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百多年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中,上百万军队的大清,被几千英国军队放风筝式的吊打,英军以仅阵亡69人的代价,就干掉了两万多的八旗精锐。
当时,大清也有火枪火炮,但是被打出如此惨的交换比,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英两国的情报水平天差地别。
当时,林则徐等人获取英军动向,几乎只能靠外籍商人口口相传的消息,和如今股民看着不知道哪来的朋友圈截图那样,既没有真实性也没有时效性,几乎就是闭眼打仗和决策。
而英军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英军以及东印度公司通过截获《京报》和《邸报》,就把清政府的动态摸得一清二楚。
《京报》类似于公开发行的《人民日报》,《邸报》类似于仅限领导干部看的《新华社内参》,虽然这些报纸都被限定不许外国人获得,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英国人很轻易就拿到了清政府所有重要的公开信息。
而另一方面,英军除了公开信息之外,还能获得大量隐秘的情报来源。
当时,各地的督抚大员们,在北京都有“驻京办”,该部门除了平时走通关系之外,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收买军机处和“有关部门”,把大量未公开的奏折和旨意,秘密的誊录出来,为各自的政治生涯抢占先机。
而这条大清朝的决策机制的通道,自然没有被早就想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人忽略。他们用现金以及情报交换,跟这些官员身边的师爷混得沆瀣一气,轻松就拿到了大清皇帝与高级官员之间机密的信件往来。
这样一来,坐拥百万大军的清廷就像脱光了摆在英军面前,战争还没开打,所有的战略意图以及兵力部署都被英军轻易的获得。
英军利用自身的机动性优势,自然就可以完美的避过所有清军布好的预设阵地,痛击那些没有防备的薄弱环节,将清军不断调动使其疲于应对,最终以极低的代价获得全胜。
二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而没想到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当年,蒋介石调集了湘军、川军、滇军和中央军约40万兵力进行围追堵截我红军,由于双方在兵力装备上对比悬殊,红军就像长坂坡上的刘备那样,到了危急存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