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8字15图,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1月3日,去年刚上任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中国,与中国签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声明中“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时候,却忽视了另一句相当重要的话“愿意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这意味着双方领导人发话后,中菲就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距离已经不远。
(来源:新华社)
我们都知道,南海问题之所以复杂,不仅是因为涉及国家太多,主要还是美国在伸手操纵。
无论是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拜登的印太战略,其核心都是利用中国周边的热点,来制衡中国,甚至制造事端拖中国下水。
那么如何破解美国这个阴谋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相关国家拉个群,有啥矛盾在群里商量,当然,美国是进不了这个群的。
这样一来,南海争端解决机制就把美国排除在了外面,南海事务大门也就彻底向美国关闭了,大大降低了美国在南海煽风点火,制造冲突甚至发动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中国推动的“南海行为准则”的意义就在于此。
而这个“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就数和菲律宾的谈判最难,毕竟菲律宾是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议最大的国家。但是最近菲律宾却似乎转了个180度的弯,开始愿意推动谈判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菲律宾做出这样转变的?
1 中美夹缝中的中菲关系
要说起中菲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没错,那个时候中国还是三国时代。
当时的孙权很有想法,北上打不过曹老板,往西进不去西蜀,要不然,往南试探一下?
于是孙权派遣中郎康泰、从事朱应开始了中国第一次“下南洋”,然后船队就第一次抵达了菲律宾,不过当时菲律宾连个国家都没有,问当地土著这是什么地方,土著答曰losung,于是“吕宋”这个地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当中。
后来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也开辟了一条中国福建沿海居民迁徙菲律宾的通道。
此后几百年间,吕宋等地逐渐聚集起不少华人,为这里带去了文明,到了1390年,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正式成立,而此时中国已经是明朝了。
很快,郑和下西洋,让苏禄国第一次见到了如林的舰队,苏禄苏丹国的三个国王(分区执政)瞬间成了大明的粉丝,然后就赖着郑和请求同船到中国“朝觐观光”。
在郑和回程之时,三王带着家人、随从共三百余人,渡海来华朝觐观光,“梯山航海,效贡中朝”。
永乐皇帝对三王礼遇极高,赠送了大量财物,这也是中国和菲律宾第一次元首会面。
后来清朝灭了明朝,中菲便断了联系,直至雍正四年(1726年),才重新恢复了朝贡关系。
但是此时的菲律宾,已经被渡海而来的西班牙侵略得快亡国了,迫切需要一个靠山,于是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苏禄向乾隆皇帝奉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但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觉得这海外鸟不拉屎的地方拿了也没啥用,就这样回绝了苏禄国的要求。随后苏禄国彻底亡国,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后来在美西战争中,美国又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菲律宾又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二战后,殖民地独立浪潮风起云涌,菲律宾也不例外,于1946年赢得了独立。
虽然独立了,但菲律宾却离不开美国。
经历了残酷的二战,菲律宾完全是一片废墟,日本的掠夺让菲律宾农村经济破产,收成下降,各种农产品产量只有过去的三成,民不聊生。
这时候,除了找前宗主国美国帮忙,还能找谁呢?
于是,菲律宾以不平等条约《美菲总关系条约》、《美菲军事基地协定》,出卖菲律宾经济和安全主权利益为代价,从美国换来了5.68亿美元的援助,总算度过了难关。
从此,菲律宾与美国牢固捆绑在了一起,美国获得了菲律宾的23处海陆空军基地,控制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和外交,菲律宾自然也要加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再加上菲律宾境内的左翼游击队非常活跃,直接威胁菲律宾政权,所以菲律宾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是非常敌视的。
从50年代到70年代,菲律宾一直是美国的反华桥头堡,就连和菲律宾八竿子打不着的朝鲜战争,菲律宾也愿意为美国人抛头颅洒热血。
在全国总兵力只有3万多人的情况下,仍然先后出动了7400余人参加朝鲜战争,占总兵力的2成之多。
所以我们发现,菲律宾的对华策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听从于美国的,美国让反华就反华,美国让亲台就亲台。
后来尼克松访华,菲律宾也赶紧跟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现任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爸爸)在公开讲话中表示愿意和中国缔结外交关系。
1974年,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老婆带着自己的儿子小马科斯访华,替自己的老公打前站,敲定了建交事宜,随后中菲两国在1975年正式建交,开启了中菲关系新纪元。
总体上来说,中菲关系正式缔结外交关系后,双方在政治和科技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中菲贸易总额很快突破了一亿美元大关。
但是,一切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变了,当时苏联解体,中国失去利用价值,美国开始利用人权问题对中国制裁,而菲律宾也紧跟美国脚步,在整个90年代开始对中国疯狂挑衅。
比如,菲律宾相继推出“对台关系法案”、“菲台互惠关系法”,把与台湾的关系实质上上升到了准国家级,严重破坏了中菲的邦交关系。
而且菲律宾开始强硬宣称南海属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不仅抢占南海岛礁,还开始加强在这个海域的“执法活动”,多次抓捕甚至枪击中国渔船。
(来源:中新网)
1994年,中国忍无可忍,与菲律宾海军在南钥岛发生军事冲突,菲律宾两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菲方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如果不是中国受限于《东盟南海宣言》,这座岛屿早就被中国收复了。
最严重的是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中美关系急剧紧张的时候,5月10日,菲律宾突然派遣一艘名为“马德雷山号”的菲律宾军舰冲向了我中国南海海域中的仁爱礁,并以“撞上了暗礁,军舰需要修补”为由,停在了仁爱礁,当时的中国正忙于中美对峙,无暇关注,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这艘登陆舰这一停,就是20多年,而这个“人造钢铁堡垒”,如今已经成为了菲律宾在南海的重要支点。
强登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
进入21世纪,美国忙于反恐战争,暂缓了对中国的压制。果然,中菲关系再次转暖,特别是2001年当选的亲华派总统阿罗约,在911事件后1个月就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确认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阿罗约的老公是一个福建人,所以一直自称是“中国的儿媳妇”,对中国还算友好。在她的努力下,菲律宾的水产和水果源源不断出口到中国,中国的企业也在菲律宾投资开厂。
2008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菲律宾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号召全国给中国灾区募捐,并立刻将6000多顶帐篷送到了四川灾区。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中菲关系的蜜月期,阿罗约在执政10年间签订了几十个贸易协议,她本人也在执政期间来华访问15次,中菲结下了27对友好省市。
中国成为菲律宾的第三大出口伙伴,占其出口的11.8%,还是菲律宾的第二大进口伙伴,占其进口的10.8%。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影响不断强大,美国开始担忧起来。2009 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调整亚太战略,重返亚洲。
美国人自知在南海出师无名,迫切需要找到挑起南海地区争端的推手,与中国有海洋争端,又与美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前殖民地菲律宾,再合适不过了。
2010年,在美国支持下,反华派阿基诺三世上台,把阿罗约的政治遗产全部推倒,在国内清算阿罗约和幕僚,把阿罗约投进监狱,还在南海和中国作对。
阿基诺三世
而美国趁机加强对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当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声称:美菲双边军事合作将会给菲律宾带来更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并且美国多次暗示支持菲律宾对南海利益诉求的可能性。
感觉背后有人的菲律宾彻底飘了,开始处处找中国的茬。
比较典型的是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对峙时间长达一个月,5月14日,中国海军两栖编队在靠近菲律宾北吕宋地区的西太平洋进行军事演练,局势十分紧张。
这时候,美国开始作妖了,先以调停人的身份介入,然后骗菲律宾说中国愿意撤兵,但条件是菲律宾也撤兵,结果菲律宾信以为真,单方面撤了,留下了正在演习的中国军舰莫名其妙:咋了?这就赢了?
事后菲律宾一看中国人怎么没撤啊,这时候美国又跳出来指责中国违反承诺,凭空挑起了菲律宾的报复欲。
吃了亏的菲律宾感觉丢了面子,一纸诉状把中国告上了国际法庭,也就是著名的南海仲裁案,国际法庭装模作样审了四年,随后宣布将于2016年宣判。
当时的国内群情激奋,各种专家都认为可以趁机武力解决南海问题来立威,中菲关系走到了建交以来最危险的时候。
谁能想到,2016年还在剑拔弩张、差点滑向战争的中菲关系,竟然在6年后变得亲密无比?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三次转折。
2 中菲牌局的三次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2016年南海对峙的结束。
2016年7月,国际法庭做出裁决,声称中国在南海断续线上不具有法律效力。
其实早在2016年年初,菲律宾已经开始派军舰进入南海部分海域,但被中国驱离。
菲律宾向美国求助,奥巴马虽然没有同意菲律宾的请求,却在3月和菲律宾签订新的协议,进驻菲律宾的5个军事基地,同时在4月,还联合菲律宾举行了一场以“岛屿争夺”为目的军事演习,隐晦地显露自己的意图。
而在临近仲裁结果发布的前一个月,美国又派“里根号”航母与“斯坦尼斯号航母”及数艘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在内的两大航母舰队,搭载着约150架战机渐渐靠近南海。
一般来说,如果用来威慑,那一艘航母就够了,两艘航母,才是用于战争的,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出动了两艘航母。
美国的目的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准备等南海仲裁结果一出来,就直接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用武力造成既成事实,中国只要不敢对美开战,那么中国对南海的声索自然也就打破了,以后谁都能来。
但是万万没想到,中国的强硬,超出了美国的意料。
中国的强硬的原因也很简单,那时候中国的“一带一路”还没开始多久,推进并不顺利,很多国家都在观望,心里都有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