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以小跑状以表现自己对会晤的积极,又用双手来握显示热情,这种心理语言溢于言表。
会晤双方达成了什么结果或共识?对于中美今后的走势,世界格局又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中美两国的确达成了一些共识。例如,两国将恢复之前,在全球气候变迁上的共识与合作。另外,双方还可以就宏观经济政策,两国经贸等问题进行对话。
气候变化是拜登政府任内,唯一和中国有共同点的地方。如果去除了气候变化的合作,中美两国几乎不存在其他可以合作的地方。
2018年3月,美国向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各种的金融制裁、科技制裁、人权问题、台湾问题、新疆问题、实体清单等,又限制科研人员的交流与留学生签证,中美两大国还有什么领域可以共同合作的?
2021年初拜登上任后,提出了对华三个指导方针,他把中美关系定位为:该竞争的时候竞争,该对抗的时候对抗,该合作的时候合作。
但是,一旦拿掉了气候协议的合作,那就只剩下竞争与对抗。拜登最初就是拿着这一项中美气候合作,向全世界宣扬,中美是有合作基础的,少了这一项合作项目,美国对中国就只剩下霸权主义,美国跟中国斗争的合法性也就少了说服力。
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闹出了访台事件。8月4日,解放军举行环岛军演。第二天8月5日,北京宣布对美国八项报复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暂时停止与美方在气候问题、气候变化上的磋商。
当时很多人以为,中止在气候问题上的磋商,能够对美国产生什么影响力?其实大不然,这有三层意义。
第一,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断绝了美国对外宣传的样板,没了中美气候合作,美国对中国所施加的任何措施,都是霸权思考,什么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都是忽悠世人的。
第二,拜登政府老是拿着中美气候合作的招牌,向国内外兜售、沽名钓誉,好成就拜登在民主党党内的绿色能源路线,塑造美国在全球气候议题上的领导地位。
如果是过去,让拜登成就他的”绿色光环“也就罢了,但拜登政府任内屡次打台湾牌,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北京在气候协定上的努力是一致的,没有美国也会继续做。
第三,北京中断与美国在气候议题上合作,就表示不再信任美国,两国今后不会有任何的合作。再加上北京取消与美军在军事安全上的磋商机制与沟通,这几近于断绝朋友关系,不跟美国往来。
因此,除了军事上的沟通机制,气候合作是拜登任内,中美两国沟通与协商的重要基石。也因此,当拜登与中国在G20国峰会的场合中会晤,气候合作仍然是重中之重,是首要恢复的事项之一。
在恢复气候合作的基础上,美国再跟中国协商有关经济贸易等其他领域。
有趣的是,美方也跟中国谈到了在公共卫生与农业领域方面的合作。并且,还鼓励中美在人文上的交流。这些方面在美国上届政府特朗普时期几乎都中断了。以此来推论,中美这一次的元首峰会的确是有成果的。这是中美元首会谈后的“变”,也就是出现改变的地方。
双方会谈后也出现了跟进的措施,中美两国的外交与安全团队将持续进行沟通,一方面继续讨论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落实双方的共识。美方希望国务卿布林肯能够尽早访华,进行相关的后续工作。
以此观之,中美两国的确是有进展,减少了从8月份以来的紧张关系。这样的结果超出一些人的预期。
为什么会有超出预期的结果,那当然是有一些原因。
第一,现在已经是11月了,拜登今年不论是对华,还是对俄,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俄乌战争陷入了僵局,我们昨天的内容就是刻意先探讨俄乌战争的僵局,美俄欧三方都陷入了战争的僵局。
美国陷入了俄乌战争的僵局,又无力针对中国,再加上民主党在中期选举受挫,不得不寻找一个突破困境的出口。
事实上美国并没减少对付中国的努力,拜登在五月的时候,正式向印太国家揭示美国的新经济框架,8月份佩洛西访台,这些都是刻意针对中国的措施。美国没有忘记中国,只是在现阶段无力再针对中国,得要缓一缓。
第二,美国10月份CPI数据,同比增长7.7%。比上个月9月的数据低了0.5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让美国许多分析师感到兴奋,一些美国的投资银行认为,到了明年底的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还可能会低于2%。
我们的看法是,美国过于乐观了。美国对通膨乐观的看法,从去年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改变。去年秋天的时候我们说,美国要让通膨降下来,唯一的可能性是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因为前一年的通膨基期垫高了,才有可能会降下来。
参考这三个月美国通膨数据的降幅,的确与前一年相对高的基期有关。
那么,美国明年的通膨数据会不会继续降低呢?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有关能源价格、粮食价格、与大宗商品的价格等,都不容易实质上地降低。
别忘了导致这一波通膨抬头的原因,第一是美元滥发,另外还有全球供应链出了问题。美联储从今年6月1日进行缩表,但缩减的金额不如对外界所公布的目标。至于全球供应链的问题,疫情虽然慢慢地过去,但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仍然没有停止,过去对中国所加征的关税也没有取消。通膨不会那么容易降下来。
在对外方面,拜登虽然在俄乌战争方面搞得”风生水火“、浩浩荡荡。但是,美国搞了老半天却陷入了战争的僵局。对内方面,通货膨胀的问题仍然没搞好,经济增长也走入低迷。
拜登对内、对外都没有政绩,眼看着未来两年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能够不筹谋对策吗?想来想去,不回头找中国,能够找谁去?
就在前两天,11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呼吁,建立稳定的中美关系,并且恢复两国定期沟通的管道。看到没,如果美国的经济好,如果通货膨胀是那么容易解决,美国会想到北京吗?
基于这些原因,也经过世局几番的动荡,俄乌战争、佩洛西访台风波、能源价格高涨、通货膨胀等,美国最终还是转回到中国这边。美国这是寻求脱出困境来着。
不过,就算这次拜登表现了“诚意”,但中美之间的几个基本问题与矛盾都还没有解决。
一个是台湾问题与《台湾政策法》。
另一个是,美国这几年对中国的制裁都还在,包括芯片、实体清单、新疆法案、香港法案等各种各样的制裁。美方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哪能谈得上真诚合作?
至少,眼前最为迫切的是《台湾政策法》。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于两个月前通过了《台湾政策法》。如果拜登最后没能阻止这项法案通过,或是说,法案通过了,但拜登不敢否决这项法案,那么拜登今天与中国所有的努力,都将幻化成泡影。
基本的矛盾,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不会有真诚地合作。也就是说,现在的合作都只是暂时的,是美国的权宜之计。
更何况,美国中期选举已过,共和党将掌控众议院。依照过去两年,美国参众两院对华的态度,往往比行政部门更为激进。美国两党内斗,政治上的不一致性,都将导致对华政策不稳定。
虽说如此,中美两国关系能够和缓,总是好的。可以从一些迹象来看。
第一,双方的外交与安全部门团队,将会持续沟通。
这表示,这一次的元首会谈,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宣示作用,向外界宣示,做做样子而已,而是会有后续的跟进。
第二,双方会谈的内容广泛。
从恢复气候合作,到经济贸易,人文交流,扩大各领域的人员往来,军事沟通等。既然双方谈的项目广泛,很可能会在一些项目上达成协议,或共识。
第三,按照新华社的通稿有那么一句:“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的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两国元首都认为,会晤是深入坦诚和建设性的。
这是多年来中美元首通话,或是会晤之后,少有的文字表达。坦诚、深入、又具备建设性。这暗示了往后两国将会协商出一些成果。
但这些都是植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美方不可逾越台湾问题的红线,一旦越过了,之前所谓的良好气氛、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都将白费。就像是8月2日佩洛西访台后,北京宣布对美方的八项报复措施。
这条红线是中国明确告诉拜登的: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另外,中方要求美方落实之前的承诺,要求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履行“不支持台独”的承诺。
依照新华社的通告,中国最高领导人告诉拜登:我高度重视总统先生有关“四不一无意”的表态。
有关“四不一无意”,拜登在每次视频会晤的时候都会提到:
一,美国不寻求与中国打“新冷战”。
二,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
三,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
四,不支持“台独”,
另外,美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这就是拜登的“四不一无意”。但是,每次当拜登说完了“四不一无意”之后,过一阵子,拜登又会说,美国会出兵保护台湾。这种前后颠倒、矛盾的说法,在拜登口中却是稀松平常。
那么,当中方领导人说,高度重视拜登的“四不一无意”,这就是提醒拜登,不要再玩文字游戏了,需要有实际的行动,落实自己的说法。
更有意思的是,拜登在“四不一无意”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拜登说:
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
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
无意围堵中国。
对于这些名词,拜登团队果然很专精。但鉴于拜登上任以来的一些措施,例如之前的《芯片与竞争法案》,《削减通胀法案》,芯片四方联盟等,这些都是前几个月的事,而且还在进行着,实在不知道拜登要如何实施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最后一个重点。这一次拜登能够撑多久?
这两年,拜登没少跟中国领导人视讯会议,通话。但没过多久,美国又故态复萌。拜登上任两年,连续两年都脱口说出,会保卫台湾。“四不一无意”也不是第一次说。那么,这一次能够撑多久?
我们的推测是,可能会撑久一点,原因是拜登就算不是内外交困,但在国际事务与国内经济上,都面临了问题。俄乌战争一时半会儿是无法解决的,而通膨与经济难题就在眼前。拜登有足足一年的时间可以努力减缓通膨,但成效不彰,这也间接导致了民主党在中期选举败选。
眼前的通膨与经济难题不解决,马上就到了2024年的总统选举,中期选举的前车之鉴,拜登不得不小心。然而要解决通膨与经济的燃眉之急,就必须要有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