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玄易: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建议|2023-01-03

望子成龙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梦,所以成了新时代三座大山之一,孩子教育也成了每个家庭重要的大事。
 
中华民族自结绳记事至科举考试,直至 985、211,目的只有一个,对教育的重视。
 
而中华民族能够长期屹立于各民族之巅,无疑是因为文化的优势,而保证文化优势传承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战国末期的鬼谷子,无疑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优势教育落地的祖师爷。
 
图片
 
不仅仅教育出来了在当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军事家孙膑、庞涓、白起、李牧、王翦、尉缭子,亦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纵横家苏秦、张仪,更有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吕不韦、商鞅。
 
所以战国末期实际就是鬼谷子教育的实践场,并最终实现了天下大统,结束了战乱。
 
所以也有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甚至是王马共天下的王家,能够成为第一世家亦不能说其是否是其先祖王翦将鬼谷子的真传一脉相承的传了下来(当时琅琊王家以藏书多而著称)。
 
图片
 
而鬼谷子教育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因材施教”。
 
今天咱们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聊聊为何要“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
 
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首先是要身旺,而身旺只有两个条件可以实现,一是印绶生身,二是比劫助身。
 
印绶生身:
 
而印绶生身的表现,一是家族的荫力,表象为家族、六亲的人脉、关系;二是教育,表象为功名、学历、名声。
 
最终是荫身的落地,表象是权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的权利皆是荫身的落地),所以皇帝称为天子(天表官,官生印,所以印也称为天子,也代表此是时代建功立业之人)。
 
比劫助身:
 
比劫表现为兄弟姐妹、朋友助身旺。如果格局、大运配合的好依然可以有学历,但相比原局有印的学历会差,如果大运配合不好,但格局够高,大运遇到印地依然可以有权力。但主像一定是兄弟朋友的帮忙或助力而得,而非自身的学历和家族的荫力。
 
如比劫旺而无印大运亦不遇,如果格局够高则多行贾之人,就是俗称的做买卖,跟企业家还是有所不同,这种多是大家合伙一起做点赚钱的事情,并无企业愿景等社会责任,所以亦不会荫身,只能以所赚钱财养命。
 
如果格局不高,比劫助身而有食伤的的则是以其一技之长而安身。
 
无疑,对个人而言,通过后天可以有相对大的提升空间的就是教育。
 
而后天的教育教育的方向则取决于先天是印绶助身还是比劫助身了。
 
如果没有印绶则一是没有学习的机缘,二是也不具备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会是记忆力差。如果官杀再弱则会出现管不住自己,并且父母也管不了,则表现为直接不学习。
 
但如果符合比劫助身的,则未来要不是行贾以安身,要不是以一技而养命。
 
亦有一事无成,一生为生计奔波而仅仅温饱的。
 
而有印大运配合的又理想的,则对学习充满了渴望,所以真正的学霸都不是管出来的。
 
图片
 
如教员,甲木为印,月令为七杀则不弱,大运接轨官地,所以对知识充满了渴望,虽然其父的愿望是认识个字会算账继承其父业就可以了,但依然阻挡不了其对知识的渴望。
 
亦有虽有印,但大运配合不理想的,此则要静待花开。
 
图片
 
如晚清重臣曾国藩,原局亥未拱卯,为印化杀,大运初行食伤之地,原局财高透,则财坏印,不利于学习,所以父亲虽然开私塾,但小偷都能背过的文章自己都背不过,但原局杀旺化于印,所以虽记忆力差,但依然很努力。直至丙运,合住年上正财的 1838 年才第三次参加会试才中进士。也不过是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与其成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亦有虽有印,但印弱大运又配合不好的,则只能异路功名而不可强求,所以虽然自古以来就是文尊武卑,依然有很多的世家子弟走向了武职。
 
图片
 
如晚清权臣又曾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印入墓未开,月令为财,则财又旺,初始大运又财地和多透财,所以虽是世家(其家族于北京开有家学堂,就是直供本家子弟上学的私塾),因家荫而获得“中书科中书”的官衔,但依然两度名落孙山,没有任何功名而投军,投军后反倒如鱼得水,23岁即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实际相当于祝朝鲜军总司令,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印在库中所以是暗中所藏之权力,此后,直至 1912 年其进入印地以前,其因为掌握兵权,其实际权利一直远大于其名义权力,皆印在库中暗藏未开之因。
 
而比劫助身旺少年又不走印地的,少年时期往往就是让父母操碎了心的孩子。但亦有将来大成之人,这种反倒往往就是小时候有大难不死的经历的,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所以不管印助身还是比劫助身的,关键还是要看自身格局高低,只是事像不同,给父母带来的感受不同,成功的路径不同而已。
 
另外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的一点。
 
其实从深层次的逻辑角度,父为偏财,我(日主)克者为财,财能生官而管,而直接管则有害而无益(就是有我克和克我的关系决定的),所以孟子有“易子而教”之说。
 
图片
 
附《孟子·离娄上》相关章节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之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所以这也是我认可古代圣人的关系,圣人所说皆非像现代所谓的砖家、学者都是自己认为的,而都是以占推,以事实验证过的,才会去传播。
 
所以针对现代社会,如果有条件最理性的也是“易子而教”,如现在很多的寄宿制学校就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无条件则更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做?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虽然教育是后天能够改变的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事物(包括人)的两头非常重要之理,但如上文所说“因材施教”才是根本,其他无甚大用,重要只是相对后天的其他方面而已,所以第一位的还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但作为父母影响其走向适合自己的路径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尤其是身偏弱的孩子,他们往往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所以还是要掌握在不懂命理的情况下孩子的特点。
 
再深之则观察其是具备印之特点还是比劫之特点为主,因为大多数实际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其有个主像,印为主的则对知识有渴望,好奇心强;比劫为主的则兄弟朋友一大帮,更喜欢朋友之间的喜乐。
 
有印则往学历的方向培养,无印则一技之长方向。
 
图片
 
所以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只是在不断的轮回人类共同命运的不同阶段而已,变的只是此阶段应该外显的像,内在的不易的部分是永远不会变的(易之三易,简易、变易、不易)。
 
“易子而教”、“因材施教”,皆是不易的部分,只是随着时代的不同,他外显的像在变化,但把握住内在的规律则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易子而教”、“因材施教”的方式。
 
将这唯一后天相对能够起到最大的部分发挥到最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玄易: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建议|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