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戎评:美国打压升级,华为领头建起了“中国版复仇者联盟”!|2022-12-15

2018年10月29日,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拉入黑名单。
这是继中兴之后,第二家被禁的中国企业。
因为制裁,这家由福建国资投资的半导体企业,很快被迫停止了运营。
一直到今年,转机终于来了。
根据日媒的报道,停转许久的晋华厂区,今年又突然恢复了生产。
因为背后出现了一个“神秘大客户”!
这个“神秘人”出手很是壕气,为了支持晋华复产,还特地用大巴车送来了大量的工程师、采购和财务人员。
在这种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刚复工的晋华就给自己定了个大目标——
2024年,产能翻倍!
和晋华厂区一路之隔,对面从事芯片封装的渠梁电子,最近正在加盖第二个厂区,新加盖的厂区足有20个足球场大小。
巧的是,渠梁扩产,也是因为背后站着一个“神秘大客户”。
两家的“神秘大客户”,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
华为!
 
1 中国的复仇者联盟
这几年,华为无疑是中国科技企业的代名词。
既有敢打敢干、全球登顶的气魄,又有霸权强压下的悲壮和屈辱。
说专业,不弱于任何一家企业。
就以中国被卡脖子的芯片为例。
在被特朗普制裁的2019年,华为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即便到今天,依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商,而华为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在2020年的时候营收就达到了82亿美元——和苹果的同部门相当。
早在2017年,华为就研发了全球首个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手机用微处理器,在2019年的时候,还完成了全球首个5G积体电路芯片组。
自研芯片,本来应该是华为维持强劲竞争力的大杀器!
但如今,受限于美国的制裁,华为不光没法从国外采购芯片,也没法像之前一样,把自己设计的芯片,交给台积电等代工方造出来。
芯片的采购和制造,现在已经成了华为最大的短板。
那怎么办呢?
在当前的背景下,指望美国网开一面肯定是不现实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国内打造一套不受美国干扰的自主供应链!
只有建立了本国的供应链,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才可以不受制裁鸟气,实现自主地稳定生产和采购。
那怎么建立自主供应链呢?
这也就是华为作为“神秘大客户”正在做的事!
咱们前面提到了晋华和做芯片封装的渠梁电子,事实上,华为联合的半导体企业远不止这两家。
根据日媒的报道,从北京到武汉,从青岛深圳,在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已经成功在国内建设起了一个新的芯片生产和组装网络,总投资超过4000亿人民币!
这个供应链网络,不光是要稳定国内的半导体供应,在更宏大的层面上,更是要改变中国企业各自为战的现实,打造一套“反制裁”能力更强的行业运营模式!
而华为拉着中芯国际、晋华等被制裁企业组建中国半导体的“复仇者联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在重整旗鼓,换一种队列重上战场——
你美国从供应上卡脖子,我们就从供应上破局!
图片
2 至暗时刻
当然了,这事儿目前顶多算开了个好头。
远远还没到值得欢庆的时候。
因为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至暗时刻还没有到来。
什么叫“至暗时刻”呢?
之前美国的科技禁令,仅限于限制中兴、华为这样的特定企业,或者5G这样的特定技术。
但如今,美国人是在朝着中国的整个半导体产业无差别开炮!
典型的就是10月份的时候,拜登祭出的迄今为止最严厉、范围最广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按照拜登的意思,以后在尖端芯片领域,不光美国企业不能和我们做生意,其他国家也不行。
随着拜登这道禁令的出台,前段时间一直表态暧昧的荷兰、日本,据说最近都准备跪了。
而研发、生产先进半导体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材料,又主要集中在美国、荷兰、日本三家手里。
这就等于在源头上给中国企业断流了。
这种情况下,中国半导体行业维持下去都成问题了,还怎么打造一套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所以,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来说,最难的不是现在的制裁,而是随着美国的制裁升级,一步步强行逼着全球半导体生态链和中国“脱钩”,让中国被隔绝在先进的半导体分工之外!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实话实说,至少到现在为止,除了外交抗议之外,咱们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美国的盟友圈,几乎垄断了制造尖端芯片的所有关键设备和软件,咱们完全没有反制的空间!
所以只能接受结果。
最坏的情况下,咱们可能还得扩大华为打造半导体供应链的模式,整合国内企业,自己造出一个独立的半导体上下游生态系统来!
或者说,至少是造出一个不依赖于美国的半导体系统来。
这事儿乍听起来似乎很热血,但实际上,难度极大,大到几乎不可能。
要知道,半导体是全球工业链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国际分工最彻底的领域。
为啥国际分工彻底呢?
因为太难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单靠本国的资本、知识、技术、人才、市场,就能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生态。
做得最好的国家,也只是在全球生态链中,占据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细分为王。
比如台湾、韩国,能在半导体领域迅速追赶、坐大,就是因为集中优势专攻一点,大陆企业这些年在半导体领域突飞猛进,则是因为确定了在中低端芯片制造能力上的优势。
各有所长,相互补足,共同构成了当今全球的市场生态。
所以,一旦中国被美国逼着搞“自给自足”,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闭门造车”,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反而会拉大与“世界水准”的距离。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这种策略肯定是不可取的。
只是,战争已经开始,我们没有选择了! 

3 持久战
现在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随着美国的打压升级,短期内,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被卡脖子的困境,必然会更加严重。
华为搞“复仇者联盟”也好,中国被迫搞“自给自足”也好,都是霸权压迫下的无奈之举。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这种卡脖子的困境,却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个原因。
首先,拜登的政策,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只能逞威一时。
2021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单一市场,以一国的体量,消费了亚太市场56%、全球市场35%的半导体产品。
而半导体行业又是极度烧钱的,非常依赖利润去搞研发。
所以给中国下禁令,其实也是在变相打击全球半导体企业,砍了他们的现金流。
比如,按照美国半导体协会总裁约翰·诺伊弗的说法,中国为美国半导体行业带来了约三分之一的收入。
三分之一的收入,足以决定了中国这个大客户的重要性。
因此,拜登想粗暴地将中国排除出全球框架,必然会遇到阻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全球半导体主要的封装和测试工厂,都在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重点布局,其中大陆地区占比38%。
这个比重,是由生产的比较优势决定的,更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
强行切断和中国的联系,就意味着全球半导体生产,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时间,也是在考验资本的逐利性。
说严重点,这就是在人为阻碍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
所以,拜登现在对中国的打压和排挤,本质上,是在挑战产业发展的规律,一时或许可以制造麻烦,但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下,却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第二,半导体产业有两个特点。
一是投入巨大、周期漫长。
这就决定拜登想要借着重构半导体生态的契机,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搬到美国去,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和上万亿美元,根本办不到。
另一个特点是迭代迅速。
翻译成人话就是,谁拥有更大的市场、更高的研发投入和更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谁的相对速度就更快。
而这些优势,中国全都有,并且都优于美国。
这就意味着,中国科研追赶的速度,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举个例子,说到半导体材料,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稀土可以反向卡美国的脖子。
但其实在第三代和第四代新半导体材料领域,中国研发的势头同样非常迅猛,按照美国的评估,目前已经处在产业化的前夜了。
再举个例子,今年7月份的时候,中芯国际宣布在7纳米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要知道,这可是在美国重重封锁下取得的成果。
据说,拜登正是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所以在7月之后,才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连下重手。
所以说,中国的条件已经在这儿了,短期内想要给予重创是可能的,但要永久阻滞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却是不可能的。
第三,拜登想搞“技术反华联盟”、搞“科技冷战”,但美国的盟友们对“中国威胁”的认知,却并不一致。
至少,欧洲对半导体产业安全有强烈的自主倾向,日韩也依赖于和中国的合作,这些关键盟友的同床异梦,反过来也会反制美国的产业霸权。
毕竟,美国人的野心,是要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搬到美国去,以保持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技术优势。
下一步,就是要加强对欧洲、日韩的技术控制和市场占领,这个鬼心思,和欧洲、日韩,压根儿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也注定了美国当前联合盟友发起的全方位、全环节的封堵,不可能一直堵下去。
所以,短期内的巨大压力是难免的,这场仗,我们得当做另一场持久战来打!

4 中国的耐性
既然是打持久战,就要有打持久战的耐性。
这一点,中国是全世界最有话语权的,没有之一。
想当年,2004年的时候,中国对外宣布,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到最后一步的“回”,将在2020年,把月壤样品带回地球。
同一时间,全球各大国也都公布了自己的目标:美国说最迟2020年要在月球上建“太空站”;日本说要在2025年建立月球基地,让机器人上去拓荒;俄罗斯说要在当年发射新式登月飞船……
结果呢,到今天,美国和日本的太空基地连影子都没有,俄罗斯的飞船项目早被取消了。
只有中国,说是2020年,就一定在2020年带回月壤,花了16年时间,掌握了载人往返月球的全流程关键技术。
这就是打持久战的耐性!
放在今天的半导体产业上,同样需要这份耐性。
最近,华为公开了新极紫外光(EUV)光刻新技术专利《反射镜、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这被认为是华为彻底放弃了幻想,亲自下场投入光刻机研发。
除华为外,最近国内各大机构也纷纷攻克了EUV光刻机相关技术,比如清华攻克了光源技术壁垒,掌握了可以用于EUV光刻机的新光源,比如中科院掌握了物镜系统技术等等。
同时,各方也在努力“弯道超车”,比如华为提出堆叠芯片技术、绕开美国垄断技术的矽芯片而改以光芯片,比如很多企业都在砸入大量资源开发完全开源、无需授权的RISC-V架构……
当然,一个光刻机,内部组装件就超过十万个,现在说“自主”,还为时过早。
但持久战,不就是这么一场仗一场仗地打下来的么?
想当初中国拿下14纳米,不也是靠着一项项攻关,攻克了很多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难题,现在这些成果,就都应用在我们半导体全产业链的体系里面,一举扭转了之前工艺技术100%全靠引进的局面。
耐性的本质,不就是去锚定一个未来的结果么?

所以,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不妨多一点耐性,多看看国家的意志和华为们的坚韧。
要相信——
今天乌云密布,明天风雨交加,但明天过后,阳光终将属于我们!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戎评:美国打压升级,华为领头建起了“中国版复仇者联盟”!|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