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已快满一周年了。
战前,许多人看好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俄罗斯,认为俄军定能轻松荡平乌克兰全境,事实却让观察家们大跌眼镜。
开战不久,俄军就从头天的气势如虹,逐渐陷入艰苦拉锯,各种纸面数据极为耀眼的俄式武器,也在战争中表现得不尽人意,如黑海舰队旗舰——号称美国航母杀手的光荣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就被性能并不先进的“海王星”亚音速反舰导弹击沉(虽然俄官方坚称烟头引发弹药库殉爆所致)。
更要命的是,作为人口过亿的俄罗斯,仅对乌作战,就出现了兵力匮乏的情况,不得不临时动员普通民众上战场,部分民众为逃避兵役,居然自驾到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借机大肆炒作、造谣生事,期待不仅在军事战线,也能在心理战线上将对手击垮。
的确,俄罗斯对付的不仅仅是乌克兰,还有以美国为首的一众西方国家在背后使坏,比如协助乌克兰掌握情报信息,提供“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星光”肩扛式防空导弹、“海马斯”火箭炮等装备,可俄罗斯不是一向以横扫欧亚的大陆军见长吗?不是始终自诩俄制火箭炮领先世界吗?
目前西方只给乌军提供了部分陆战装备,连F15、F16等即将过气的四代机都未投入战场,何况还有更先进的五代机F22、F35,在这种略施小力的情况下,俄军都已打得相当拉胯,一旦西方决定全面介入,恐怕只能依靠核盾牌来保存国体了。
有句话说得好:“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俄罗斯在国人观念中向来是“战斗民族”,虽然经济长期不振,但在军事上,却有跟全球唯一超级大国掰手腕的能力,特别是普京总统上台以来的铁腕作风和硬汉形象,更是获得了大批中国粉丝赞誉。哪怕一些相对保守者,也常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印证俄罗斯军力犹存。
可当下一场真枪实弹的俄乌战争,却毫不留情地剥掉了“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画皮,原因何在?
一言蔽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际地位的高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未能集中精力发展以高科技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经济,习惯于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出口来获取生活红利,已彻底沦落为一个“去工业化”国家,有人将其形容为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虽略显夸张,却也入木三分。
根据我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智研咨询”整理的俄联邦海关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中,2020年燃料和能源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额的49.7%,2021年升至54.3%,这还没有包括矿石、谷物、木材等初级原料产品;另一方面,2020年俄罗斯机械和设备进口金额占进口总额的47.6%,2021年达49.2%。
这种畸形外贸结构,与广大第三世界资源出口国无异,与俄罗斯自我定义的国际地位和世界人民对其传统形象认知极不匹配。更悲惨的是,在引领未来的5G、超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清洁能源等新兴战略领域,俄罗斯似乎都不沾边,确切说来,已经连中美的背影都望不到了。
时代就是这么残酷,选择将你抛弃时,连声招呼都不会打,当年雄霸东方的满清帝国,也曾是一众亚洲国家长期崇拜的庞然大物,但在近代工业武装起来的英伦三岛面前,就被疾风暴雨般打垮了,这跟今日俄罗斯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组织化的重要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国家工业化和社会组织力,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工业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远非农业社会可比,良好的社会组织体系又能有力推进国家工业化。
有人喜欢搬出1840年清朝的GDP总量,以此证明大英帝国赢得侥幸,但GDP更应看质量,清朝是典型的农业社会,GDP由谷子组成,当时的英国却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GDP就是一堆坚船利炮。
工业社会除物质生产力几何级提升之外,国民组织分工效能亦几何级提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无论国家软硬实力,相对农业社会都是降维打击。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同样是印度兵,为何1962年遭遇解放军时一触即溃,而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却能趾高气扬地入侵中国,因为19世纪的印度已被全盘纳入英国殖民体系,有英国主子的近代化物质力量和组织纪律加持,而同期清军,依然是一支落后松散的古代军队。
纵览当今国际列强格局,跟19世纪亦无太大变动,几个最发达的国家被统称为“西方七大工业国”,要么是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先河的英法,要么是新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日德,而人均GDP更高的卢森堡、爱尔兰、瑞士却榜上无名。
相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这七国综合实力强大,政局保持稳定,国民幸福指数较高,社会凝聚力较强。我中华民族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清醒认识自身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客观差距,克服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扎扎实实走好工业化之路。
二、保卫新时期国家安全需要雄厚的工业力量
远的不说,作为八零后一代人,我对“1996年台海危机”记忆尤新,因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访美,导致台海两岸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