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妥协,指核领域。
据路透社报道,3月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35国理事会季度会议召开前夕,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问伊朗首都德黑兰,与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高层领导会面。伊方表示愿意再次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包括派遣人员、安装监控设备等多项监管要求。
——这个消息意味着伊朗现阶段(注意这个词)愿意在核领域妥协,这对伊朗、中东、甚至整个地球村来说,都是一个大事情。尤其是强硬派的莱西刚刚访问东方不久,就尝试和西方妥协,还是让吃瓜群众比较惊讶的。
关于伊朗核协议,非常复杂。
根据2015年奥巴马和伊朗签订的核协议,伊朗的铀库存应限制在300千克,丰度限制在3.67%,这个水平足以为核电站提供燃料。到了2018年特朗普上台,推翻奥巴马的所有政策,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伊朗立即作出回应,重新开始铀浓缩活动。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23年1月发布的信息,伊朗圣城库姆附近一处地下核设施提取的样本中发现了丰度为83.7%的铀颗粒,接近制造核弹所需的90%丰度水平。这与伊朗宣布的丰度水平60%不一致。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说法,伊朗离核武非常接近了。
对伊朗来说,核武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伊朗拥核,战略上会更加安全。乌克兰如果当初没有弃核,大概率不会遭到俄罗斯的军事打击。
既然如此,伊朗为啥现阶段还要在核问题上妥协呢?答案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析。
层面1、美伊的现实威胁
过去几十年,美国和以色列都是伊朗的现实威胁。
这种威胁在美国进攻阿富汗时达到最高,在美军撤离阿富汗时有所降低。但是在伊朗的核设施层面,美国和以色列的威胁仍然存在。尤其是以色列,当初不声不响炸毁萨达姆核基地的行动可谓石破惊天。
格罗西4日在德黑兰和伊朗高层会晤之后,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表示:“对核设施的任何军事攻击都是非法的,不符合我们所有人都遵守的规范机制。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核设施,包括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的欧洲最大的核设施。”
这个表态明显就是警告以色列,在伊朗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之后,不要再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但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这种警告视而不见,戏谑称“拉斐尔·格罗西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他说了一句毫无价值的话,”
内塔尼亚胡公然挑明说,“非法是指违反了什么法律?公开呼吁消灭我们的伊朗,是否被允许保护其将要屠杀我们的毁灭性武器?”
了解地球村格局的吃瓜群众都明白,内塔尼亚胡绝对不是打嘴炮。捋一捋21世纪伊朗核科学家遇袭的案例:
2020年,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遇刺,曾经轰动一时。实际上那并不是伊朗核科学家第一次遭遇袭杀。
2012年1月11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发生爆炸,2名核科学家死亡。
2011年11月,伊朗某一导弹基地发生大爆炸,17名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人员当场殒命。
2010年11月29日,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2名核物理学家遇袭身亡。
2010年1月12日,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遇袭身亡。
2009年6月,核专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在沙特失踪。
2007年1月,伊朗著名核物理学家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死于毒气。
那些伊朗核科学家遇刺的案例中,基本都有以色列的身影。除了2007年死去的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之外,其余全部死于内塔尼亚胡执政期间。要说这是巧合,鬼都不信。
内塔尼亚胡对伊朗的强硬凶狠,几乎已经用尽了直接发动战争之外的所有手段。对伊朗来说,越是接近突破核武层面,面临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威胁其实越大。这个时候,伊朗表示愿意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缓解威胁的手段。
层面2、内部矛盾严重
话说回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后,就意味着不可能再出动地面部队进攻伊朗。那么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威胁,充其量也就是在皮肉与筋骨层面,并不会真的致命。
现阶段伊朗的主要问题还是内部。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去年底,伊朗少数民族女性阿米尼因头巾问题丧命而引发的抗议,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伊朗内部为啥会有那么多问题?
伊朗的经济规模有限,人均GDP不足中国的一半:
经济规模小,意味着整体蛋糕小,所以就比较穷。更为关键的是,伊朗经济蛋糕小,但分配也很有问题。比方说伊朗军队经商,尤其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经商,这并不是好现象。
伊朗军方有两条线,国防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
伊斯兰革命卫队忠于最高领袖,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管理着很多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公司、通信公司、建筑公司、制药公司、采矿公司等等。从金融石油到建筑农业,但凡能赚钱的领域,都有革命卫队的身影。
比如说伊斯兰革命之后,革命卫队的工程兵部队成立了“戈尔博集团”,开始涉足伊朗国内和国外的建筑工程业务,承接了大笔的工程。
依托革命卫队的特殊地位,他们的渗透能力特别强。比如说石油行业,2005年之前,革命卫队没法涉足;但后来石油部长都换成了革命卫队的人,革命卫队便可以大规模涉足石油行业。由于革命卫队的商业帝国实在是庞大,以至于当年支持率很高的内贾德总统都看不下去了;反腐败反到了军方,碰了一鼻子灰。
大家想想,原本伊朗经济就薄弱,军方还分走了这么大的蛋糕,剩下的就更少了。再加上伊朗教士集团和政府官吏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留给伊朗老百姓的还有多少汤?所以伊朗人经常上街搞游行,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初鲁哈尼等温和派在台上,还可以画经济大饼,勉强能左右糊弄。现在的莱西总统是众所周知的强硬派,很多人不看好其搞经济的能力,所以更热衷于搞示威游行。
莱西现在肯定要证明自己搞经济的能力与决心,现阶段适当通过核妥协缓和国际压力,试图能在经济上有所成绩,就是要证明强硬派也能搞经济,也能带领伊朗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果莱西总统能在保持强硬姿态的情况下把经济搞上去,那就厉害了,不仅能稳固伊朗现在的局面,甚至还可以增加接班哈梅内伊最高领袖位置的概率。
核,是伊朗展示妥协意愿的重量级筹码。温和派(比如鲁哈尼)没有资格动这个筹码,但深得哈梅内伊支持的莱西,可以拿这个筹码与西方虚与委蛇一番。
层面3、精英仍然向往西方
现在伊朗确实有很多难题,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其实按照伊朗的地缘和拥有的石油资源,很容易富裕起来。毕竟在巴列维时代,伊朗也富裕过。那时候伊朗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很大,现在的问题是共同贫穷。
现阶段伊朗贫穷的主要原因,就是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和制裁。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宣布“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便陷入了孤立。再加上美国的封锁,导致伊朗错过了苏联解体后的全球化时代。伊斯兰革命胜利几十年了,伊朗基本上还是没有变化。
伊朗现在其实已经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它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东方,另一种选择是西方。现在西方封锁它,理论上可以选择东方。而东方的中国也给予了伊朗巨大的支持,两国签订了战略协议;前不久莱西访华,效果也还不错。
但伊朗的现实和俄罗斯一样,就是精英阶层仍然比较向往西方。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这种对西方的向往,就会逐渐演变成对当局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会推动莱西政府尝试着和西方妥协。
现阶段西方对伊朗最大的关注就是核武器。对中东、甚至整个地球村来说,如果伊朗拥核,势必造成核竞赛;波斯湾南岸的沙特等国也会寻求拥核,从而造成新一轮的核扩散。这必然会造成西方的恐慌。
伊朗想要尝试和西方缓和关系,那么至少在表面上要做出核妥协的动作。伊朗会放弃追逐核武的脚步么?当然不会,但想突破核壁障也很难。
所以伊朗的核妥协,大概率是权宜之计。它和西方的谈判将会非常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