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镇长:产业转移是无法破解的死局吗?|2023-01-24

做局的能力,或者说预设阵地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博弈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主席就是预设战场的大师,他绝不会在敌人选择的时间、敌人选择的战场、敌人选择的方式,与敌人展开军事斗争。


而是永远争取在他要的时间、他要的战场、以他要的方式展开斗争。


自然情况下的斗争,如果让双方的力量充分展开,让手中的筹码充分运用,那自然是力强者胜。


敌强我弱,还要以阵战对攻,那自然是叫花子与龙王比宝,必输无疑。


预设阵地,或者说做局,就是人为地制造一个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你就是规则的主导者,解释者,你的力量能在这个小天地里展开而敌不能,这就形成了局部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古时候关隘、地峡很重要。


纵使敌方数十万大军,一旦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不能充分展开,也只能一小撮一小撮分梯队上。这是利用大自然形成的“局”作战。


图片

古剑门关


更能体现智力的“局”,只能在人类社会活动中。


比如老板在面对员工的加薪升职要求时,他有可能PUA员工:“公司正在攻坚克难的上升期,你是选择目光短浅非得获得眼前的利益,还是和公司一起同甘共苦去创造更大的未来,分享更大的收益?”


这就是老板利用上位的心理优势,人为地制造两难,再人为地给这两个选择上价值上意义。


明明在还有其他选项时,却局限于两种极端的选择;明明作出了贡献要相应的支付是天经地义的事,却被老板赋予了另一意义:给与不给本是老板的困局,现在把皮球踢回来,要或不要成了员工的困局。


如果不假思索,默认地去做二选一,实际上就误入了他人的局。


这只是现代职场生活中的一个小案例。这种智力活动小到职场,大到政治博弈,均有体现。


古代最著名的一个阳谋就是推恩令,这也是汉武帝给诸侯王预设的战场。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权力、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


在推恩令之前,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那么原来诸侯国管理50城,现在还是管理50城,势力并不会减小,只会继承。


颁布推恩令之后,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由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原来一个人统管50城,现在每个人只能管理10、20城,随着世代的更替,诸侯国只会被越分越小,汉武帝也就有能力逐个击破,再削弱其势力。


妙就妙在,这项政令不是强制而是自愿的,而且也不是雨露均沾规定每个儿子都有。但如果诸侯王不接受推恩令,那么很快就会面临那些本可以得到封地的非嫡长的儿子们的造反。


这等于把分配的难题踢给了诸侯自己,让本该团结一致的诸侯王家庭因实打实的利益而产生分化。


更重要的是,各个王子一旦分封成功,原王国割出来的部分治权就得交由周边汉郡管辖,新的侯国有爵位但无治权,只食租税。


这一招更妙,因为直接从原王室拿,那是明目张胆的削藩,阻力很大;但是从新分封的侯国中拿,相当于人为制造了新的增量,中央给了其他王子恩典,中央再拿回点权力作为报酬也很合理。


反正庶子们以前连侯国资格都没有,肉都吃不上;现在能吃肉了,还要啥自行车?


这就是汉武帝给诸侯们预设的战场,这个战场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本来属于铁板一块的王室内部分化,让没资格参与这个局的王子们成为玩家,纷纷进入预设战场,还站在了己方。


那这个方法这么好,为什么后世不用呢?比如康熙要削藩,为什么不搞推恩令?


这里面自然因为历史故事而让后世产生提防的因素在,但更重要的是,推恩令之所以生效,其实是三世之功。


在汉文帝时期,天才贾谊写下千古名篇《治安策》,其中就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


汉文帝虽然不用贾谊的人,却用贾谊的思想,把天下第一大国,拥有70城的齐国,一分为六,以“少其力”。这是削藩之始。


汉景帝由于强行削藩,直接逼反七国,发生了“七国之乱”。好在景帝不慌不乱,成功平定叛乱,大大削弱诸侯国的实力,控制住了关东局势。同时不再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在制度上逐渐收回诸侯的治权,比如由朝廷下派任命地方官员。


图片


等到汉武帝时,再由天才的推恩令完成最后一击,成功削藩,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彻底控制。


从这可以看出,无论阴谋也好,阳谋也罢,还是要以自身实力作为基础,毕竟再怎么预设战场,终究还是要在战场上与敌人硬碰硬,没有基础实力,一切都是白搭。


而实力的对比变化,需要时间,事缓则圆。


现在,美国也在搞现代版的推恩令,分封的就是产业链。


如果全球化是“周礼”,那么美国就是“天下共主”,产业链就是待分配的“土地”,所占产业链环节越多,诸侯国势力越大。


局面是这么个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产业链真的由美国分发,毕竟古时候的异姓王是靠军功实打实打下地盘,现在的产业链也要靠国家自强才能站稳脚跟。


这事对我们麻烦吗?麻烦。因为是从我们身上切下存量给其他“诸侯”搞增量,目的就是让我们“少力”,让后发国家入局,站在美国一方。


美国希望借此笼络边缘诸侯,同时通过金融手段、技术手段加强对新建产业链的控制。


同样的道理,以前没肉吃,现在有肉吃了,后发国家还讲什么独立自主?先吃到肉再说。


但是能如愿以偿吗?策略永远是策略,没有绝对的实力就是扯淡。


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所以汉武帝能搞推恩令。明朝建文帝搞不定燕王朱棣,所以藩王就能靖难成功,燕王成为明成祖。


既然总要让渡利益,那么这个推恩就没必要由美国经手,我们可以直接“分封”,所以产业链有所转移是必然。


图片


既然美国要预设战场,那么我们就更进一步,搞一带一路,只输出经济,不输出附加条件。美国本来是要搞霸权,但现在我们不往霸权的路上加码,往国际平等的路上加码,你跟不跟?


这就是我们的路,这就是我们的预设战场,不要急,让子弹飞一会。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镇长:产业转移是无法破解的死局吗?|2023-01-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