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戎评:新战场开打!美国率先出招,中国早有布局|2023-02-12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以550系列和Moss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手推动月球危机的Moss,让人们对AI满怀憧憬的同时又产生出浓烈的不安情绪,不论是对AI是否会发展出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脱离人类的掌控,抑或是其可能对某些工作存在的替代性,都显示出AI在人类至少在社会普罗大众心中双刃剑的形象。

但不管我们有没有做好迎接AI纪元的准备,狼,似乎真的来了!

由微软投资公司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自去年11月上线来便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风靡全球:发布不到一星期,ChatGPT用户突破百万,而就在前两天,ChatGPT的用户增至1亿人,由此成为历史上新增用户数量破亿最快的软件产品。

这个速度究竟有多夸张呢?

Twitter用户数量破亿耗时60个月,Instagram破亿耗时30个月,即便是一度拳打脸书,脚踢推特的TikTok也足足用了九个月才跨过1亿的注册门槛,所以说ChatGPT创造互联网产品界的奇迹一点不为过。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甚至表示,这项技术诞生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不管比尔·盖茨的话是不是有王婆卖瓜的嫌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场波及产业界、科技界乃至有关大国博弈的AI军备竞赛的飓风,正在ChatGPT这只蝴蝶的翅膀下,悄然成型…

ChatGPT究竟是什么?

刘慈欣的著名短篇小说诗云描写了这样一则故事,有能力瞬间毁灭一颗恒星的神级外星文明,却在被他们视为蝼蚁的地球生物面前遭遇到挑战,因为他们发现人类拥有的诗词造诣,远在技术的控制范围之外。于是,不甘认输的神级文明以穷举法的方式,将地球上所有的文字一一排列组合,并耗尽太阳系的所有能量把规模惊人的数据存储起来,形成一片犹如银河的星云。

在这片浩瀚的星云中,不乏有比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还要惊艳的诗词歌赋,只是它不是用艺术天赋或智慧作的,而是靠强大的算力。文章辞藻虽华丽绝美,却少了意境和灵魂。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与书中神文明的性质是一样的。

按照开发商OpenAI的说法,ChatGPT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它能够像真人那般跟用户聊天与互动。而为了做到这一点,OpenAI采取了一种逻辑上很简单但在技术上却十分复杂的手段:他们把当前所有在互联网流通的资料的都囊入到ChatGPT的数据中并当做训练素材,接着通过参数高达几百亿个的大型语言模型进行超级运算,也就是把用户的问题与数据库中的答案一一对比,然后再用生成式技术生成最契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与传统的机器人相比,ChatGPT回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像机器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的聊天机器人只会根据程序设定好的关联词,回答固定的内容,当遇见没有关联词的问题或者提问超出设定好的回答时,机器人要么罢工要么就只会重复固定的内容。

而ChatGPT的回答五花八门,你聊什么它都能接得上,甚至刚在网上流传的梗或者段子,它也可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贴切地使用!

图片

但ChatGPT究竟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科技界和社会学界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科学界判定一台机器是否为具备智慧的AI,依靠的是图灵测试法则: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说白了,当机器人能够像真人那样聊天,并使你对屏幕另一端回答者的身份和聊天内容的真假难以分辨时,即可视为拥有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

从图灵测试法则来说,ChatGPT称得上真正的人工智能,因为在摒除上帝视角的情况下,用户能感知出它机器人的身份。不过,在社会学界看来它只是比传统机器人更加“聪明”的机器人而已。

哲学派认为,人类的智慧精髓在于:它既能对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对未有的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ChatGPT的智能依托的是它那囊入整个互联网资料的数据库,但当用户提出互联网没有或超出当前认知的问题时,它的回答就显得那么智能了。同理,ChatGPT也无法在现有的知识上创造出新的知识。

这就像神级文明与伊依教授的对赌一样,前者纵然能运用强大的技术和算力把地球的文字排完算尽,但后者有一点能轻松打赢他:人类能在不同的环境和经历下不断创造新的词汇并写出更经验、更有灵魂的诗句,而神文明永远只能跟在后面拾人牙慧。

当然,科技界和哲学界再怎么吵,ChatGPT对现有行业的颠覆性效应,已然令产业界感受到了浩荡的变革感。以搜索引擎为例,传统的搜素技术是按关键词的关联程度展示条目,其中掺杂了很多没有用或虚假的信息,而ChatGPT可以用户的表述与咨询提供更精准且过滤后的信息。

总而言之,至少表面上更智能的网络时代,即将到来!

AI会替代人吗?

ChatGPT把AI带火后,人们对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成为主要劳动力的担心又多起来了。

戎评的立场一向清晰且明确:不会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大家都听说过吧,从2010年起,富士康就启动智能机器人生产计划,以替代规模庞大的单一且重复性的生产岗位员工,预计在2012年底完成30万台机器人部署,2014年完成100万台机器人部署,到2020年自动化机器人覆盖率达70%,员工数量在2012年基础上减半。

但现实却是,2012年,富士康员工数量为120万人,机器人部署量为14000台,不及预期的二十分之一;2014年,受机器人替代计划受阻的影响,富士康重启大规模招工计划,到2023年,富士康全球雇员超过130万人。换言之,十年过去了,富士康不仅没有实现生产自动化的野望,反而还逆势增加了十万的雇员,堪称生产去劳动力化进程中的一大惨败。

科研人员在后来的复盘中发现,机器人替代化方案的失败,不是单一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这里面存在许多因素。比如机器人只能在恒定的环境和生产流程中进行自动化生产工作,如果出现类似于用户更换产品或者一岗涉及到复杂工种的情况就不行了。

2022年,富士康宣布扩大对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究其原因无非是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低,更有利于该公司通过扩张劳工团队来扩大在代工市场的份额。这也意味着,即使是在AI技术远高于十年前的今天,机器人对劳动市场主体的替代性也微乎其微。

图片          
谁都知道科技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双手,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已经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在解放双手和淘汰某些旧生产岗位同时,会衍生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淘汰了依赖马车的长途运输,却衍生出以火车为核心的铁路运输和以蒸汽机轮船为核心的航路运输,两者的生产及后期运营涉及到钢铁锻造、工程建设等数百个大门类,新增就业岗位高达数千种,就业的人员反而多了几十倍。通讯行业更离谱,以前通讯业的主要岗位是什么?邮递员!每个城市设几个站点送送信和报纸,再牵强一点,运送信件的车、路、人也算相关就业岗位。

现在的通讯业是什么?以手机为核心的电子制造业,其中光半导体的生产就有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下面又有数百个门类不同的工种。再看整个手机的供应链,数千种零部件,这每一种零部件的背后都是数以万计的工人在支撑!

工业进步的第一大规律:每一次产业叠新,必定会在新技术的赋能下使商品零部件变得更多,供应链变得更杂,而更杂的供应链需要更多的工人来维持运转!

所以,AI必然取代一些岗位,但必然衍生出一大批更多的新岗位。

大国竞争新战场

任何产业与科技的新变量,都会在蝴蝶效应下,汇聚成决定大国战略力量配比的飓风,AI也不例外。事实上,早在2016年3月阿尔法狗击败韩国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后,中国就已有布局,起步跟美国不相上下。

2017年7月,国务院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在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并给出相应时间表:

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同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一万亿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人民币

瞅这架势,不单单是要把人工智能当做核心科技战场跟美国竞争,还要当做支柱性产业跟美国竞争。

图片
两年后的2019年2月,特朗普发布紧急行政命令,以维护美国在AI领域的统治力

那眼下中美AI竞争的局面怎么样呢?

不相上下!         
         
美国在技术和投资层面占优:2020年,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的高质量论文数量是中国的2倍,在排名前十五的研究机构中,是中国的3倍;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是中国7.7倍,投入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研究的公司是中国的5.4倍;美国的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数量是中国的6倍;美国设计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是中国的2.1倍。

中国在应用和市场层面占优:2020年,中国用于支撑人工智能的超级计算机数量是美国的1.54倍,大数据与云计算是应用是美国的7倍,网民数量是美国的4倍,移动支付是美国的7倍,AI覆盖的就业门类是美国的13倍,工业互联网进度是美国的2.3倍,预计2030年产业规模是美国的2.23倍。

图片
2020年中美人工智能高质量论文数据图

竞争搞到这种局面不能说是焦灼了,而是白热化的你追我赶,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关乎国族未来的战役,不能输,也输不起。

正面大破敌军,在当下,利在千秋!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戎评:新战场开打!美国率先出招,中国早有布局|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