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瑞士信贷暴雷,被收购之后,欧洲银行界仍然是风声鹤唳。上星期,德意志银行股价大跌,激起市场的恐慌。欧洲银行界弥漫一股不安的气氛。
3月10日,当美国硅谷银行被关闭之后,我们提出了两个推论。第一个是,美国官方一定会出手相助,挽救这些暴雷的银行,借以稳定金融市场,阻止银行业的暴雷往外扩散,形成系统性风险。
第二个推论是,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业有密切的联系,美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几乎是一衣带水,当某个国家的大银行出现问题,尤其是美国的银行,其他国家的银行也可能会受到冲击。
这个说法在几天之后,瑞士著名投行,也是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瑞士信贷,也跟着爆出问题。瑞士政府立即向瑞士信贷提供援助,由瑞士央行向瑞士信贷提供最高5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只不过,几天之后,瑞士信贷还是不支倒地。最后只好安排瑞士第一大银行,收购瑞士信贷。
无独有偶,瑞士隔壁的德国,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金融业,也出现问题。其德意志银行受到流动性的影响,股价在三月的时候持续下跌。最高跌幅曾经达到25%,这是在瑞士信贷被收购后的一个星期之后。美国与欧洲这股金融业风暴,从美国传导到瑞士,再到欧元区的德国,可以说是一波接着一波。
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是欧洲第一大投资银行,号称是全欧洲最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也全球第一大外汇交易商,如果德意志银行倒下,这会是德国的灾难,也会是欧元区的灾难,整个欧洲都会受到波及,产生连锁反应。这就是大到不能倒。
德意志银行的总资产大约是1.45万亿美元,以总资产来排名,德意志银行在全球排名第19位。德意志银行去年获利同前一年相比,倍增到57亿欧元,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照道理,德意志银行总资产庞大,获利又高,怎么会轻易出现暴雷呢?
可别说,今年初当德意志银行对外宣布2022年第四季度报告的时候,由于盈利大增,单季获利暴增到将近20亿美元。股票市场因此给予高度赞扬,称赞德意志银行历经3年半的重整与改革之后,脱胎换骨了。
德意志银行执行长索因(Christian Sewing)于2月2日表示:「我们将事业重心导回核心强项后,大幅提高获利并改善资产负债表,也提高了成本效益。我们于2022年缔造了15年来最高的获利,展现改革成果。」
吹吧!尽管市场赞美,德意志银行也因而自吹自擂。结果呢?一个月后股价一路下跌,面临极大的风险。
德意志银行出问题,主要是该银行的信用违约掉期,或信用违约互换(CDS,credit default swap)飙升的结果。
可以把信用违约掉期看成是一种资产违约保险,债权人通过这种保险买一个平安,合约价格就是保费。一旦CDS飙升,就表示该资产的违约风险飙升。一旦飙升了,整个市场情绪波动,冲击了衍生型金融产品市场,也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各种赎回动作也于焉而生。
说到这里大家不陌生,还是因为德意志银行所持有的风险资产过高。这又是衍生型金融产品,又是CDS。CDS这个名词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广为流传,许多人都听过。
整理一下,这又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场景,从那时候到现在,西方世界的金融系统还是没有改变,金融界还是在玩衍生型金融产品,都在搞信用扩张,都在进行杠杆操作。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银行,或是金融产业,因为美联储在玩,各个西方国家的央行也在玩,美联储释放了天量的流动性,西方国家的央行也在大放水。既然都在放水,这些银行业当然也要大量使用杠杆,不玩白不玩。反正出了事,把问题丢给各国央行,谁叫大家都说:大到不能倒呢?
讽刺的是,3月初硅谷银行才刚刚获得“年度最佳商业银行”奖。结果,硅谷银行随即暴雷、破产。
德意志银行不也是人人夸赞之后出问题吗?西方金融业还能够取信于人吗?
不过,我们还是维持在第一个推论,相信德国政府一定会想尽办法维护德意志银行,不会让德意志银行倒下。因为德意志银行倒下的风险太大了。短时期之内,德意志银行可能会过关,维持一段时期。
我们看看瑞士政府的操作,瑞士政府打算向瑞士信贷提供500亿瑞士法郎之后,还是撑不住,因而让瑞士第一大银行瑞士银行出面,收购瑞士信贷。然而条件是,把172亿美元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全部减记为零。
瑞士政府还有更绝的一招,瑞士政府生怕被人批评,于是,就想要通过立法的手段,让债券归零合法化。请问瑞士政府,这是什么操作?
不合法就是不合法,违约就是违约,没信用就是没信用,不会因为政府立法之后就合法了,就不违约了,就可以拿回信用了。
这就是现阶段美欧州府的操作,只要依靠立法,就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一切都合法了。但是天理昭昭,怎么可能会让这样的“违法”立法,就此没事呢?
这样的作为肯定要付出代价的。瑞士100多年的中立国信用,已经因为参与美欧制裁俄罗斯,冻结俄罗斯的国家资产,以及俄罗斯个人的资产崩溃了。瑞士的银行信用,也因此崩解。再也无法挽回。
其实百年来,瑞士的银行一直是天之骄子,是全球富人认为安全的地方。结果却是百年信誉毁于一夕,报应来得好快!
然而,瑞士没有学到教训,竟然在收购瑞士信贷的时候,把投资人的AT1债券全部一笔勾销,不还了。这厉害了。瑞士一再挥霍信用,今后不管如何努力,再也无法回复之前的荣景。我们从这几个星期,全球许多资金涌入香港和新加坡,就可以理解这一波的资金出走潮。
我们相信,只要中国政法和香港措施得当,还会在往后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入。
同理,德国政府也会想办法挽救德意志银行,毕竟现在只是股价下跌而已。只不过,德国政府少了一个可供操作的媒介。瑞士政府还可以让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把瑞士信贷的资产,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吸收过来。但德意志银行本身就是德国最大的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够让德国央行直接出手,向德意志银行注入资金,别无它法。
然而,也只能够让德意志银行缓一口气,因为德意志银行的未来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德国面临高通货膨胀。过去俄罗斯的便宜能源,已经一去不复返,除非德国与俄罗斯和解,撤销对俄罗斯的制裁。否则德国只能够使用高于竞争对手国的能源价格。
第二,德国面临产业出走的困境。许多产业出走了,德国银行缺乏对企业的借贷,银行减少了营收和利润。
当然,德国银行界也可以继续衍生型金融产品,继续玩杠杆操作。那也行,就早一点走向灭亡。
第三,由于金融资产动荡,德意志银行仍然会持续面临资产价格下跌的问题。这老问题仍然存在,会持续困扰德意志银行。
最后是美欧金融产业的联动性问题,这是美欧金融产业的系统性风险。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是全球金融帝国,具有最为庞大的金融体系,
美元又是世界流通货币,在金融银行上,全球都跟着美国走。
第二个主要原因,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几乎都是以美国马首是瞻,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政策,可以说是对美国亦步亦趋。美国金融业搞投资银行,搞衍生型金融产品,美其名为金融创新,其余西方国家也会跟着。瑞士信贷不就一直以美国的高盛为榜样吗?
最后,就是这些国家跟着美国一起搞杠杆投资,参与各类型的衍生型金融产品。一起繁荣,一起赚钱,也一起坠落。
再举个例子,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时候,美国采取零利率的政策,大搞量化宽松,甚至于是无限制地变化宽松。此时,欧洲与日本也是跟着美国,推行低利率,甚至于是负利率。跟着美国大放水,大搞量化宽松。
既然这些欧洲国家的金融业跟着美国一起行动,当美国的金融政策出现变化的时候,也不得不跟随。
例如,当美联储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的时候,西方国家除了日本之外,也不得不跟着加息。
如果不跟着加息,这些国家的国内资金会严重外流,同样会造成国内的流动性不足,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然而加息之后,造成债券价格下跌,楼市价格也下跌。德意志银行持有不少比例的美国商业房地产投资。一旦这些资产价格下跌,就造成许多金融业资不抵债,流动性不足。
结果就是,不跟着美联储加息的政策是找死,跟随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也是找死。我们看到这一年来,欧洲也跟着加息,结果是欧元区的资金照样出走。
3月16日,欧洲央行不就决定加息50个基点吗?即便是欧洲也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瑞士信贷于3月15日股价暴跌,但欧洲央行仍然决定加息。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欧洲央行处理不当,没有认识危机的严重性。
结论是,欧洲根本避不开美国金融政策的影响。欧洲原以为可以跟着美国一起吃香喝辣,没想到通货膨胀一来,美国都自身难保,欧洲当然也陷入危机。最后,美国使出一招俄乌战争,欧洲之前吃进肚里的全都吐了出来,陷入资金出走,产业出走的惨状。
欧洲想要避开美国金融政策的影响,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轻易跟随美联储的利率升降动作,而是以本国的需求作为第一考量,也就是金融自主。虽然,全球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尤其是,欧洲国家老是跟着美国一起,从军事、外交和金融等方面都是跟从美国,缺乏独立自主。
当然,全球也有例外的国家。俄罗斯因为被美欧严厉制裁,被踢出SWIFT之外,被限制使用美元与欧元,俄罗斯不得不自力更生,因而免除了美元收割的影响。
而中国向来是走自己的路,也因此避开了美联储的深刻影响。
苏芮的歌曲,《一样的月光》。我们所看到的欧洲金融危机是一样的资产价格下跌,一样的信用违约掉期。这是如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一样。
这时候就出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欧洲吃的亏还不够吗?从能源、经济、贸易与投资、到金融,欧洲国家跟随美国所获得的好处与坏处相抵,划得来吗?这个算盘,欧洲需要再重新打算一番。否则,处在东欧的乌克兰已经是处处烽火,当面临流动性危机,眼前的欧洲将处处是雷。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