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经济实力在 1900 年前后就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跟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不一样的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帝国始终没有中央银行,这让美国在西方列强之间显得非常异类。
美联储的正式运行是 1914 年 11 月的事情,这已经是他登顶世界强国 14 年以后了。
而英格兰银行成立时间是 1694 年,法兰西银行成立于 1800 年,德国国家银行成立于 1876 年,日本银行是 1872 年,瑞士国家银行是 1905 年。
那么,姗姗来迟的美联储到底重不重要?又是因为什么,国会最终还是决定创设美联储了呢?
这一切,跟发生在 1907 年的一场金融危机有关。
海因策
1907 年年初,美国社会上上下下一片繁荣。
纽交所人头攒动,股市上涨,银行存款持续增加,物价在繁荣的推动下一路上涨。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在繁荣和通胀的推动下,企业个人纷纷增加借款,好及时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纽交所交易大厅内的报价是各家银行提供贷款的价值依据。
通常,银行在股价基础上先减掉 10 美元,作为这只股票的估值,然后以不超过这个估值的 80% 发放贷款。
比如铜业公司的股票就经常被大量用作抵押物来获得贷款,而 1907 年的故事就是因为铜而开始的。
当时活跃在华尔街的大鳄当中,有三位以海因策为姓的兄弟。
这三兄弟擅长投机,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旗下拥有 6 家国民银行、12 家纽约当地银行及 4 家保险公司!
1907 年年初,海因策又收购了贸易国民银行(Mercantile National Bank),并凭借股权当选行长。
之后,贸易国民银行便以联合铜业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品,向海因策家族发放了大量贷款。
用现在的说法,这是典型的关联交易。
但在当时那个资本主义的草莽年代,这是个普遍现像。
加杠杆最害怕的就是抵押物价格下跌。
随着铜价见顶,联合铜业的股价随之回落,海因策的资金压力开始狂飙。
起先,他们还以为这是有人在恶意做空股票,对此他们的对策是上更大的杠杆,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拉抬股价。
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
10 月 14 日,联合铜业的股价在他们的拉抬下冲破 60 美元,但到 10 月 16 日已经暴跌到 10 美元,这直接导致海因策的投资公司和代理其股票业务的经纪公司破产。
海因策公司的关门,当即把持有大量联合铜业股票做抵押物的贸易国民银行,推到了前台。
银行最大的资本就是信用。
一旦人们丧失了对银行的信任,就会出现挤兑。
然后恐慌就会像瘟疫一样在银行间蔓延,并将整个社会经济拖入金融危机的深渊。
现在,这家银行不光是自己命悬一线,而且还有可能把大家都拖下水。
关键时刻,纽约清算所出手了。
纽约清算所是一个披露银行业务数据,监管会员银行的行业自律组织,其成员都是银行,在那个没有央行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讲它承担了部分的监管职责。
10 月 17 日,清算所经过调查和讨论,决定组织 9 家银行对其施以援手。
贸易国民银行就此逃过一劫。
当然海因策死罪虽免,但活罪难逃,他当天宣布辞职,并被清算所取消了参与所有金融活动的资格。
尼克伯克信托公司
由于贸易国民银行得到了及时救援,投资者的情绪因此缓解,随后两天的市场交投又开始活跃起来。
但机构的情绪却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因为他们对自己这个行业知根知底。
随后连同周末在内的三四天时间里,他们迅速转起来,开始对铜业股票和海因策相关的风险资产进行排查。
10 月 21 日星期一收盘后,清算所发布了一则公告:商业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of Commerce)自星期二以后,将不再继续为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办理结算业务。
这时,投资者才意识到一个极其危险的风暴正在形成。
一个关于信托公司的公告,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这么高的警惕呢?
这跟美国当时的金融环境有关。
在当时,信托公司提供着跟银行类似的服务。
不仅如此,信托公司还可以投资房地产、承销股票发行,或以股票为抵押发放贷款;不仅可以吸收存款和清算支票,还可以直接持有股票,甚至还提供无担保的商业信贷额度。
为什么它们这么生猛?
因为金融创新。
信托公司利用金融创新,钻了清算所监管的空子,赚的是监管套利的钱。
1903 年的时候,纽约清算所要求使用纽约清算所进行资金融通的所有信托公司都要有现金储备,并在 1903 年 6 月 1 日将这个储备金率定为 5%。
之后储备金率不断上调,到 1904 年 6 月 1 日提高为 10%,而且纽约清算所还保留上调 5% 的权力。
1906 年开始生效的温赖特法案(Wainwright bill)则明确规定储备金率应为 15%。
到了 1907 年,加入纽约清算所的信托公司的储备金率已经涨到了 25%。
储备金率的要求提高了机构的安全性,但却限制了信托公司的扩张欲望。
左右权衡之下,它们选择退出纽约清算所,改为通过会员银行的代理来享受清算所的服务。
轻装上阵的信托公司高息揽存,拼命放款,行业规模开始爆发式成长。
1896 年到 1907 年的 10 年间,信托公司以年均资产增长率近 10% 的速度增长,而银行的年均增长率仅为 7%。
凭借「创新」带来的便利,信托公司虽然诞生不到 20 年,但已经管理着几乎和银行等量的资产:12 亿美元 VS14 亿美元。
这世界哪有这么好的事,吃肉的时候都让你赶上,挨打的时候都让给别人。
所以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信托公司的风险就会率先暴露。
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信托对银行的不合理竞争,清算所对信托公司早有怨言。
现在机会来了,扬眉吐气的清算所难免会借机踩上一脚。
因此清算所的公告一经发布,市场顿时哗然。
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这个纽约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也存在兑付困难。
就这样,尼克伯克信托被海因策拖下了水。
从这一刻起,金融风暴的焦点从联合铜业的股票,转移到了信托公司的身上。
主角正式登场。
10 月 22 日:风暴眼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尼克伯克信托公司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储户的信任危机,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不利于自己。
罗斯福总统这段时间一直在各地演讲,每到一处,都受到劳工和百姓的夹道欢迎。
罗斯福以此为傲,因为他生性厌恶华尔街。
他把华尔街巨头摩根称为「最强大的对手」,并在上任伊始就迫不及待地以「非法遏制行业发展」为由,对摩根旗下的北方证券公司展开调查。
事情之突然,甚至连内阁都不知情。
整个股市都被总统的举动吓得瑟瑟发抖。而他的回复却是「事先对华尔街发出警告,恰恰是我们不愿意做的。」
显然,这种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风险事件出现的时候,会成倍放大自己的信用危机。
而尼克伯克信托的信用危机就意味着挤兑,意味着流动性危机,意味着破产。
总裁巴尼对上面这些情况和影响当然了如指掌。
但尼克伯克的家底有多少,他自己最清楚。
巴尼知道,只靠自己是过不了明天这一关的,于是他趁夜去找摩根求助。
在 1907 年的世界舞台上,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即 J.P.摩根)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摩根其人极富远见,具有无与伦比的商业头脑。
正是在他的操作下,摩根家族迅速发展,成长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
20 世纪初,摩根家族直接控制了全美金融资本的 33%,总值接近 200 亿美金,在保险方面控制了 125 亿美元的保险资产,占全美保险业的 65%,以及 25% 的企业资本、65% 的钢产量以及 30% 的铁路。
1907 年 10 月初,摩根正在弗吉尼亚的里士满参加三年一度的美国圣公会大会。
海因策事件出现之后,他很快就收到了合伙人的汇报电报。
摩根对 10 月份金融市场出现的异常非常不安,但为避免给公众带来恐慌,摩根仍然坚持到大会结束才启程,并于 10 月 20 日星期日早上回到纽约。
结果回来的第二天,就遇到巴尼这事。
尼克伯克的情况很好描述,就是缺钱。如果不救,明天一定会因为挤兑而关门。
摩根很明白挤兑的后果和巴尼的难处,但救助可不是拍脑袋的事情。
他责成戴维森和斯特朗前往调查尼克伯克信托的财务情况,看看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资产用以申请贷款。
遗憾的是,一方面是调查时间太紧,另一方面也该着尼克伯克信托当这只出头鸟,这二位手忙脚乱直到次日中午也没能梳理出一个大概。
于是,摩根只好婉拒了巴尼的请求。
巴尼其实也没死吊在摩根这一棵树身上,他还去找了几家信托公司寻求帮助。
但信托公司这个行业一直在野蛮生长,大家没有类似银行业那种清算所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其结果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于是周二一开门,尼克伯克信托就裸奔在了众人的面前。
整个开业过程中,尼克伯克信托一直在疲于应付储户的提款需求。
期间,公司高管两次对储户喊话,表示公司有充足的资产,但都无济于事。
到下午 2 点,现金终于枯竭,董事长希金斯被迫宣布关门,而此刻排在柜台外的队伍还有 400 多人!
对支付能力的质疑推动人们挤兑,而挤兑削弱了支付能力。
预期推动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旦开启,恐慌情绪就会像毒草一样,在纽约街头迅速弥漫开来。
市场情绪急需找到下一个宣泄目标。
这时候,另外一家信托公司浮出了水面。
美洲信托公司
如果商业银行在挤兑浪潮中倒下,那么美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崩溃。
危机时刻,市场亟需一个重量级人物站出来,带领大家统一行动,稳定大局。
市场自发地看向摩根,这位则是当仁不让,以自己的图书馆为指挥所开始进行部署。
他组织了两个三人团队。
一个是决策委员会,由他自己、第一国民银行主席乔治·贝克(George Baker)和国民城市银行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James Stillman)组成,负责救市动作的决策拍板。
第二个是调查委员会,由摩根的合伙人乔治·W.珀金斯(George W.Perkins)、第一国民银行副总裁亨利·戴维森(Henry Davison)和本杰明·斯特朗组成。他们负责为决策委员会提供依据。
凭借其在金融界的地位、声望和影响力,摩根很快就争取到纽约清算所和纽约银行家们的支持。
纽约清算所表示愿意与摩根协调行动,而银行家们则保证将支持摩根提出的任何建议,并服从摩根的调派。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纽约的金融风暴扭转了罗斯福对华尔街的轻慢态度。
10 月 22 日晚 9 点,财政部长科特柳抵达纽约,并托人带话给摩根,称愿意借给纽约银行业 600 万美元政府资金。
此时,从民间到政府,一致推崇摩根为反危机行动的核心。
这样,一个反危机机制形成了。
就在这时,奥克利·索恩(Oakleigh Thorne)拍马赶到。
索恩是美洲信托公司的总裁,而这家公司也是当时纽约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也就是上集结尾我们说到的,尼克伯克信托之后,于危机中浮出水面的那家公司。
经过通宵的紧急磋商,大家对纽约金融市场的形势和美洲信托的处境达成了共识,并拟出了一个援救方案,然后摩根责令调查委员会迅速前往美洲信托公司进行风险调查。
他们的任务是要在 10 月 23 日中午为决策委员会提供一份调查报告,而索恩的任务是要至少撑到中午。
调查从凌晨 1 点就开始了。
美洲信托的材料堆积如山,里面分门别类充斥着海量的数据。
调查小组在美洲信托办公室里的小隔间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核查,分析着美洲信托的资产负债情况和支付能力。
任务虽然艰巨,但索恩是走运的,因为前面刚有尼克伯克信托给他探了路。
接受教训的戴维森和斯特拉没有再犯上一次的错误,终于赶在中午 1 点就给摩根为首的决策委员会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
报告的结论是美洲信托有偿还能力。
这就够了。
摩根没有继续去听他们的调查过程,而是安排美洲信托公司来办理贷款手续。
很快,索恩带领手下将作为担保物的一摞摞权证和票据送了过来,摩根在签字之后给国民城市银行发出贷款指令。
整个过程非常紧急。
在第一笔贷款到账的时候,美洲信托的库存里只剩下了 18 万美元现金。
但无论如何,最后的结果有惊无险。
全天,美洲信托向挤兑者们共支付了 1300 万美元,而用于它的援助金额则高达 1500 万美元。
除了为美洲信托补充流动性,摩根还召集信托公司开了一个会。
会议成果是推出了一个由五家信托公司组成的,类似银行间清算所的委员会,负责在信托公司间协调行动,向美洲信托等陷入困境的信托公司施以援手。
这个委员会的出现,及时鼓舞了市场对信托公司的信心。
到了次日凌晨 1 点,财政部部长科特柳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向媒体发表讲话,声称要为纽约注入 2500 万美元。
有了这一天的考验和准备,美洲信托后面两天的挤兑虽然仍然疯狂,但是已经大体在掌握之内了。
援救股市
这边美洲信托的挤兑还没有完全过去,那边股市里的危机又开始重新冒头。
由于信托公司纷纷从股市回收资金应对挤兑,导致股市里的资金紧张起来。
10 月 24 日,股市受摩根团队和科特柳 2500 万美元的利好刺激高开了一下,随后就一路下跌。
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换取现金,股市里面的资金拆借利率从 6%,到中午就飙升到 100%,市场情绪处于极度紧张状态。
这么下去,不用等下午 3 点收市,大家就可以因为崩盘提前下班了。
纽约交易所主席兰森·H·托马斯慌忙向摩根团队求助,如果不能立即筹集 2500 万美元的资金来恢复股市交易,就会有至少 50 家股票经纪行倒闭,交易所也会被迫提前关闭。
关闭证券交易所将彻底打垮公众的信心,使之前的反危机成果功亏一篑。
面对危局,摩根果断启动对股市的援助工作。
下午 2 点,摩根把纽约各主要商业银行的总裁们召集到他的办公室,紧急讨论筹款事宜;2 点半,就为纽交所带来了 2500 万美元。
场内资金得到了补充,经纪人借款需要得到了满足,交易瞬间活跃起来,收盘时已经几乎收复全部失地,但 2500 万美元的资金池也只剩下 200 万美元。
而濒临枯竭的流动性意味着危机并没有走远。
10 月 25 日,星期五,股市在焦虑中开盘。
出于对下午流动性可能枯竭的担心,交易员们上午就开始以 70% 的利率抢着拆入资金,很快交易所就又被逼到了墙角。
下午 2 点半,摩根再次出手,为交易所又带来了 1000 万美元的资金,随后第一国民银行等机构也纷纷入场,交易所的流动性得到了恢复。
与此同时,交易所对保证金交易也进行了限制,大幅降低了股市交易的投机性,市场波动性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