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蒋校长:事关中国前途命运,老美挖了个经济陷阱,坏得很|2019-03-28

八十年代之前,学校里教经济学教的是政治经济学,那时国民经济指标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后来,我们开始与“世界接轨”,于是大家热衷于西方经济学,评价经济的指标变成了GDP。

而GDP由三大产业构成:那就是农林牧副渔业(第一产业),能源矿业生产、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业,在政治经济学中是属于工业的一部分,这不难理解,生产的商品如果不送到使用者手中,它就不能实现其价值。这只是两种经济学的一个区别,那么我们分析一下,西方经济学的三大产业划分,出于一种什么目的,容易造成哪些误解。

对于资本主义来说,他的头顶总有一个幽灵,那就是社会主义,以工农联盟为特征。而在西方经济学中,怎么解释工农大众这个占社会人群主体的存在呢?

西方经济学首先缩小工人的概念,把他们定义为制造业中的劳动者,非制造业的劳动者则做另一种划分。这就有了新名词——蓝领和白领。

白领常常坐在办公室里,手上没有油污,看起来和工人区别明显。但是白领就不是劳动者吗?首先码农很难同意。要完成一段复杂的编码,他们常常加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精神压力也极大;其次物流业也认为自己是劳动者,航空港作业者,码头起重搬运工人,大卡驾驶者,远洋船员,他们的劳动强度不逊于制造业工人,怎么和一般服务业划等号?

即便是各企业的一般管理者,面对电脑,其工作量也是很大的。银行的柜员,企业会计,体力上的付出不大,但是责任不小,脑力的付出并不少。与制造业工人一样,他们也是依赖工资生活。他们不是劳动者?或者说他们不算无产者?

西方经济学不管这些,把他们划入第三产业。于是在1956年,美国的白领劳动者第一次在人数上超越了蓝领劳动者,而美国的三大产业各自创造的价值,也呈现第三产业占了过半数,大于第二产业,更大于第一产业。

根据目前的统计,美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接近80%,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接近20%,第一产业不超过3%。

于是美国兴奋地宣布,社会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随着产业的进一步提高效率,工农阶级在社会中越来越占少数,总不能多数人服从少数人吧?总不能20%多一点的人掌握政权管理80%的人吧?你看,通过一场数学游戏,结论来了。

这一点也真哄住了不少美国人,那时正是美国经济大发展的黄金年代。美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大House,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他们有资产了!“我们不再是无产者了,我们是中产阶级!”

不过五十年后,美国人梦碎。一场金融危机,中产阶级被打回原形,许多家庭破产!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1929年。要不是还有比较强大的社会保障,不少人的日子就难过了。美国人喊出:我们是99%!

所以,如果我们不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对许多经济学数据就感到不好理解。比如,据说发达经济体的结构一般是第一产业的GDP是个位数,第二产业大约占20-30%,大头是第三产业。比如美国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是1.2%、20.3%和78.5%,属于后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而中国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是9.3%、43.3%和47.4%,仍然是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拿这个结构套印度的产业结构就会使人糊涂。印度是公认的发展中国家,离中国还差得远。除了印度自己担心“再不努力,孟买会被上海赶上”以外,其他国家都不会认为印度比中国更像工业化国家。可是印度的三大产业比例是17%,18.5%,64.5%(中国商务部数据),看第一产业数据有点发展中国家的意思,看第三产业数据那就是发达国家了。

如果不跳出西方经济学框架,也解释不了以下问题:按照金政委提供的数据,中国的工业产值达到美国的170%,快翻倍了,可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远弱于美国的;按照西方观念,被工业化提高效率挤出的劳动力,应该被第三产业吸收,可是这些被挤出的劳动力发现第三产业某些岗位自己没法适应,比如操作计算机;西方总是鼓吹发展中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发现自己能发展的第三产业没多大产值,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

还是让我们再分析一下什么叫第三产业吧?

第三产业又一个名称叫服务业,这是一个很有误导性的说法。

其实我们可以把第三产业做一个新的划分,那就是第三产业包含为第二产业服务的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业、物流业、通讯业、批发零售业和仓储业;为社会服务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酒店饮食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业、卫生医疗业、居民服务业;还有提供社会公用产品的行业,政府提供社会管理,警察提供内部安全,军队提供外部安全,国家提供社会福利等等。

其中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行业正确划分应该是第二产业+ ,而不能认为是什么第三产业,后面将详细分析;而提供社会公用产品的行业属于国家机能,在目前这个国际形势下,也是第二产业的延伸。只有社会服务业完全符合第三产业的概念。这样的分析能厘清很多现象,跳出西方经济学的窠臼。

为什么要把所谓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称为第二产业+,因为它本身就是第二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金融保险业,它的大头不是为我们理财和保寿险,而是为工业化配置资产,为企业提供保障。又比如物流业,那是把生产资料和商品运往需要的地方,保证生产的进行和物质的分发,使得制造业能实现其价值。

IT产业在西方经济学中也被划入服务业,令人懵逼。且不谈芯片本身就是高端的制造业,就是IT服务,其主要对象也是工业制造、自动化装备和大数据,现代金融的IT服务,更是可以实现数百亿元资金在一秒钟内在世界范围内划转。打打游戏,传播信息只是IT业的一部分,只是服务的民众数量巨大罢了。

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基本是这个特点,工业需要和民众需要交织在一起。比如律师行业,高级律师喜欢工业和金融案件,一个专利纠纷,或者一个环保案件,动辄以亿(美)元起步,几十亿元几百亿元不稀奇。而民众案件,几千元到百万元是一般常规。

之所以我们叫它为第二产业+,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我们以为第三产业素质要求不高,能接纳一般劳动力。比如超市收银员,会点四则运算也就够了;或者到蓝翔上个培训班,毕业后能掂勺炒菜,能理出个好看的发型;顶不济掂根棒棒,凭力气吃饭。不过这都是属于社会服务业的那部分。

面向工业的服务业就不同。你得熟知经济形势,判断给某企业的一亿贷款可否发放;你得判断未来某项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决定是否购买期货对冲风险;你得算好交货期和不同运价,决定航空、海运、火车和汽车等运输方式;你得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决定某项贸易合同的法律条款……这都要求一种高素质,哪怕你出自985院校,没几年打拼也是玩不转的。

更不用说根据社会需求,把它化为电子线路,将几十亿个晶体管集成在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设计、流片、降低不良品率,还要不断迭代进步。设计一个好的广告文案,直击需求者的心理,求得产品的大卖,就如当年那个广告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搞一个菜鸟仓库。这都要一个高素质的团队紧密合作才能完成,而且直接服务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所以我称它是第二产业+。

现在,您理解为什么定义为第二产业+了吗?

其实最基本的判据是:上述产业都是直接参与物质财富的生产的,而社会服务业都只是改善民众生活的,与生产物质财富关系不大的。所以前述产业命名为“二产+”是合理的,社会服务业定义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不参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才是合理的。

上面列举的行业,都与民众没有直接关系,却与第二产业有机融合,是第二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所以将它们划为第二产业+并非独出心裁,而是跳出西方经济学的荒谬分类,还它们本来面目。

而且如此划分,有利于理解很多在西方经济学中说不清的道理。

比如,你怎样解释中美印的经济实力?

中美之间不难理解。美国三大产业比例是1.2%、20.3%和78.5%,属于后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而中国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是9.3%、43.3%和47.4%,仍然是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当中国向高科技产业进发时,就得解决金融资产配置,大力发展芯片业及IT这些“第三产业”,而不仅仅是安置被第二产业提高效率挤出的剩余劳动力。这些被挤出的劳动力可以从事社会服务业,却无法从事第二产业+的任何岗位。

为什么中国工业规模是美国的170%,中国实力仍然不如美国?当你把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合并看待时,这些数据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美国金融产业为GDP贡献了8%的产值,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美国资本在全世界操纵不少国家的实业,这些金融实力不会计入美国的GDP,这部分实力其实不比美国国内的金融实力差,因此美国国力构成中,金融实力至少翻倍,比中国金融实力高一倍都不止,这还没有计入美元霸权的力量。

中国的物流业扳回一城,以占GDP14.8%超过美国的8%,主要也是中国生产了世界40%的实物产品,有对应美国4倍的人口,导致物流数据较大。这是第二产业+的两项主要数据。

除此而外,美国的以麦肯锡为代表的产业咨询公司、以普华永道为代表的会计公司、以标准普尔为代表的信用评级公司、以李奥·贝纳为代表的广告公司……都是直接参与物质财富生产的不可少的环节。

美国律师也很厉害,据说创造了6%的GDP,就算民间官司占一半,属于第二产业+的也有3%。因此美国划入服务业的行业,在我看来,属于第二产业+的部分应该和第二产业合并计算得出美国的国家实力综合。这样加总的结果,美国第一二两个产业就不是只有20%多一点,而是占到美国GDP的一半左右,而中国大体上也是这个数据。由于中国GDP只有美国的70%不到,因此折算成实际数据,中国略弱于美国。

还没完,划入第三产业的还有国家强力机构,为社会稳定和国际社会提供强权保障的“服务”机构——警察和军队,还有社会管理机构。他们提供的服务与第二产业+不同,这部分服务不直接参与物质财富生产,却是物质财富生产不可或缺的保障。

比如最近出糗的美国联邦航空局,它是管理机构。但是他的另一项任务现在看清楚了,为美国大飞机产业保驾护航,通过制定一系列适航条例把可能的竞争对手排除出市场。至于特朗普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保护美国企业,连压带骗为美国“再次伟大”打压他国那就更不用说。

不能忘记美军,那也是美国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沙特要花1000亿美元买美国武器,尽管它们贵的出奇,那只当交了保护费。为了控制石油,美国政府公然扶植委内瑞拉的代理人,哪管他人死活。美国的军费是第二名到第十五名的总和,这是目前中国拍马也赶不上的。

所以计算了美国的一二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后,再加上间接为美国财富贡献出力的“公用服务机构”,美国的实力目前是大大超过中国的。

现在来看看产业结构像发达国家的印度。光看数据,印度第一产业还是两位数,17%,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数据,农业比重较大。考虑到印度人均粮食还不到200公斤,其实还是缺粮,那么印度第一产业如果充分发展,应该占到20%还不止。他的第二产业仅有GDP的18.5%,显示工业化还很不足。

那么第三产业居然占了64.5%,有点发达国家模样,怎么理解?用我的第二产业+理论来解释一下。但是由于印度统计方式比较奇葩,想一下解释清楚还真不容易。

印度的金融业根据中国网的数据,占到20%。哇靠,这可是堪比美国呀,比中国高出一倍不止。那么小的工业规模,何以产生这么大的金融需要?原来他是把股市市值折算进去了。股市市值只是一种“虚拟财富”,一般都是实际财富的多少倍(市盈率)。所以按照实际估算,他的金融创造的财富不应超过4%。

另一大项是IT产业,印度自豪的是这一点最像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的IT业是服务于第二产业的,印度没有强大的第二产业,它的IT业是服务于发达国家产业的(外包)。2016年印度IT业总产值1500亿美元,占GDP的7.5%,其中900多亿美元是外包出口,也就是可以算在第二产业+里面的不过三分之一。因此印度的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经过加总也不到30%。对比同期的中国,IT外包服务不过290亿美元,而IT业创造财富超过20000亿美元,也就是中国的IT业基本是为本国第二产业服务的。

这样一来,当我们不是以三产结构来判断国家实力,而是以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来判断国家发达程度,就很清楚了。美国以这个方式计算占到一半以上,中国也超过一半,弱于美国。印度第二产业加上第二产业+却不到30%,他还是个有待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就很清楚了。

由此也理解了美国总是要求发展中国家“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其实并不是善心义举。你的第二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第二产业+也必定发展不起来。此时能发展的第三产业都是些“社会服务业”。当你的产业结构走歪了的时候,就意味着第二产业+这部分容易被美国控制。

所以跳出西方经济学的窠臼,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经济学,此其时也。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蒋校长:事关中国前途命运,老美挖了个经济陷阱,坏得很|2019-03-28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