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经发生三年了。如何认识和应对疫情也越来越考验人们的耐心和专业认知能力。2022年11月11日,俗称的“新二十条”发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引发了很多解读。之所以这次新规与过去有显著不同,一句话说就是强调通过“科学精准”的方法实现动态清零,特别强调避免层层加码。但具体如何实现既科学精准,又能动态清零,客观地说很多地方政府执行者有些无所适从。这从很多措施短期内不断变化可以体会出。之所以现在如此之困惑,原因在于:
-
疫情已经持续了3年,虽然中国最成功地实现了动态清零,使我们有效避免了大量的感染和死亡。但必须客观地看到,动态清零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也是很显著的,尤其给服务业带来的痛苦的确很重。当人们在承受什么的时候,对正在承受的事情当然感觉最为强烈,而对可能出现的其他困难,毕竟还没落到头上,有可能会估计不足。因此,很多人会倾向于放开,不再坚持清零。的确,如果新冠疫情永远像现在这样持续,我们总不能永远采取像过去一样的防疫措施。目前的状态的确是我们比较难熬的阶段。总体上说,中国人民是很体谅并支持中国政府积极防疫的,但民众为此承受的痛苦也不能无限地被拉长。
-
其他国家绝大多数基本都已经无能躺。中国在过去显得抗疫过于成功,现在和以后又会显得过于封闭,受到外界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
病毒不断在变化,疫苗接种也已经非常普遍。其传播力越来越强,表面看起来毒力越来越弱,但具体到底是不是真的毒力越来越弱不能从表面的统计数据简单得出结论。因为拿现在已经普遍接种疫苗、已经大量采用新冠药物前提下的人群感染奥米克戎的死亡率,与缺乏这些手段的德尔塔毒株流行时的死亡率直接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如果感染德尔塔时人们已经普遍接种疫苗,死亡率肯定不是那样的数字。美国在新冠药物上市之后,的确死亡率出现显著的下降,但目前每天新冠死亡病例还是从几十到上千不等。从2022年8月26日到11月26日,最新的新冠死亡小计为3 .57万例,平均每个月还是有近1.2万例。按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异,但基本也是一样的(最近三个月小计3.55万,平均每月死亡1.18万例)。这是在普遍接种疫苗、普及了辉瑞公司的所谓新冠“特效药”前提下实现的。参见前面公号文章第三代科学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对统计学与测量学差异与联系的论述。当然,在有疫苗和药物前提下,实际死亡率比过去显著下降这也是事实,2021年美国因新冠死亡人数是月均3.46万,2022年同比是其近三分之一,这个是实际的数字,它应该被准确理解为病毒传播性、毒力、疫苗、药物综合起作用后导致的结果。
-
大规模接种疫苗后的表现已经证明,疫苗接种的确很有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但它还是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新冠疫苗无法完全阻止感染;二是无法阻止死亡;三是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人体内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较短,普遍在半年至一年就下降到接近消失了。要想依靠疫苗就得不断地接种;新冠疫苗是否有负作用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所以,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老年人是重症患者的重点关注人群,注射疫苗可有效地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这个精准体现了利弊权衡的结果。
美国2022年9月至11月的新冠日新增死亡病例数字变化,从几十到上千。数据来自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
所以,疫情是一个跨越众多学科才能看清楚的问题,而不能只是单纯从某一个专业角度、完全无视其他专业角度来考虑。疫情本身(变异、传播性、死亡率、长新冠)、防疫(隔离与封控)、核酸检测、疫苗、药物、经济与社会成本、生物战、舆论战、合法性……缺一不可。
任何决策无非就是一种利弊之间的取舍。如果利弊的对比非常明确,问题只取决于执行不同决策的能力。只要能力足够,决策就只取决于利弊权衡。如果能力不够,就没得选择,此时谈利弊其实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过这种情况下决策反倒变得很容易,因为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那不是选择,而是没得选;那也不是决策,而是“只好如此”。但如果能力足够,利弊对比结果处于比较临界的状态,决策就会非常困难。尤其是相当多的国家都已经事实上无能地躺下了,还有能力站在那里的人就会树大招风、被人妒忌。因为如果大家都没得选,都只好如此,那谁也不说谁。虽然无能躺的人都知道自己无能,但没有比较的话就没有伤害。如果还有一个人居然有能力站在那里,有比较了,那不就体现出已经躺下的人真的是无能了吗?有比较了,就是对无能躺下的国家的伤害,这会让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
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为了显得其他人都很无能而继续还站着,又不想直接地无能躺,所以能不能找到一条新的路径,就成为现在考虑的问题。这也就是新二十条希望闯出来的一条新路。能不能做到呢?
已经站了三年的确比较累、大家都很辛苦了,但又不能直接躺下。能不能寻找一个更好的路径,科学精准专业地坐下?这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上海2022年年初疫情高峰时达到日新增27719,3月疫情暴发至5月初,2个月感染总数约60万例。如此之高的疫情最后还是动态清零掉了。2022年2月26日0时至2022年5月25日24时,上海累计本土确诊57867例,治愈出院55387例,在院治疗1893例(其中重型118例,危重型34例),死亡587人。如果按确诊数计算,死亡率约1%,如果按受感染总数计算,死亡率约为1‰。这个实际运行结果说明了如下问题:
-
中国动态清零能力得到相当大程度的再次证明,即使疫情暴发到如上海年初的程度,我们依然有能力将其清零。
-
奥米克戎传播力的确强悍,稍有不慎,就会在极短时间内爆炸性地增长。
-
新冠本身造成的危害还是处于一个让人很头疼的水平。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过去一再强调过,绝对不能把死亡率作为评价新冠本身危害的唯一指标,而是需要将传播性、死亡率、长新冠三个数据综合起来才能有效评价。很显然,狂犬病死亡率接近100%,如此之高的死亡率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值得过度关注的传染病,因为它的传播性极低,每年感染者只有以百计算的个案水平。新冠的死亡率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关键是其传播性还是太强了。因此,只将其与流感的死亡率作简单对比是不合适的。中国对流感并没有作任何特别防控,每年感染总人数也就300多万。但对新冠如果不加防控,短期内感染总数会突破全社会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平。如果中国以4亿人受感染,按上海受感染者1‰死亡率计算,死亡总人数会是40万人。这个水平的死亡总数中国社会能接受吗?最关键的问题是:到底我们能接受多少人在一年内因新冠死亡?很多人只是在争论新冠的毒力是强还是弱,死亡率高还是低,它是不是已经接近感冒或流感?但真正的问题是为此准备死多少人中国社会能接受,而不是其他任何问题。因为只有从这个前提才能推导出什么叫毒力强还是弱。如果只能接受最多再死亡4万人,死亡率得降到万分之1以下才行,而不是死亡率到千分之1你就说它已经很弱了。如果最多接受再死亡4千人,死亡率得降到10万分之1 以下。如果回避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其他问题谈了都意义不大。这个问题的确很难讨论,因为太沉重了。但要想进一步放松,又不得不面对。
-
境外势力的干扰和舆论战必然存在。上海疫情期间达到一个小高潮。
本来,因为人们心理上的敏感,疫情期间谣言就容易传播,加上前面所说中国疫情防控成功得鹤立鸡群,各种搞垮中国疫情防线的专业谣言更是少不了中情局的忙碌。例如,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录音,号称是一“女英雄”15日在国家信访局信箱反映当下疫情情况,梁平疫情指挥部作电话回复,文件名是“核酸不停,疫情不止!!向女英雄致敬!!!”。其录音中反对核酸检测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注射灭活疫苗会导致核酸检测阳性,所以重庆那么多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假阳性。此女还一口一个科学和精准防控,呼吁停止核酸检测,搞得有模有样。为什么说这个是中情局的作品?因为这个知识点一般人真看不懂,太专业了。
注射了灭活疫苗后,身体内就会有灭活的病毒,此时去进行核酸检测的确会出现假阳性。但是,灭活疫苗之所以能作疫苗,就是因为它已经被灭活了。什么叫灭活?就是不能再繁殖。所以无论其在体内载量是多高,只能等待被人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吞噬掉。人的免疫细胞吞噬掉灭活的病毒后,才会在体内产生抗体,从而最终起到疫苗的作用。因此,灭活的病毒进入人体后的载量会迅速下降,到48小时后就基本为零了。此后再做核酸检测,就不会再呈现阳性。甚至于,从疫苗研发角度来看,因为灭活病毒在人体内载量下降得太快了,所以,还有一种疫苗的研制思路是减毒疫苗。就是病毒并没有完全被灭活,还有一些活性,只是比实际病毒繁殖能力减轻了很多。但在现有新冠疫苗中并没有采用减毒的技术。注射疫苗时,一般都会提醒一下48小时内不会做核酸检测。事实上,24小时之内灭活的病毒就衰减得接近于零了,只是为保险才说48小时。重庆数以千计的无症状感染者会因为注射疫苗核酸检测成阳性吗?绝无可能。这个谣言的荒唐和可笑之处就在于,如果真有人因为注射疫苗48小时后做核酸还是阳性,那麻烦可就更大了,说明此人免疫系统对新冠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那比真被感染了更应该被特别关注,否则一旦真被感染就死定了。
但是,以上知识点别说是一般的防疫人员,就是专业人员也很少去关注。只有专业性特别高,同时又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如此费心地精心编造出这种极为精准同时攻击性很强的谎言。这也是中情局作品的一惯风格,一看便知。
还有人宣传,计算机病毒是怎么消失的?就是杀毒软件免费,没有利益了,就没有病毒了。这人很懂计算机病毒,谎言也很专业,但也不是事实。因为计算机病毒消失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宽带网络的普及,杀毒软件的进化速度超过了病毒的传播速度。杀毒软件不仅可通过宽带网络自动地实时升级,实时杀毒,而且是普遍查毒杀毒,就如同天天普遍做核酸一样。计算机病毒虽然也能通过网络传播,却需要一些通信软件(邮件、文件传递、微信通信等)的触发因素才能进行。如同现实社会的病毒必须要有接触才能传染,而核酸检测却可以人为地、有意识地普遍进行。所以,计算机病毒消失的案例不仅不能用来说明核酸检测不好,反而正好证明了核酸检测是对付病毒最有效的手段。持这个观点的人不过是想暗示计算机病毒就是杀毒软件公司开发的。但有任何人认为新冠病毒是核酸检测公司开发出来的吗?包括传播这种谣言的人也不敢这么明确认为,所以你就知道谣言是如何用似是而非的套路去忽悠人了。
还有一个谣言是采用“眼镜蛇效应”来隐射,文章名是“失控的核酸检测会陷入眼镜蛇效应吗?”。它是说英国在统治印度时期,为了消灭大量伤人的巨毒眼镜蛇,就出台法律要求印度人定期上交一条眼镜蛇。但聪明的印度人很快发展出养蛇产业来应对这个法律。后来英国人发现这个法律没用,就废除了,然后印度就出现更大规模的眼镜蛇泛滥的结果。
这个“谣言”可不完全是谣言,因为的确有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违规被处罚。但是,这个不应该叫“眼镜蛇效应”,也可以叫“卓别林玻璃效应”。在卓别林的喜剧中,为了增加安装玻璃的生意,专门和一个小孩子合作先把别人家窗户玻璃给砸了,再去做安装窗户玻璃的生意。
也可以叫“施乐效应”,施乐是复印机的创始人,但在日本高质量复印机崛起后,施乐不仅不去提升自己产品质量,反而乐于靠更多维修复印机增加利润。
可以叫“医药效应”,对医药行业来说,生病的人越多,生意就越好,所以医药领域的经济利益在一定范围内是治病救人,但无止境追求药品市场最大化就可能与社会利益产生矛盾了。
可以叫“WINTEL效应”。INTEL公司和微软联合起来限制操作系统软件的效率,只有这样人们才需要不断升级,需要更多的芯片和PC;
可以叫“智能手机升级效应”。有些厂家的智能手机越升级速度就越慢,最后逼着人们去换手机。
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故意降低质量,到了一定时间后就必须要更换
这是一切市场领域都可能存在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它可以叫市场的“外部性”。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靠市场检测能力越来越强。有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被查说明在这个领域市场规则在起作用,除此之外还能说明别的什么?
酒文化就是酒厂创造的,就是要让人尽量多喝,这样酒厂的酒卖得就多。除了喝,还要储酒,这样市场就更多了……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市场,全都存在类似问题。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其实都存在创造需求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创造需求也是有合理性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与社会相矛盾了。所有领域都如此,不仅核酸检测领域是这样。所以,这个谣言说的是事实,谣言之处就在于它把这当成核酸检测的特例。
还有一个突然流行的说法是广西柳州很特别,是一个病毒绕着走的城市,原因就是他们三年来很少做严格的核酸检测。但人们只要简单查看下广西这三年来的防疫成果便知,整个广西三年来确诊病例只有2390例,是全国最少的几个省份之一。整个广西三年防疫都不错,而不仅仅是柳州,他当然就没有多少做核酸的需要。
三年前疫情刚出现时,一次核酸检测的价格是200元人民币,后来降到80元,36元,8元。今年这个产业价格连连暴降,现在是3.5元。通过网上阳光采购,核酸检测产品的价格都是透明的。采样管的价格最初是一只10多元,现在单采的阳光采购价格是低于1.6元。核酸提取试剂的价格最初也是10多元,现在的阳光采购价格不到2.6元。有人拿去年或今年上半年核酸检测相关产业的公司利润说事,但现在早就不是那个市场情况了。中国研发生产防疫物资的公司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提供了防疫保证。国外一次核酸检测价格数以千计,而中国只是其百分之1以下,用中国市场的数量摊低了成本,用国外市场的利润保证了中国防疫的超低价格。不仅核酸检测产业如此,口罩、呼吸机等都是如此。
每个行业都有劣币,甚至败类,需要用严格法治去有效管理,这一点都不奇怪。核酸检测本来是技术上最为可靠的,但技术上的可靠需要依赖实际运行中的产品品质、检测机构和人去实现。它是防疫的核心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存在缺陷和问题,整个防疫赖以作出决策和判断就失去准确的依据。最严格地规范这个行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因为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去否定这个行业,并使公众对这个技术本身产生怀疑。正如中国俗语所说,不能因噎废食。
网上还看到一篇文章“数据说话:核酸检测准确率太低最终只能静默”,表面看非常专业,我不能说该作者是刻意造谣,但很显然是不懂核酸检测技术造成的误解。他是以一篇实验论文为基础解读的,并且给出了四篇参考文献。主要的论文是2022年10月10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发表的《冯玉亮,杨慧萍,黄忠平,徐朝花,张磊,黄伟峰,刘丽,马小珍.新标准下17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性能比对研究》。如果不是对核酸检测技术特别专业的人员,并不一定完全看得懂这个论文里面的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并且这个论文里面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数据并没有明确给出,这更会使不了解核酸检测技术的人很难知道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简单点说,2020年12月28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13号文件《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中首次规定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为500copies/ml(原文为“建议选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限≤500拷贝/ml)”)。2022年1月15日国家卫健委颁发《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后,对检测灵敏度提出更高要求。
这个500copies/ml的检测限或灵敏度到底是什么含义?PCR是核酸检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的输入是前道工序的浓缩液。如果浓缩液中核酸的浓度为500copies/ml,提取的上样量一般为5微升,那么这个上样的样本中的核酸数量就是2.5个。也就是只要输入2.5个病毒核酸就能检测出来,这个灵敏度显然已经是高到极致的。如果要更高的灵敏度,比如现在要求到150copies/ml,那么如果上样量还是5微升的话,输入的病毒核酸数量就只有0.75个了。无论试剂和PCR仪器有多么好,这怎么可能测得出来?因此,如果要提升灵敏度,只有增加上样量。而这就必须改变产品结构,试剂盒的尺寸和试剂的量都必须改变。前述论文中并没有提供上样量是多少的数值。从论文中提供的数据来看,是有厂家做得非常好的,比如其中的产品O在核酸浓度为118copies/ml时都能测得出来,它的上样量肯定不是5微升。在浓度为9064copies/ml时,所有产品均能测出OFR基因阳性样本。
仅仅看检出率数据是不能说明所有问题的,因为有些样本的浓度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声明的检测范围。就像一个望远镜,它声明只能分辨10公里外1cm的物体,但你把物体放到30公里处,说它分辨不出来,这的确是事实,但不能简单地说它不合格。另外,该论文是以德国QIAGEN公司的QLAcuity 数字PCR测出的样本数据作为依据的。以下是这个设备的技术参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最底下一行“上样体积”。以最大的QLAcuity One的30微升计算,换算一下它对应的理论灵敏度就为1000/30 = 33copies/ml,也就是病毒核酸浓度如果低于这个数值,有可能上的样本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取到病毒,当然就测不出来了,但并不一定就说明里面完全没有病毒核酸。以它为标准测不出来的样本也未必绝对就是阴性的,那么以它为标准所说的阴性样本,也有可能被其他核酸检测试剂测出阳性来。这个并不一定就说明是谁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极为专业的测量学能力才能真正看明白这个论文的确切含义。
因为缺少统一测量学的支持,现在的医学这个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就存在问题,而不是具体哪一个学者专家的问题。这个实验研究的论文本身就显然存在很多不够严谨的地方:
-
很多关键性的数据指标未列明,尤其作为最重要测量标准的数字PCR设备具体型号没有列明;
-
-
-
-
没有对“阴性样本”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数字PCR复检,以确认是否真的是阴性样本。
-
这些一看便知论文作者没有受过严格测量学的训练。当然,我们要特别强调,这不能说是具体哪个该领域学者和专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医学这门学科存在的缺陷,其他大量学科也存在类似的第二代科学中的问题,这是个普遍现象。我个人判断被测产品中有部分灵敏度不达标,甚至不满足其自己标称的技术指标是很有可能的,但导致“假阳性”的样本有可能并不是真的假阳性,而是样本自身的确就是极低载量阳性样本,只是其浓度在数字PCR的灵敏度以下它没有测出来,但在核酸检测时就是刚好有少量病毒核酸进入到了试剂盒里被测出阳性来。因论文中并未说明是如何处理这种可能的情况,直接就把它当成假阳性处理了,所以这只是论文中的实验结果作出的潜在原因分析。核酸检测技术特异性超高,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产品的品质不是很高,只要样本没有被污染或者本身就是低载量阳性样本,否则很难出现假阳性。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方向的产品评测的确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属于灵敏度的极限评测,就是在产品检测限附近进行评测,以确认产品的实际灵敏度性能。的确有些厂家的产品可以判定为不合格的,因此需要加强对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市场监察。
后面我们在专门讲核酸检测技术时会谈到,在核酸检测技术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盲区: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最后一道的PCR环节,而是前面的前处理环节。
中情局病毒尽管隐秘性极强,但也是有很强的规律和特征基因的。高明的谣言不是每句话都是假的,而是用真话去骗人,只在关键地方稍微偏一下。为什么这些谣言能唬住人呢?其方法有如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