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担心自己的盘子,谁要从自己的盘子里面抢吃的走。有的人格局大,想的是一起去开拓增量,有的人格局没有这么大,想的是吃别家的存量。有的人格局就小了,想的是去自己家别的人盘子里抢饭。
要研发一个产品出来,难度不在于研发,而在于销售。
销售要考虑的事情,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竞品。电动汽车的竞品到底是什么,很多企业搞不清楚。
因此有的企业格局比较大,想的是拓展一个全新的市场出来。有的企业格局没有那么大,想的是自己家的电车比别人家的有竞争力。有的企业内部山头林立,要做一个产品,首先想的不是卖好,而是自己家燃油车的部门对此有何想法。
改革的难处,自古就在这里。
汽车电动化是一个老命题,汽车刚刚发明的时候就有内燃机和电池的路线分歧。后来燃油车因为补充燃料方便,占了上风。有人捡起来电动车,攻关电池技术,做出了比较符合时代需要的电动汽车,重新把电车拉回了公众视线。
换句话说,燃油和电动的争端,本来不是你死我活的争端,而是汽车怎么搞的争端。本来是技术路线的矛盾,而不是出行方式的矛盾。
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
但是利益集团搞得久了,就要目中无人,以为天下只能有这一个路线的人。车企搞内燃机搞得久了,就要觉得天下就自己这条技术是好的。不仅自己不想着搞电动车,公司内部要是有人试图搞电动车,都要把人家排挤走。
但是,窝里斗容易,哪能拦得住别人的进步呢?
自己不做,拦不住别人另起炉灶。车企内部的燃油车山头团结起来了,不让自己家人搞电动车。他们怕。
他们怕的不是自己家的企业变得不好,他们怕的是车企内部真造出了电动车,配置上去了,材料用好了,结构提升了,销量上去了。然后显得自己的燃油车没用了。
于是他们千方百计,也要阻挠自己家企业造出电动车。真的不行了一定要造,那就要千方百计让产品拉跨。
无论如何,企业如何,自己这个山头不能倒。
但是消费者哪能看到这些,消费者看到的,是合资车企业做不好电动车。但是自主品牌也好,纯外资品牌也罢,都能做好电动车。
是技术不到位吗?
是人不行。
是搞燃油车的人,拦住了电动化的道路。无他,只能是连车企代人,一起滚出市场。
天下的事情大抵如此,改革从来难,改到最后,便是另起炉灶的人,把一切不以大局为重,沉迷山头利益的人,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