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的经济最初是全计划模式,后来是全货币化尝试,如今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从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新路。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市场经济好,大家对计划经济肯定想到的就是呆板、贫穷、落后等等印象。那么,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家庭开支有计划好,还是随便开支好?”相信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会认为有计划才好,且必须有计划。
好,那么问题来了。将以上问题推而广之就是:家庭的有计划开支模式就等于国家的计划经济;而家庭的随便开支模式就等于国家的市场经济。有序=计划,随意=市场。再想想,到底是计划好呢?还是市场好?
实际上,两者都好又都不好。为什么?因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必须阴阳调和才能取道中庸。一个家庭可以有计划,但如果斤斤计较到了葛朗台的地步,那么这种计划就会显得呆板甚至出现危机;一个家庭也可以随意一点开支,但如果到了毫无节制胡乱甚至举债消费的地步,那这种随意同样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实际上对家庭而言,最理想的开支方式是:抓大放小,计划与随意并重。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应急储备金等问题上,必须要计划且必须计划好,而在一些兴趣消费、审美消费、娱乐消费上,则只需要一个总的开支比例计划,其余的就不用管了。比如一个家庭月收入2万元,其中计划1.5万元用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以及储蓄,这些必须严格计划认真执行,而剩余5000元则可以用于一家人其他消费自由支配,至于这些自由消费到底是什么,就相对不用控制得那么死,可以是旅行、电影、包包、烟酒、玩具、兴趣、养生等等……
对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国防科工、资源能源、米面粮油、基础药品、基础建设,必须有计划且必须计划好;而对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各种琳琅满目、五花八分的高端制造、日用消费、娱乐业、旅游康养、文创三产、服务业、旅游业等等,则可以无需太多计划,只需设置一些基本的产业规则,剩余的就鼓励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充分竞争,实现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目的。
平局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不断来询问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大家嘴里谈得最多的就是供销社、房地产和教培整顿、医疗改革。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以上这些都是大布局中的一部分,国家并非要恢复纯计划经济,而是会推动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居住需求是老百姓的首要需求,然而在过去四十年,房地产行业的走向其实是从计划走向货币化的过程。人们为什么要在城市里买房呢?不是因为人们喜欢住在钢筋水泥森林,而是因为城市里才有集中高效的生产工厂和公司,所以人们是为了到这些工厂和公司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才不得不举家从农村搬到城市里来。放弃了农村原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和从事直接生产的生活方式,换来到城里工厂公司出售自身劳动力的交换生活方式。
从逻辑上来讲,应该由工厂公司向劳动者提供住房,因为劳动者是放弃了自我生产资料为代价进城的,进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当年的确是按照这个逻辑来执行的,人们进城进单位,通过不同的工作年限换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以及分发住房。这个逻辑,才是非常合理和公平的。
然而后来的房产货币化,其实就是单位不再分配住房,改为进城务工者自行掏钱购买住宅。这就相当于,人们进城本身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里工厂和公司的劳动力需求,但老百姓为了更好更高效地向企业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还得自己掏钱在城里买房。等于是让老黄牛自己掏钱搭牛棚,这事摊到老黄牛身上老黄牛都不干,但人居然会干而且还抢着干,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