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刘晓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8大看点|2022-12-17

2022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到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稿直到12月16日晚上10点多才正式发布。
细读通稿,归纳了下面8大看点:
看点一:增长是“第一主题”。
2022年,由于疫情的反复,我们已经不可能完成5.5%的全年增长目标。这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对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信心产生了较大影响。
恢复增长,显然是2023年的“第一主题”。在会议通稿里,7次提及了“增长”,远远超过了去年通稿的2次。

具体提法包括:

1、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看点二:扩大内需被放在首位。


2023年怎样稳增长?内需被放在了首位。

通稿对2023年经济工作提出了5大要求,放在首位的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在通稿中,“内需”被提及了5次,远远超过了去年会议通稿的1次。

关于扩大内需,会议有如下要求: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看点三:“住房改善”被列为“第一内需”。


会议通稿在谈到扩大内需的时候,一共列举了三个重要的内需(见上文),分别是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很显然,住房改善被放在了第一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住房消费比较是居民最大的单一消费。目前全国平均商品房单价在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单套商品房的平均总价在100万元左右,而居民新车平均每辆的价格中位数大约在20万元左右。至于手机、家电、旅游、教育、养老等,都无法跟住房消费相比。
正常年份,中国每年新房销售额在18万亿左右,二手房销售额在7万元左右,两者相加25万亿,住房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无法替代、无与伦比的。所以前两天,刘副总理再次肯定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
注意,既然“住房改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那么对2套房的诸多限制,比如限购、限贷(认房认贷)等,都可能在2023年被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门槛。相信连一线城市,也都会有相当幅度的松动。
看点四:房地产有新提法


今年会议通稿,多次提到了房地产行业、住房消费,除了刚刚提及的“住房改善”被列为第一内需外,还有如下表态: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下面是去年会议的提法: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很明显,今年的表述更长、更全面、更具体,直接提到了很多措施,比如“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今年虽然也提及了“房住不炒”,但是在靠后的位置。去年提及“房住不炒”是在论述房地产段落的开篇位置,这个微妙的变化值得关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会议通稿的两句话——“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这意味着,大房企的命运将全面分化。优质头部房企,比如万科、龙湖等,是要保的;而另外一些房企,尤其是核心人物,其违法犯罪行为将被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包括:行贿、骗贷、转移资产、利益输送等。至于他们在公司的股权被清零,也在预料之中。
看点五:民企命运被高度关注。


去年的会议通稿,“民营”只出现了1次,而今年出现了4次。

下面这段话值得细细体会:

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近年来,有一句话频繁出现在媒体上——“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这说明,民企的“敢闯精神”有所下降。
这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上可以看出来:
图片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的增速不断下滑,跟国有控股的投资增速形成了K型分化。扭转这个趋势,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
看点六:吹响吸引外资、对外开放的新号角。


通稿延续了此前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还提出:

1、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2、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3、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4、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上面第三点,意味着我们将按照CPTPP等的要求,主动推进国内的改革、开放,其意义非常重大。
看点七:平台企业迎来“又一春”。


如果说2021年是平台企业的“水逆之年”,那么2022年则是“向好之年”。
4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出: “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7月的会议则增加了一句: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的提法是: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这对于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等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看点八:渐进式延迟退休,即将实施。


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这是中国实施了多年的退休政策。如今,政策要变了。

随着人口红利的终结、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养老金支付能力的下降,中国也要跟日本、韩国等一样,延迟退休年龄。具体办法,就是设置过渡期,渐进式延迟退休。
此次会议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前几天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明年(2023年)是1949年以来退休人数最多的1年。这是因为,1963年是1949年以来新生儿数量最多的1年,当年出生人口为2975万人,其中的男性将在2023年满60岁并退休。
1968年出生的女性,也将在2023年满55岁并退休。1968年的新生儿高达2769万人,仅次于196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人数第二位的年份。
选在退休潮来临之际实施延迟退休,充满了象征意义。

此外,这次会议还有如下提法值得关注:

1、7次提及就业,比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3、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
4、会议提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这对于炒股的人,相当于划2023年的投资重点。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刘晓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8大看点|2022-12-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