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100人,你能打赢3000人么?
如果再加个条件,给你100手无寸铁的普通学生,你能打赢3000全副武装的军队么?
毛泽东说,很简单啊,有100人那么多,打赢3000军队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1917年7月,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很快复辟闹剧就结束了,张勋被段祺瑞击败。
但重掌大权的段祺瑞,却想趁机获得更大的权利,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拒绝召集国会。
1917年9月18日,孙中山发起了“护法战争”,要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
段祺瑞下令北洋军出击,镇压护法运动。
派往湖南的北洋军,是傅良佐 部,而响应孙中山号召向湖南进军的护法军,是桂系军队谭浩明部。
1917年11月,桂系谭浩明的军队打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主力部队,听闻此消息后,傅良佐率长沙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逃离。
而此时,桂系谭军的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距离长沙很是有点远。
此时的长沙,成为无政府的世界,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但这个时候,被段祺瑞派来驰援傅良佐的北洋军第八师混成旅 ,已经接近了长沙,共有兵力3000多人。
这些人是傅良佐的援军,按理说就应该是长沙城的援军,来长沙是好事。
但如今傅良佐已经弃城而逃,桂系军队即将兵临城下,这个混成旅进了长沙城就必须立即撤退,否则肯定会被桂系军队包饺子。
1917年的军阀部队是一个什么德行,全中国人都很清楚,辛辛苦苦跑过来,立马就要撤退,军阀部队不祸乱当地一番那才叫见鬼了。
不到处抢点钱,怎么给手底下的兄弟们交代,反正长沙城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而毛泽东所在的第一师范,就在长沙城外,粤汉铁路 旁,北洋军混成旅无论是进入长沙还是转去武汉找北洋军主力,都必须要经过第一师范。
而学校,一直都是军阀部队特别喜欢的驻扎地,因为宿舍多,能一次性住的人多。
这种事,在全国发生过太多回了。
长沙市民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全城,第一师范的师生也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自己的学校。
为保全师生,躲避军阀士兵打劫伤人,学校决定让全体师生弃校,到城外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
毛泽东得知消息后,赶到校长室,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反而不如学校安全,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发动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那可是3000大军,还是编制完整的正规军,用学生护卫学校,觉得墙高就有优势?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但当时的校长居然被毛泽东说服了,同意毛泽东组织护校队,然后所有师生都不撤了。
于是,毛泽东选了100多个自愿报名的学生,组成了一只护卫军,用来守护学校。
穿上军服,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归毛泽东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就这么成型了,当时的毛泽东才24岁。
可惜,只有人,没有武器,于是毛泽东找了100多只木棍,发给护卫军当武器用。
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里,编剧还原了这100余手持木棍的学生军。
武装力量成型后,毛泽东下令用木头做了一些简易工事,堆在学校门口作为阻碍。
100学生军+木棍+木头工事,而他们的对手,是全副武装的3000多北洋正规军。
要这么打,才能在3000多正规军的枪炮攻击下,用100多只有木棍的学生军守住一个学校?
毛泽东想了想,觉得这仗没法打,怎么打都不可能打得赢。
于是毛泽东决定不守了,主动出击,要全歼这3000多北洋正规军。
别忙着满脑袋问号,毛泽东这么做是有把握的。
当时这支北洋军部队,在靠近长沙后,没有第一时间进军,而是在第一师范外几里地的猴子石附近徘徊,抢掠附近农家的粮食,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晚上。
这驻扎一个晚上的行为,让毛泽东立即判定这支北洋军的军心士气有问题。
大军齐整,在长沙城咫尺之遥的地方居然犹豫徘徊,不敢进城。看到学校门口的木头工事后,甚至连几里地外的第一师范都不敢进,宁可在野地宿营,他们在怕什么?
普通人或许不知道他们在怕什么,但毛泽东知道。
机会,来了。
毛泽东连夜前往长沙城内的警局,用自己拥有100多学生军武装力量的“身份”,说服了警察局长,借来了2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
现在,毛泽东有枪了,有了足足20多条枪。
但是这些枪归警察局,借来的警察一个都不能死,甚至都不能伤,只要伤了一个,立刻就是全军溃散。
别说组织和纪律了,这些警察连军饷都不是毛泽东发的,凭什么卖命。
接下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