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江宁知府:战争的胜负手|2022-12-02

纵观人类历史上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外交层面结盟站队的重要性,要超过战场上的发挥。
即战略上的纵横捭阖高于战术上的军事作战。
大道至简,但凡用理性外交主导政策,选择以力破巧的国家,基本都赢了;而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军事层面剑走偏锋,或者领袖激情凌驾于外交团队决策的国家,基本都输了。
图片
以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例。
作为地理位置最不利、身处两强中间的德国,希特勒最初的战略规划十分明智——不惜一切代价拉拢苏联,击败英法。
合适的战略配合上德军的优异表现,使得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
希特勒不仅与斯大林一起瓜分了中东欧,还惊天一战秒杀法国,成为西欧霸主。
如果大家穿越回1940年秋天,忘记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当时的世界格局大致是这样的:
德-苏-日三国把控了整个亚欧大陆,三国间关系相对友好,有结盟的趋势;美国作为世外桃源充满危机感,英国瑟瑟发抖;世界上最激烈的战火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中国孤立无援,举目无亲。
换言之,二战欧洲战场并不是一场高潮迭起的大战,它更像是一阵军事行动、一阵外交行动。
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歇了大半年,《西线无战事》。
1940年闪击法国之后,又歇了接近一年,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图片
纳粹德国巅峰期的势力范围
整个1940年下半年间希特勒一直在搞外交战线的操作,而德国最终败就败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战上。
1940年9月27日,德国与日本、意大利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轴心国”集团。
前文介绍过,二战爆发前地球上的几股重要(军事)力量分别为英法同盟、纳粹德国、红色苏联和世外美国。
打完了1939~1940年的第一阶段战争后,英法同盟不复存在,仅剩一个战力算0.5~0.7的英国。
与此同时,德国上升至1.5,苏联还是1;美国虽然战争潜力巨大,但由于身处孤立的美洲大陆、想跨过大西洋/太平洋到亚欧大陆来争霸并不容易,因此大致也算个1.5.
而《三国同盟条约》说白了是德国拿下日本,勉强增加个0.5的实力值吧。
这样以来局面便十分清晰:
英国(0.5)与美国(1.5)必然是绑定的,德国(1.5)拿下了日本(0.5),那苏联(1)就成为关键的胜负手
别看此处的数字写了个简单的1,它代表了两个日本或者两个英国的总国力,是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些名将打多少胜仗、歼灭多少敌军都换不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希特勒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取得与苏联的实质性结盟,从《互补侵犯条约》升级为盟友。
至于说苏联意识形态的问题,那与决定大国生死存亡的结盟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事。
图片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于柏林欢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到来,1940年11月
希特勒并不糊涂,他最初也是想尽快搞定苏联,然后全力对英国以及英国全球各地的小弟们开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江宁知府:战争的胜负手|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