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我准备从方志敏开始讲。
方志敏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敢保证几乎没有人能说得上来这人做过什么事,其实回到1935年,这人前途无量,属于党的早期高级指挥官。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一败涂地,准备西征。在长征出发之际,为了吸引火力,方志敏带领自己的红十军和寻淮洲的红七军向北出击,给国军造成一种错觉,误以为红军要向北突围,近二十万国军去围追堵截方志敏。
这里有个新人,寻淮洲,这人是谁?
寻淮洲不得了,当初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属于毛主席的嫡系,无论战术还是战略层面都属于天生奇才,22岁就当上了红军军团长,当然了,死的时候也才22岁。大胆猜测,如果他正常发展,建国后授衔,很可能是他来代表秋收起义山头拿元帅头衔,当然了,瞎猜,寻淮洲同志很快就战死了。
方志敏和寻淮洲背后跟着20万国军,在福建浙江一带转战,连续突破数道防线,掩护中央红军撤退,前后转战一千多公里,直到到达命运中的皖南茂林一带。
在皖南一个叫谭家桥镇的地方,方志敏和寻淮洲的部队被围陷入绝境,经过激战,方志敏被俘,寻淮洲战死,所部全军覆没,只有少数部队突出重围逃出生天,跑出来的这部分人里,就有后来的粟裕,粟裕突围出来后到处打游击,新四军成立后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
而把方志敏围杀在谭家镇的国军部队,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军74师前身,当时王耀武在指挥。十多年后,解放战争中,当初突围的粟裕已经干到了华野司令,指挥的华野在孟良崮围杀74师,随后攻陷济南,活捉王耀武。
这次为了掩护主力执行自杀式任务,全军覆没,像不像《集结号》里的情节?
后来担任过国军下级军官的黄仁宇,对,就是那个《万历十五年》作者,他说,明朝有个毛病,就是上边让下边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他(黄仁宇)当连长的时候,很多事都不能跟士兵们说。
当场另一个明史专家,汤纲站起来说,老黄你说的那是国军,我们解放军这边啥都跟下边说,而且让下边的人一起参与讨论,这叫“MD”(军事民主),并且作战前要充分动员,告诉士兵们他们要去干嘛,为啥要去干,不会有不明不白命令,那样长官和基层之间没了信任,随时都会大规模溃逃,现在知道你们国军为什么总出现崩溃式大败退了吧。
集结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看过好几遍,不过里边不明确撤退时间的情节是瞎说,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事,《从三观奇歪的《集结号》到这次的疫情》。
我们继续主题,后来方志敏在狱中做总结,说皖南山高路险,一旦被敌人占据隘口,居高临下,攻击方基本没法突出重围,寻淮洲正是在进攻一个制高点过程中中弹身亡的,这部分总结记录是方志敏在监狱中完成的,后来交给了鲁迅,鲁迅又辗转交给了红军。在红军内部油印成小册子,高级将领们基本都看过。
多说一句,方志敏不认识鲁迅,但是他相信鲁迅,所以把遗稿通过别人转交给了鲁迅。
但是奇葩的事发生了,在方志敏陷入绝地,突围无望,全军覆没六年后,另一支部队到达离方志敏的绝地没多远的地方,同样陷入绝境,同样几乎全军覆没,这在党史上绝无仅有,因为在党内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反思,防止在相同地方跌倒,那问题来了,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呢?
1 内部分歧
这支部队就是新四军,我之前写过一篇新四军哪来的,后续可能重发下,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北伐英雄叶挺成为了新四军军长,红军留守部队头目游击战专家项英成为了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
但是他俩这个组合问题很大,因为各方各面完全不搭。
首先,项英就是我们熟知的我党的土包子将领,平时穿个破军服,理个秃头,到了中午跟大家一起蹲在地上吃饭,大大咧咧和普通士兵没啥差别。
叶挺正规军校出身,而且在欧美生活过十年,平时不是西服就是猎装,正式场合穿着国军将军制服,长筒马靴,洁白手套,马刺叮当,在新四军里有自己的厨房,而且叶挺太太是大家闺秀,出了名的美女,在我党的队伍里,叶挺鹤立鸡群,造型跟普鲁士贵族军官似的。
而且经过多年宣传,叶挺名声很好,其实回到当年,大家更爱项英多一些,叶挺有点桀骜,有点跟大家不一样,大家也觉得跟叶挺不是一个星球的。事实上很多人都提到,去新四军大家不说你根本认不出项英,但是几乎没可能认不出叶挺。
我们把造型差异放在第一条,主要是因为这条最明显,提到的人很多,很多文章直接把这事当做主因了。但这条最不重要,这一点跟他俩之间的真正矛盾比起来根本啥也不算。
他俩都是俩大牛逼,都有极其辉煌的过去,叶挺是红军缔造者,资历跟朱老总彭德怀一个级别,擅长指挥正规军猛打猛冲,是国共两党都公认的猛人。而且包括新四军参谋长周子昆在内的一堆高级将领,当初就是叶挺带出来的,跟着叶挺一起“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但项英也不是吉娃娃,他的资历比毛主席都高,叶挺是北伐英雄,但项英也是“三年游击战争第一负责人”。当初红军长征走后,他作为大佬留下来收拾残局,如果他不留下来,那就是周同志留下来,大家感受下项英的地位。
项英在延安做过报告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后来陈毅当元帅,一个重要资历就是项英死后他来代表三年游击战争。如果项英不死,可能也是元帅级别的。叶项两人都极其自信,都对自己的套路非常执着,谁也听不进去对方在说啥。
领导风格不太搭,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比如毛主席自己,就是那种别人只能配合没法指挥的人,他第一次被轰下台,就是因为他太过专断,没法跟别人合作。后来反复磨合,最后朱老总和周同志成了他的左膀右臂,这俩人都是出了名的好说话。
而且大家知道林彪吧,他也是个优秀的高级指挥官,但不是优秀的合作者,毛主席给他找过好几个搭档,换来换去,后来一直换到罗荣桓,罗这人脾气好的不得了,党内公认的老好人,才和林彪勉强合作起来,罗荣桓就这样一个老好人,林彪后期对他其实也非常不满。
新四军中正副长官风格不搭,矛盾日盛,正常情况下,应该赶紧换一个,否则非常容易出事,但是新四军非常特殊,首先换不了叶挺,他是蒋委员长指定的,没法像陈毅那样调来调去。
其次是项英,项英就更换不了,当初中央长征走后,南方八省十五支游击队各自为战,缺乏组织和必要的纪律,迅速变成了有组织无纪律那么个造型,谁的话都不好使,只听项英一人的。
对于这些匪里匪气的队伍,项英往往安之若素,觉得不必纠结,但叶挺不一样,北伐期间他就枪毙过战场上后退的士兵,对不守军纪的士兵非常反感,对于一些战功卓著但是军纪极差的人,有几次压不住火直接枪毙了,搞的项英他们意见非常大。
多说一句,后来各根据地整风,一堆人被修理的要死要活,现在的书里一般会说哪位同志军功卓著但是依旧被整的七荤八素,好像整他们是因为个人爱好似的,其实回到当时,没几个是冤枉的。在我军中“能打仗”只是众多素质中的其中一项,军纪败坏没有组织性,再能打的部队将来也迟早出事,解放军中很多人是从黑社会一样的游击队转变过来的,了解了这个,你立刻就明白了确实该整,该往死里整,脱胎换骨的整。
后来四野里国军和土匪也很多,大量伪军后来加入了我军,四平战役的时候就出现很大的问题,新入伍的日军保安团士兵军纪败坏,打劫老百姓,抬担架走到没人地方把伤员给丢了。
后来林彪被杜聿明一直赶过松花江,停下脚来就开始强力改编,枪毙了一堆人,修理了一堆,军队素质提高很明显,攻陷天津后就是能做到和老百姓秋毫无犯,老人们感慨五十年来从没见过这样的队伍。
强悍的组织不是天生的,是不断磨砺、不断调整进化出来的。
当然了,叶项两人的关系不融洽,倒也不是在军事会议上吹鼻子瞪眼,反而是一种恭恭敬敬的不合作。
项英碰上事情一般会派警卫员去找叶挺,说:那啥,军长,副军长找你有事要谈,不过他已经和参谋长讨论出来结果了,作战参谋们正在制定作战计划,请你过去讨论下,不过也没啥好讨论的,已经决定了。
叶挺能怎么办,除了苦笑还能怎么办?相当于项英只给了叶挺一个同意权,后来叶挺被囚禁后悲愤地写到“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可是怪谁,只能是怪自己当初脱了党。
延安方面知道他俩的事,也很着急,恩来发挥自己和稀泥的本事,没少找项英谈,毛主席在延安也给项英打电报,让他跟叶挺好好合作,让项英好好做政委,管党务,管后勤,多找下属谈谈心,干点政委应该干的事,别成天把军长和政委的活都干了,军事的事还是要叶挺负责。
不过项英是个有个性的人,谁的话都不听。
到了1940年,延安方面终于决定把项英调回延安,准备让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让脾气好的不得了成天嘻嘻哈哈穿着皮衣的陈毅担任政委,但是项英一直拖着不去,左推右推。
咱们妄加揣测下,项英应该是觉得回到延安就会被解除权力,所以一直拖着。事实上当时各大区负责人基本都在延安学习,一直到国共内战爆发才回到各自岗位。
党内人事介绍完了,讨论下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的。
2
风起云涌
皖南事变爆发前夕是1940年年底,这是个什么时候呢?这是一段风平浪静的时候。
抗日战争主要是1937年,1938年两年打的凶,到了1939年,日本人把能攻陷的地方已经攻陷了,也就是中国铁路沿线的地方基本都拿下了,其他地方想打也打不动,打下来也守不住,因为日军是机械化部队,对后勤依赖很严重,所以不能离铁路线太远了,很多城市,日本人攻陷后马上又放弃,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到了1939年就形成这么个局面,日本占领着铁路,国军占着西南的一堆城市,剩下的犄角旮旯的村里边变成了三不管,也管不过来,看我文章的小伙伴大部分都是城里的,如果平时不咋出去,会有个错觉,觉得城市在我国领土中占的比例很大,其实中国城市地域跟整个疆域相比真是九牛一毛,主要都是各种野地,往往火车上溜达好久才有一个城市,回到1941年,交通不好,日军如果经常去村里,中国没石油,日本人主要是依赖美国人供应石油,无论如何也耗不起。其实到了1939年,日军打仗也跟国军似的,一堆骡马驮着物资,鞋底也换成了布鞋底,因为橡胶和油也供应不上了。
大家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百八十万人很多,可以占领整个国家,其实散到全国,真叫一锅汤里撒了撮胡椒面,立刻就没了,而且大家对中国的面积缺乏了解,中国有多大呢,北京丰台那一带就可以供平津战役里几十万人大兵团打运动战。
国军主要是苏联给奶着,补给线巨长无比,日军后勤供应压力极大,所以双方都在那里苟着,你不打我,我就不打你,划好防区,相安无事,防区附近的站岗士兵偶尔互相还点烟。这时候他俩开始发现有一伙人让国府和日本人非常讨厌,谁?延安方面的游击队。
在北方,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教科书上没法提的场景:一个地方,铁路附近的是日军控制着,远离铁路的城市是国军控制着,其他村里是延安游击队控制着,三方纠缠进化,搞出一堆复杂策略来。
比如游击队经常去老百姓那里收烟土,然后高价卖给国军换银元,然后再拿银元去日本人那里买武器,到了抗战后期,日本人除了不卖大炮,啥都卖。
再比如山东八路把盐都藏起来了,日军找不到,就只好去拿物资跟老百姓换“山东币”(一种八路山东局发行的货币),然后再让汉奸拿山东币去买盐,到后来山东币成了硬通货,驻扎山东的日本人内部都使用山东币做货币,山东币就是后来人民币的前身。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三方互相心怀鬼胎,希望对面两家打起来。皖南事变就是这个背景下爆发了。当时新四军的局面是这样的,新四军就是那个大红点,北边是日军,东边和南边的绿括号是国军,那个黑色椭圆圆圈就是皖南。
在皖南事变之前,国共矛盾已经很深了,先是华北出现大面积的冲突,在村里打成一团。在江北,发生了一件大事,陈毅和粟裕指挥新四军把国军韩德勤给打了。
这事叫“黄桥战役”,在我国战史上非常重要,属于“事情小,影响大”。这事的起因一团乱麻,因为国共平时就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这次事件。
当时国内并不是只有国军和共军在抗日,还有各种民间武装,国共双方都在争取这些民间武装,扩大自己地盘。后来我军扩张到黄桥去了,国军韩德勤部觉得黄桥那是他们的地盘,就决定打上门,1.5万国军进攻7000新四军,竟然被打了个全军覆没,韩德勤的一个军长也被击毙了。
这件事对国军来说,其实是个不好的征兆,15000装备精良的国军进攻7000高度组织化的新四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基本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
但是这些纠纷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双方还没撕破脸,还是共同抗日的。
不过考虑到新四军的游击队跟国军摩擦不断,白崇禧给蒋出了个阳谋,给新四军发了个电令,要求新四军在1940年年底之前离开江南,去江北抗日,如果他们不服派遣,就是违抗军令,可以就地围剿,如果他们听令向北,北方不是日本人嘛,可以让日本人消灭他们。
等新四军走后,南方游击队再敢捣乱就剿灭,共方问起来就说你们不是都去江北了嘛,我们不知道江南还有你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