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瀚海狼山:3.6万吨的电磁战列舰,将首次实现完全下潜?|2023-01-24

在第二波的造舰高潮中,3.6万吨的核动力电磁战列舰可能是最让外界感到新奇的主力舰种。毕竟别的无论是超级航母,超级神盾驱逐舰;还是超级核潜艇,甚至是超级补给舰,原则上都是现有装备的进一步放大体量,综合技术水平与作战能力全面提升的型号。但是无论怎么提升,其基本的外在形象对比当今的现有型号都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于是关于这些巨舰,大多数人都可以自行脑补。唯独3.6万吨级的电磁战列舰外观该是什么样子,恐怕单纯靠想象是肯定不行的。像是DDG1000刚刚公开时,全球都直呼足够科幻。当然DDG1000在内在上的各种不堪毕竟是后来的事情;而当首舰刚刚亮相的时候,还是单纯靠外观在全球圈了一大波的粉丝。而截止目前,全球2大国中量产的所有水面驱护舰,

还没有哪种的外在形象的科幻度超越DDG1000。那么长耳朵家的3.6万吨级电磁战列舰,是否就是类似DDG1000再放大后,然后在甲板上添加几个多炮管的电磁炮炮塔就完事了呢?实际绝不是这么简单。未来的这种超级巨舰,外观设计简洁明了是肯定的。但是现代化的综合观感绝对会全面碾压朱姆沃尔特级。而有一项能力恐怕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现役舰艇都不具备的。这就是这种接近4万吨级的核动力巨舰。其实有至少3种运行模式。第一自然是像所有的吃水型水面舰艇一样,全程都漂浮在水面上,具备水线也具备干舷部分。但是电磁战列舰却是罕见的超低干舷的舰艇,也就是其平时露出水面的部分,远远小于隐蔽在水下的部分。而且干舷是全隐身倾斜设计。这一点,倒是与DDG1000有共同之处。

第二种状态,则是主体舰身进一步隐蔽在水下。此时只露出部分指挥舰桥。就像潜望镜一样继续获取水面的各种感知信息,并且有卫通天线保持高速数据链。此时的3.6万级巨舰已经是一艘大型半潜船。第三种状态,则是过去几乎没有出现过的。这就是全舰都完全下潜到水下,进行隐蔽突击。而最大下潜深度可以接近100米;此时已经与核潜艇没有太大差距。区别只是不能像核潜艇那样继续深潜。那么为何要半潜甚至是全部都隐蔽在水下呢?这就在于全电战列舰并不需要像航母一样释放舰载机;其携带的主要武器是射程上千公里的电磁炮,以及射程在6000公里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如果能够半潜或全部隐蔽在水下行动,则对陆对海甚至对太空打击的突然性就大大提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永远是,

 

战争获胜的第一法则。还有一个原因,一旦全部隐蔽在水下,则对手的所有常规反舰导弹。甚至是对手未来可能掌握的ASBM反舰系统会全部失效。单单这个好处本身就足够值得完全下潜。而作为核动力全电舰艇,本身就不需消耗氧气。而且全舰高度封闭,所有的武器通道也可以临时密封。这就为在百米之内的下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所有需要消耗外界氧气的燃机舰艇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全部下潜之后,是否担心对手潜艇的攻击。核动力全电战列舰全部下潜,主要是应对太空侦察与普通的水面侦察就已经足够。完全在水下运行时,并不需要像潜艇一样保持静音潜航。因此可以随时开动主动大功率声呐精确搜索半径数百公里内的任何水下敌对目标,完全掌握水下运行与作战的主导权。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对手的核潜艇是根本不敢以静音状态缓慢靠近全电战列舰的。一旦接近就会被提前搜索到而导致得不偿失。况且3.6万吨的舰体全潜之后水下排水量会超过4万吨,属于绝对的皮糙肉厚,一般的533毫米鱼雷根本奈何不得。而且大舰队远航,本身也有自家的核潜艇编队伴随护航。因此可完全下潜的全电战列舰必将开创海战的全新时代!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瀚海狼山:3.6万吨的电磁战列舰,将首次实现完全下潜?|2023-01-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