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瀚海狼山:第一种可以密集潜射YJ21导弹的潜艇已下水?|2023-02-05

又有一艘全新的攻击型核潜艇,出现在超级深坞的下水浮力平台上。这已经是同类艇被天基侦察系统在半年之后第二次拍摄到。毕竟第一次的第一艘被拍到时,还是相对炎热的季节。而目前从现场可见周边的自然海水已经明显结冰。由于拍摄地点在北纬40度附近的内海,因此冬季沿岸海冰情况比较明显。这也暗示这是相隔大约半年的2次不同的下水场景;下水的核潜艇应该是大致同一个批次的前2艘。这个下水深坞的深度堪称全球第一;而且内侧还有一个中间过渡的“二层阶梯”。也就是超级深坞的延伸段是一个半深坞。再往半深坞之外的延伸,则是长达接近1公里重型轨道。直通数年前建成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核潜艇总装厂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型潜艇的先进下水体系。

也就是不论是1万吨上下的全新的攻击型核潜艇,还是未来超过2万吨级的超级战略核潜艇,总装合拢完成之后,都可以先通过厂房内部的横向移动,转移到最外侧的下水重轨上;然后在托盘与轮轨的作用下,以水平状态往前,纵向推进大约1公里。此时下水半深坞内有2到3个辅助下水的大型浮箱,也可以叫做浮力平台。在半深坞不注水时,这些浮箱的底部直接硬性接触半深坞的底板,而且可以纵向对准1公里的重轨轨道,两者实现刚性连接。下水浮箱之上也同样有轨道。于是被推行了一公里多的新建成的核潜艇,就可以在毫无震动下被整体推动到带轨道的大型浮箱之上。此后整个深坞内部,以及与之直接连接的半深坞一起注水,那么整个大型浮箱与临时位于上面的新下水核潜艇就一起漂浮起来。

 

此时把这个漂浮体一起拉动到深坞之上,再往大型浮箱内部注水下沉,这样新核潜艇就在深坞内十分稳定的漂浮起来。之后打开深坞的坞门,新核潜艇就完成了下水出坞的全部过程。这个套系统其实与南方某皮革船厂的4号生产区的下水系统大同小异。都是世界级的造舰辅助设施。下水全程无论对水面战舰还是对核潜艇都不会产生任何冲击。对于确保建造质量与维持舰船更长的全寿命周期最为有利。毕竟无论是倾斜式下水还是侧抛式下水,对新船结构的冲击都不亚于直接在附近爆炸一发重型鱼雷。超级大国近些年很多新造舰船性能越来越差,甚至下水之后才发现轴系都偏了,与其大部分“乡镇级造舰厂”已经完全落后的下水方式是脱不了干系的。话题再说回来,仅仅半年就连续下水2艘,

再次暗示了新建厂区的产能巨大。如果单纯生产1万吨级上下的攻击型核潜艇,那么可以同步合拢10到12艘;即使生产2万吨级的战略艇,也可以同步合拢最少6艘。半年之内下连续下水2艘,过去预测的10年内生产30到35艘真的问题不大。何况新厂区投产后,旧厂区的产能同样保留。今后必然是大黑鱼产量的最大爆发期。具体来看新下水的第2艘,与当初第一艘肉眼可见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了先进的泵推推进器,至于吨位则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因为潜艇本身虽在图片中看上去不大,关键是要与谁对比。因为一个简单的下水浮箱,就有7万吨级以上的浮力。相对之下,1万吨级的新潜艇在上面也不过是“小鱼一条”。而刚刚下水的2号艇与半年前的1号艇的最大区别,除了下水季节的不同。

 

还可以特别注意到2号艇背部似乎有临时的覆盖物。也就是其背部很可能具备3X8级别的垂发装置,因为还没有装填相应的导弹,因此临时盖住。这些导弹垂发井被认为是标准的850毫米口径,与目前水面主力的垂发系统规格一致,除了可以装填普通的反舰导弹、对陆攻击的远程巡航导弹,以及超远程反潜鱼雷之外,最主要的是可以装填潜射版的YJ21超级导弹,在全球首次把ASBM系统装配到水下潜射。而且还不限制发射深度。在至少150米的水下,在得到足够的坐标信号之后,就可以对1X00公里之外的敌对航母展开密集突击。相对于陆基与水面发射的ASBM,因毫无预警而难以防御。早在27年前,超级大国就因为“偶然遗留在酒店的某潜射导弹的发射照片”,立即命令自家的航母战斗群紧急后撤,

 

300海里。其实当初的YJ803A的最大潜射打击距离只有40海里。在射程过千的潜射YJ21大规模装备之后,超级大国海军需要再后撤多少海里?自己掂量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瀚海狼山:第一种可以密集潜射YJ21导弹的潜艇已下水?|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