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东北的崛起和衰落|2023-01-02

伯陵说:    

君以此兴,必以此终。

1

前几天去看了《悬崖之上》,总体感觉,张国师的镜头语言技术非常牛逼,除了刘浩存以外,其他演员的演技非常厉害,但是电影里的某些故事逻辑非常扯淡。
 

比如在哈尔滨大街上飙车,明显是把21世纪的上海,乾坤大挪移到90年前的哈尔滨。

 

要知道1940年日本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哈尔滨的人口是66万,再往前推几年,哈尔滨的人口只有40万出头。

 
这么少的人口,城市也非常小。
 
而且在整个城市里,还有核心市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的环形分布,可想而知,市政建设良好的核心市区更小,和现在的小县城差不多。

如果开车的话,基本上抽根烟的功夫就能走完,根本没有太长的时间给你飙车。
 
类似的硬伤,极大拉低了《悬崖之上》的评分,现在豆瓣上只有7分了,远远配不上张国师的身份。

图片

1932年的哈尔滨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我去找了很多东北的资料,捋出一条东北崛起和衰落的历史脉络,和大家聊一下。
 
《悬崖之上》讲的是哈尔滨,那我们也从哈尔滨开始。
 
清朝有句话叫“流放宁古塔”,凡是听到这句话的朝廷大员,无不吓得腿肚子发颤,原因就在于,宁古塔是荒凉苦寒的地方,基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只要去了宁古塔,活着回到关内的机会很小。
 
宁古塔在黑龙江省牡丹江附近,位于哈尔滨东南350公里,在整个东北的地理版图上,处于同一水平线。既然宁古塔是荒凉苦寒的地方,那么哈尔滨也差不多。

图片

哈尔滨到宁古塔

为什么没人呢?

一方面是边疆偏远地区,对人口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清朝禁止向东北移民,刻意制造了无人区。
 
清朝入关以后,对自己统治中国的信心不足,时刻准备卷铺盖回东北做土皇帝,于是便不允许关内的汉人移民,把东北视为自己的娘家。
 
如果地方都让汉人占了,八旗子弟回去怎么办?
 
为了彻底封闭东北,清朝修筑了柳条边,严格划分了农耕、游牧和龙兴之地的界限,要是敢随意越界,轻则抽100鞭,重则斩首。
 
有朝廷政策的严格限制,东北彻底成了荒凉的无人区,在清朝中前期,好人基本不去东北,在东北见到的基本不是好人。
 
但是到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封关政策执行不下去了。
 
18世纪以来,全世界都迎来人口大爆炸,短短100年时间,欧洲人口翻了几倍,中国人口则从1亿涨到近4亿。

人口爆炸需要更多粮食,粮食产量需要更多的耕地,而关内的土地都开发完了,凡是有土的地方都种上粮食,现在依然不够,怎么办呢?
 
残酷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倒逼人们动脑子:

既然关内的土地不够,那就向外迁徙呗,天地广大,总有吃饭的地方。
 
于是东南沿海的人开始“下南洋”,山西人去“走西口”,而山东、河北和河南的人去“闯关东”了。
 
关东,其实就是东北。
 
他们悄悄翻过柳条边,向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前进,随后便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安家落户,成为中国在东北的第一批移民。
 
除了严峻的生活压力,逼人们自发向东北移民以外,清朝政策转型的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俄国人来了
 
自从明朝末年,俄国人就穿过西伯利亚,到了黑龙江附近。后来康熙皇帝去雅克萨,和俄国人打了一仗,并且签定《尼布楚条约》,才算暂时止住俄国南下的势头。
 
鸦片战争以后,俄国人卷土重来,想把东北收入囊中。清朝官员发现不对啊,东北连人都没有,怎么能阻止俄国南下呢,要想办法移民实边。
 
只有本国人口在边境定居,才能遏制敌国的侵略啊。
 
于是,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书朝廷:“与其拘泥旧政策,不如干脆放开管制,让老百姓自愿到东北种地,不仅能收税充实财政,还可以防止俄国人觊觎东北。”
 
朝廷也知道,东北的人口问题很严重了,便颁布一系列法令,明文规定汉人可以移民东北,花300文钱就能换来10亩荒地。
 
朝廷的政策导向和经济补助,很快吸引了黄河流域的穷苦人民,他们为了活下去,前赴后继的奔向东北。
 
东北大移民正式启动。
 
到了1912年,原本荒凉苦寒的东北三省,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1942年的人口达到4400万,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人口集中地区。
 
可以说,移民是东北崛起的第一步,接下来给东北插上翅膀的是两个国家:
 
俄国和日本。

图片

闯关东

2

1896年,慈禧太后委任李鸿章为清朝特使,到圣彼得堡祝贺尼古拉二世加冕,双方做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且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共识。
 
为了感谢俄国干涉日本占领辽东,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和俄国签定《中俄密约》,约定中俄两国共同抵御日本,做为“以夷制夷”的代价,清朝同意俄国修建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便是东清铁路,以后搅动无数风波的中东铁路、中长铁路,其实就是东清铁路,无非是名字不同罢了。
 
东清铁路于1897年8月动工。
 
铁路西起满洲里,经海拉尔、昂昂溪、哈尔滨直达绥芬河,并且在东西两端,可以连接西伯利亚铁路的赤塔和海参崴。随后又以哈尔滨为北站,经过长春和沈阳,一路修到旅顺,全长2400公里。
 
而且在修建东清铁路的时候,俄国开辟了松花江航线,并且在松花江沿岸到处设立码头,仅在哈尔滨就有4个码头。
 
从此以后,俄国在外兴安岭的船只,可以沿着松花江的主流和支流南下,经过哈尔滨、吉林和长春,抵达中朝边境的长白山。
 
有了东清铁路和松花江航运线,东北基本被俄国的势力覆盖,俄国的火车和船开到哪里,哪里就是俄国的殖民地。
 
因为这两条交通线,就是俄国在东北的生命线。
 
东清铁路和松花江航线的交汇点就是——哈尔滨,于是哈尔滨有了十分方便的水陆交通线,成为东北物资和资金交流的核心枢纽
 
如果说中国东北是俄国投资的重点工程,那么哈尔滨便是重点工程里最关键的一部分。
 
这才是东北和哈尔滨崛起的根本原因

图片

两条交通线建成没多久,日俄战争爆发了,给交通线附近的哈尔滨等城市,送来大量订单,给哈尔滨和东北崛起加了一把猛料。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东北的崛起和衰落|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