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七八年来,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一直呼吁尽快推出一种J20的单发版本,主要理由是:外在的对手F35系列全部是单发版,因此最高年下线数量达到过140架;即使最近2年生产减速,那么平均年下线数量仍然在90架以上。这就导致F35系列的总下线量已经接近1000架,而超级大国自身装备的装备量已经有669架。更主要的是全球的F35与F22A都有往西太强烈聚集的趋势,最终会有6成甚至7成的聚集率都不要感到奇怪。而作为应对手段的J20是双发重型隐身机,现在不论机体本身还是配套的发动机的生产线即使马力全开,也只能达到70架上下的年产量;而70架J20需要的配套发动机数量已经相当于140架的F35需要的发动机总数。虽然J20的综合战力,明显在F35之上,但是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
也应该对可能部署到当面的F35系列至少形成1比1的数量均衡。但是用双发重型机去与单发机长期比拼装备总量,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一点,就是从进入三代机时代以来,单发战机的出口规模从来是双发机的好几倍。比如F16在全球销售了接近2500架,而F15的出口量基本只有F16的零头。但是F16的售价与性价比都相当可观,导致超级大国的航空工业赚了大QIAN。而且一直想用同样是单发的F35重现F16外销的辉煌。单发机对后勤的维护要求相对更低;单位时间内的飞行成本也近乎低一半。因此可以以同样的资源装备更大的机群来提高战斗力。即使一些富裕的中等强国,单发战机的装备比例也普遍超过双发机。因此要想在高端战机的对外出口上彻底打开局面,降低成本,最终进入良性循环。
单发高端战机甚至单发隐身机出口成功的概率远远超过任何双发机。而当今全球除了F35之外,还没有任何1种,对其有强大竞争力的隐身单发机出现。这个战略空白期非常珍贵,如果错过了将很难再补回来;毕竟隐身机的全球市场容量是有限的。现在有说法是:某战机的主力研发厂所已经有这方面的计划,不再单纯是外界的呼吁。研发单发J20的过程比纯粹从头开始研发任何隐身战机容易的多。雷达航电都是现成的;单发机体只需要横向等比例瘦身,基本的气动外形都不用变化太大;重新吹风洞与编写飞控软件的过程也可以大大省略。单发J20因为纵向内部空间足够,仍然可以具备双侧弹舱。仅仅这一点就超过了99%的中型双发隐身机。而主弹舱只需把过去携带6发空空导弹的空间缩减为4发即可。
这样单发J20就有原版近8成的战斗力。过去长达10多年一直没有开始单发J20的计划,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存在单发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现在在WS15已经装机甚至18吨级推力的超级新发成功之后,单发推力指标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单发J20也不会影响未来J31的出口竞争力。毕竟有两种隐身机可供客户选择,肯定要比只有一种选择强。甚至东家装备单发J20;西家装备双发J31,在激烈的空战斗争中共同发展、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