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观雨大神经:从吊车尾到世界之巅,中国战斗机的逆袭之路。|2022-11-27

顾问:谈书

在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上,歼-20毫无疑问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它每次一出场,其他展品就没人看了。

图片

尽管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架全球领先的战斗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装备,但在航展上看到它还是令人颇为感慨。因为就在20多年前第一届珠海航展上,中国制造的战斗机还是这个样子的:

图片

(国产歼-8系列战斗机)

九十年代在我国空军服役的主力国产战斗机就是上图的歼-8系列,跟同时期各列强的战斗机没法比,也就是他们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而前几年开始在中国空军服役的歼-20则已经能和美国现役的主力战机(F-22)平起平坐。

这种迭代速度超出了这个行业的常规认知,人们很难理解:中国的战斗机产业是如何仅用二十多年就跨过各路列强,一路超车到美国跟前的。

上篇.历程-

 

战争的革命

———————

中国的现代战斗机之路得从一场战争革命说起。

1990年8月2日,第一次海湾战争打响,对阵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伊拉克虽然实力不如多国部队,但也不弱。当年他的军力号称世界第四,在很多方面的装备数据甚至比同时期的我们还强,俨然一个“中东小霸王”。

图片

而且伊拉克是主场作战,联想到20多年前才打完的越南战争,吃瓜群众们普遍认为这对于美国来说将是一场艰苦的鏖战,甚至“结局未可知”。

结果这场“火星撞地球”的大决战仅持续了42天就打完了。最后一看结果,多国部队阵亡223人,伊拉克军阵亡25000余人,相差100倍,这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打猎。

 

图片

观众翘首以待的伊拉克百万大军、钢铁洪流、三道防线等“杀手锏”通通被砍瓜切菜。而且这42天囊括了整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如果仅看地面部队的话,那么从他们开始进场到打完收工,仅仅4天而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景点打卡的。

 

远在中国的吃瓜群众看到这一幕也着实吃了一惊:美军这么强的吗?

 

刚才说了,在这场战争里,多国部队在地面上拢共就上了4天班,那么他们在之前的38天里都在干什么呢?

 

都在天上飞。

海湾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以空袭为主的大型战争。多国部队仅靠空袭就解决了90%的目标,所以地面部队需要做的自然就只剩下去目标地点打卡了。

美国人用这种不接地气的战争告诉了瑟瑟发抖的吃瓜群众们:时代变了。

 

图片

可以说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战争的主战场就从地面转移到了空中,决定常规战争胜败的不再是一望无际的钢铁洪流,而是呼啸而来的遮天铁翼。

图片

这个局面对于中国这种传统陆军大国来说是比较尴尬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积累了几十年的陆地战争经验要“一夜清零”了。

面对强敌,如果守不住自己的天空,那就意味着什么都守不住。虽然军事装备里有很多陆基防空兵器,但飞行器是在立体空间里进行三维高速运动的,对地面二维运动的龟速目标有着先天优势,可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因此战场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陆地防空,十防九空。

 

那怎么守呢?

 

很简单,自己也飞上去。

战斗机飞到天上去拦截对方轰炸机是防御空袭的最好办法。不过对方也知道你的战斗机会来拦截,所以也会出动战斗机先来解决你的战斗机。

 

等双方战斗机分出胜负后,这片空域的制空权也就有了归属,获得制空权的一方将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为所欲为。

 

图片

通过这个战争逻辑我们不难发现,争夺制空权就是现代战争中最关键的一环。谁拿下制空权谁就基本拿下了整场战争。

所以在现代战争里,空战就是全村人的希望,战斗机飞行员就是人类最强的单兵骑士,而战斗机性能的优劣则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中二一点来说,战斗机就是现实中的“高达”。海湾战争之后,中国在战斗机制造方面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图片

 

 

你的“高达”给力吗?

—————————

二战后的战斗机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不同时期的战斗机是存在着代际之分的。

 

中美最近和俄罗斯统一了战斗机代际划分的标准,都把二战后的战斗机划分成了五代,以下是现行的战斗机代际划分标准:

 

  • 第一代亚音速或者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靠肉眼机炮空战,开火距离1公里以内,典型的如美国F-86、中国歼-5等等。

  • 第二代: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可以靠红外近距格斗导弹空战,开火距离约10公里,典型的如苏联米格-21、中国歼-7等等。

  • 第三代:在二代基础上装备了大口径雷达,具备夜间全天候作战能力,空战开火距离提升到20公里以上;典型的如美国的F-4、中国的歼-8II等等。

  • 第四代: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格斗性能更强,攻击开火距离可达近百公里;典型的如美国的F-15、苏联的苏-27等等。

  • 第五代:具备了4S标准(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能力);典型的如美国的F-22、中国的歼-20等等。

 

这种战斗机的代际划分有什么意义呢?

 

在战斗机的世界里有一条铁律:

 

属于同一代的不同战斗机,它们之间性能上的差距可以通过飞行员的能力或飞机数量来弥补。但如果相差一个代际,那么这个差距就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了。

 

图片

所以美国电影《壮志凌云2》里,阿汤哥驾驶一架美制四代机F-14揍翻两架俄制五代机苏-57的情节是非常离谱的,基本属于“抗俄神剧”的范畴。

 

图片

 

在现实中,再多的F-14碰到苏-57也只会被全方位的花式吊打(无论是远程还是格斗),这就是代差的威力。

当然了,如果真的按照五代机的特点去拍空战影片,那估计就没人看了。因为五代机的空战没有什么场面可言,它们的主要作战模式是静静地在超远距离上狙击对手,杀人于无形。

虽然电影为了场面激烈把老古董F-14塑造成了美国空军的英雄,但现实中的美国空军主力可不是什么老古董,他们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五代机:F-22。

 

图片

 

F-22在1997年就惊艳亮相,当时世界各国的主力战机都还是四代机,面对这只“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新怪兽,各国空军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绝望。

 

而中国军迷就更绝望了,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不要说五代机了,连国产四代机都还没有。服役的国产主力战机仍是处于第三代水平的歼-8。

 

图片

 

相差一代尚且白给,更何况相差两代。

 

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还不是美国的主要对手,“追赶美国空军”这种事还轮不到我们来考虑。

 

但问题是就算不和美国比,跟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起来,国产战机也差着一个时代。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东西方各路豪强制造的第四代战斗机就陆续登上了军火市场的舞台,全球战斗机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即使像印度、南斯拉夫、甚至朝鲜这样的后进国家,也都纷纷开始购买四代机。

 

八十年代后各国和地区量产的四代机:

图片

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大陆的战斗机在“业界朋友圈”里基本处于鄙视链的底层,领空差不多算是裸奔的水平。

 

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在八十年代初“中美蜜月”时期,美国就同意向中国出售F-16,法国也有意出售幻影-2000。

 

这些都是高性能的四代机,如果计划能实现,一下子就能把中国空军的战力提升一个档次。然而中国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却不得不受困于一个现实:没钱。我们当时连最便宜的“缩水版”F-16/79都买不起。

 

图片

看到这样的情况,美国也表示非常同情,他们很快想了个方案:既然你们穷得连最便宜的现代化战斗机都买不起,那买个雷达总可以吧?

于是他们便提出帮中国的歼-8更换安装F-16的雷达,以提升其攻击距离,该项目后来被称为“和平典范”计划。

正所谓“穷有穷的活法”,中国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随后便运了两架歼-8的样机去美国,请他们把先进的雷达安上。但安到一半中美又翻脸了,于是该计划被迫腰斩,据说有个机头还被留在美国没送回来,让本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图片

 

何去何从

———————

穷让中国的空中力量举步维艰,不过好在八十年代末的苏联也很穷,他们为了挣点碎银子,就把自己的四代机摆到了货架上。

图片

当时苏联的四代机包括高端的苏-27和低端的米格-29。他们一开始只想卖低端货,但中国考察团对于米格-29并不满意,因为其航程太短。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没有远程重型战斗机怎么行?

于是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犹豫再三的苏联老哥最终还是忍痛把压箱底的重型战斗机苏-27拿了出来。

没办法,人穷志短。

图片

 

跟西方那些精贵玩意比起来,苏联货的性价比要高得多,中国咬咬牙还是买得起的。只不过因为实在缺钱(外汇),部分货款最终只能靠“以货换货”的方式来抵偿

卖到中国的苏-27SK因为电子设备比较落后,所以综合性能并不出众。但无论如何,靠着用无数罐头和衣服换来的苏-27,中国好歹拥有了和其他国家同一时代的战斗机,不至于随便被一个阿猫阿狗降维打击。

在整个九十年代,这些买来的苏-27就是全国空军的宝贝疙瘩。

 

图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使劲折腾了几年,终于成功的从“穷得揭不开锅”发展到了“开始卖锅”。中国也因此在1995年底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全套引进了苏-27的技术和生产线。

这一下中国的战斗机产业过年了,大家终于等到了可以自己制造现代化战斗机的这一天,这时很多人都认为没必要再继续“浪费”资源到“国产原创”战斗机的研发上,而应该集中所有资源吃透和升级苏-27。

在当时看来这个观点很合理:苏-27的技术水平秒杀一众国产战机,而且是现成的产品,把它“吃下来”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大伙都迫不及待要“鸟枪换炮”了。

图片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战斗机领域里,中国“搞原创”实在是太过困难。

中国的“难”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难”,其他国家是体会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极少数被全球进行技术制裁的国家之一。

从战后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始,直到“瓦森纳协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一直在施压全世界对中国实行高科技和武器禁运。

 

图片

我不知道为什么美国这么看得起一个工业起步落后他们几十年的国家,反正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国在世界上就啥零件都买不到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别的国家如果想研发新型战斗机,可以拿着自己的设计满世界购买零件进行组装,甚至连设计都能外包一下;而中国如果要研发新型战斗机,就得整条产业链全部自己来。国家竞赛不是奥林匹克,这里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个世纪的中国战斗机长期落后于世界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啥都买不到,一点捷径也没得走。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观雨大神经:从吊车尾到世界之巅,中国战斗机的逆袭之路。|2022-11-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