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充分暴露出知乎军事板块水平之低劣,人家问的是“规模会有多大”,不少人上来就回答的是“我觉得XX会赢”,这是吵架吵上瘾了吗?
不是,这只是回答不了问题强答而已。
你要是问别人“明天星期几?”他回答你:“我觉得天会晴。”那肯定是他不知道嘛。
两个国家之间不使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规模会有多大,主要是看两国之间接壤领土(实控区)战场容量有多大。很多人没有战场容量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指的是战场能够展开多少军队,太多了就过于拥挤,得不偿失。一支部队在一定的地形上是有展开正面宽度的,正面宽度过小,很多武器装备是没办法作战的,人员也会猥集一团,不但没法打仗,而且容易在敌人的炮火下承受不必要的伤亡。
但是,“战场容量”并没有一个定数,是要根据战场地形、双方兵力兵器、作战样式进行调整的。打个比方说,“战场容量”不是常数,而是个函数,这个函数的参数就是地形、兵力兵器、作战样式。
具体到中印边境,是这样一种情况:
1、战场地形。
主要是高原高山深切V谷,部分关键位置有高原宽谷,部分极端地形有深切“一线天”I形谷。这里需要有一点河流水动力学常识,即河流形成的峡谷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通常我们认为,水系对地形的下切作用都是形成的V谷,冲积作用形成的是宽谷/河滩地,但是这个特征的理解很多人没有搞明白,最关键的并不是“水”会怎么样,而是“山”会怎么样,是下切还是冲积,不是看“河大不大”,而是看地形抬升是否剧烈。地形抬升剧烈,下切作用明显,峡谷一般呈现V形;地形抬升不剧烈甚至停止,冲积作用明显,峡谷一般呈现U形宽谷。在一些地形抬升十分剧烈而岩体比较完整的地方则表现为深切I谷。
了解这一点,再结合西藏南部水系特征
,就基本上能够掌握中印之间战场的地形。
或者你直接从西藏林芝出发,跑一趟派镇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
,也有个直观的体会。
在喜马拉雅山北侧,地形抬升放缓,形成的峡谷大部分都是U形平底宽谷,拥有十分平坦、河流蜿蜒曲折的谷底,植被比较丰茂但是也有大量的裸露滩涂。这是林芝市区往米林机场方向的两江交汇处:
在喜马拉雅山山区,地形抬升逐渐变得剧烈而不稳定,明显发现峡谷收窄,谷底平地变小,河滩开始消失。这是“佛掌沙丘
”附近地形:
到喜马拉雅山山脊线
附近,地形抬升变得极为剧烈,极为不稳定,峡谷开始千变万化,河流进一步深切,并开始有大量“一线天”地形发育。这是南迦巴瓦峰
附近地形: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降水突然变得极为丰沛,而地形抬升又非常剧烈,河流的下切作用变得非常狂暴,往往会形成很多峡谷奇观。这是吉隆镇附近的吉隆藏布峡谷:
可以看到这就是个宽度在100米左右、两壁直上直下的、在一块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深切出来的峡谷,基本上不可能有军事利用价值。
在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经过一小段丘陵过渡带之后,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一马平川,河流一下失去了所有下切能力,完全体现为冲积作用。可以在卫星图上看到,本来被山体约束成很细的河流,突然一下就像是爆炸了一样变得很宽。
在中印边境东、中、西段地形不尽相同,但是你根据我刚才说的这个方法去分析,即使不去现场,你也能对地形有个基本的把握,特别是中印边境西段拉达克
河谷地区地形更是复杂多变,贴近K2(乔戈里峰)、南伽帕尔巴特峰
一带山川河流走向怪异,不搞清楚河、山、地形抬升之间的关系,你很难掌握地形的总体变化趋势的。
老实不客气的说,很多搞兵要地志的专业人员也对这一套掌握不充分,往往都是就地形论地形,从而对中印双方军事实力平衡线掌握出错。
毛主席在1962年战争中,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地区地形变化规律,大致确定了现在这条实际控制线上我方部队退守的基本线,当时和后来都有不少人反对,这些人就是对当地地形规律没有掌握。
中印边境地形的这个基本规律,决定了中方的进攻极限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印方的进攻极限在喜马拉雅山北侧。双方军事实力平衡线在山脊线附近,任何一方推进到了进攻极限位置,都不得不面对对方在平坦地形上展开的大量火炮群的火力覆盖,对印方如此,对中方一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