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阳了,躺在床上醒了睡睡了醒,虽然全身发冷,但是脑袋里的思绪却翻滚不停,恰逢前几日是教员诞辰,然后就想到一个有趣的话题——教员为啥能够成为伟人?
伟人能够超越常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关键时刻,他高瞻远瞩为大家指引正确的方向。
那么,更深层次的问题又来了,为啥伟人能高瞻远瞩洞察未来?
答案很简单。
因为伟人最善于用历史的火炬去驱散未来的迷雾。
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洞察未来。
讲几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 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第一个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岳飞率军北伐,连战连捷,在决定性的朱仙镇会战中大破金军,让金军丧胆。
当时金军统帅金兀术准备放弃汴梁,引军向北撤退,却有一个汉奸书生拦住兀术,力劝金兀术留下,这个汉奸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
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说实话,如果撇开立场不论,这句话真的很有历史穿透力,同时也是对某项历史规律的高度提炼与总结。
这个书生没有在历史书上留下姓名,想来后面也没做出啥功绩,甚至可以认为这个书生能力平平,但是他无意中点燃的历史火炬却在那个时刻帮助金军统帅一下子就驱散了未来的迷雾。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
朱仙镇战役大胜之后,南宋朝廷把策应岳家军的其它军队撤回,让岳家军成为孤军,然后给岳飞一下子连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军。
金军不但保住了汴梁,还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前期失地。
这个故事曾经给我极大的震撼。
震撼的不是岳飞令人扼腕叹息的遭遇,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居然可以凭着一句话左右大人物的决策!
正常情况下小人物是很难对大人物决策产生影响力的,即使我们不考虑双方能力、阅历的差距,大人物掌握的信息量也是小人物无法相比的。
但是在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中偏偏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迹——
一个能力平平、不懂军事、不懂经济,甚至大概率对当时宋金那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关系也知之甚少的文人书生,在能力、阅历、信息量完全无法与金军统帅兀术相比的情况下,仅仅对某项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提炼,就在对战争前景预判上超越了兀术。
这就是高瞻远瞩。
这就是洞察未来。
而做到这一切的,只是他无意中点燃了一根历史的火炬而已。
2 南下还是北上?
《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在建国之后采访教员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一生的至暗时刻是哪个时候?
教员对于这个问题毫不避讳,他坦言,自己人生至暗时刻就是在长征时期,在红1、4方面军会师之后,当时因为严重的路线分歧,导致整个红军差点分裂。
当时在红1、4会师之后,对于红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意见。
教员的意见是北上,而张国焘的意见却是南下。
张国焘与教员
按照当时形势来看,张国焘的意见好像才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北上路不好走,一路都是雪山草地,光是行军就要承受巨大损失,就算是不顾一切进入陕甘地区又如何?
当时谁也不知道在陕北还有一支红军建立了根据地,陕甘地区地理、民情、敌情全不熟悉,最为关键的是,陕甘地区穷得叮当响,根本不可能养活红1、4会师之后近10万大军。
——南下去四川就完全不同,红4在四川征战多年,地理、民情、敌情都很熟悉,川军也是被打怕了对手。
而且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素来富庶,拿下成都不要说养活红1、4的10万大军,就算是再扩充一倍都毫无问题。
所以,张国焘提出“打下成都吃大米”的口号不但让红军普通士兵士气高涨,而且也让相当一批干部颇为心动,
而与之对比的北上拿什么口号来动员与激励士气?
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员率领红1部分部队仓促北上——以教员在遵义会议之后拯救中央红军的巨大功绩,北上的时候也只能带走区区7000人而已。
跟随张国焘南下的部队超过8万,不但包括红4全部,还包括红1部分军队——北上南下军队实力如此悬殊,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当时红军内部对于北上与南下的真实态度。
现在问题来了,在红1、4会师的时刻,教员为什么能顶住南下的巨大诱惑,坚持要北上去冒险?
因为熟读历史的教员已经清晰洞察了北上与南下的不同未来。
为什么不能南下?
因为自古据巴蜀之地最好的结果就是偏安一时,最后也无法逃脱被中原政权一统的命运。
从三国时期的蜀汉,到南北朝的北齐,到宋初的后蜀,到明末的大西都是如此,二十四史记载历历在目。
唯一的例外就是汉刘邦据巴蜀出汉中而定天下,但是这也是诸多机缘下的奇迹,历史王朝中仅此一家,而且刘邦实际上一直据守在汉中而不是巴蜀,随时准备反攻关中。
为什么要坚持北上?
因为关中历来就是龙兴之地,这里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汉唐雄风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记忆。
虽然宋代之后,关中之地逐渐衰败,但是无论如何也比四川这个偏安之地好得多。
地理决定气运,地理决定历史。
一个是偏安一隅,最终覆灭;
一个还有机会去逐鹿中原争天下;
换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就是教员能顶住南下巨大的诱惑,坚持北上的根本原因。
有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为教员照亮了未来。
后来的历史也颇有戏剧性。
北上的教员如同锦鲤护体,一路开挂运气好得不可思议,先是在陕北遇到刘志丹,有一片现成的根据地让疲惫不堪的红1可以修养生息,而南下的红4在百丈关却遭遇惨败,走投无路,只能再次北上。
红军齐聚陕北之后,果然遇到地瘠民贫难以生存的问题,然后就爆发了西安事变,国共达成合作,红军安然度过生存危机,教员也走出自己的至暗时刻。
那么,我们后人该怎么评价这段历史呢?
我只能说,当你按照历史的火炬指引前进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也会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顺便列举一个反面教材。
蒋介石在青年时期就被国民党内誉为人中龙凤,但是这个人中龙凤却与教员差距甚大——我觉得最大的差距不是权谋策略,而是历史格局。
比如,定都南京就是蒋一生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