本战”,要么会像英法等国家一样面临产业空心化陷阱。
因此我国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制造业是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大科研投入、发展高端制造业,争取从微笑曲线中间的位置上升到左右高端的位置上。只有“不能模仿”才能实现“不被超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重申“两个毫不动摇”,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早在2018年,“民营经济离场论”就曾悄然出现过,当时民营企业不断爆出的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等问题,一些过度解读就钻了舆论风向的空子,在媒体上大肆宣扬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加强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经济进行控制、新公司合营论等等错误观点,导致民营经济市场人心惶惶。
当年11月底,习大大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正面“辟谣”,一一驳斥了民营企业离场论的相关观点,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了“定心丸”。
此番国家层面再次为民营经济发展“打call”,不仅是“不忘初心”,更因为民营经济将是新形势下的最重要经济增长点。
“6789”这四个数字一直被用来形容“民营经济课代表省”——浙江,民营经济产值占全省60%、出口贸易额占全省70%、带动就业人口占全省80%、民营企业数量占全省90%……民营经济将浙江经济发展送上了快车道,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排名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名上升到了如今的全国第四。
民营经济不光有活力,更能创新,没有金属矿产的永康创造出了中国最大的五金城、没有皮革的海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皮革交易城、没有明显区位优势的义乌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阿里巴巴更是通过发展互联网+高新产业为标志、实现内源驱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为民营经济创新取得“金名片”。
后疫情时代叠加国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频发,必须利用民营经济的活力与创造力,利用民营资本去联动西方科技产业,突破美欧遏制与封锁的间隙。因此壮大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产业升级,高新科技发展的“破局”之道。
二十大报告中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角度再次阐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与十九大报告中提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