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刘振起:中国必胜——毛主席抗战“十大”思想之一|2023-05-27

毛主席“十大”思想,造就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战争需要武器,更需要思想。毛主席是中国抗战的精神领袖,被陈嘉庚先生颂为“中国的大救星”。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探讨抗日战争,我们看到,毛主席的“十大”思想,犹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为中华民族的抗战指明了方向,统御了抗日战争的总体进程,武装人民发挥了弥补中国武器落后的天然缺陷,造成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巨大思想优势。

一、中国必胜思想

中国必胜,是毛主席的伟大预见,也是毛主席最鲜明的抗战思想。这一思想有多重要呢?它犹如一个将亡的人,获得了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是的,这一思想,给了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念。
在新中国为国民提供了70多年和平生活的今天,人们不会再去思考80年前那样一个最为迫切且最为重大的国事问题:中国能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如果拿这个问题问时下的年轻人,他可能会觉得毫无厘头和不值得回答。可80年前,这个问题是摆在所有国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且答案几乎是否定和疑虑的。
同样,国际上更是认为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的。我们知道《西行漫记》这部书,它是美国记者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后的著作,通过他书中的表达,我们可以窥见到当时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斯诺访问毛主席,当毛主席讲到中国必将战胜日本时,斯诺写到:“但是这是多么荒谬可笑!共产党是真的认为中国可以打败日本这样强大的战争机器?”即使毛主席分析了战胜日本的理由后,斯诺仍然认为正统的军事思想家会认为这在技术上是有谬误的。
“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日本”,这种观点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潜在的惯性推断在里面:中国战胜过谁呀?谁也没有战胜过。8个国家打你,你失败;2个国家打你,你失败;1个国家打你,你还失败。更直接的是,日本打你几次,你几次都失败。时下的日本更加强大,中国是必败的。这可以说是当时具有普遍性的主流观点。所以,当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失败论、亡国论就充斥于政府和市井。以至于使得毛主席,不断地来说明中国必胜的道理,反对妥协退让,驳斥亡国论,号召坚持抗日。
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选集》四卷中,我们看到抗战期间他的若干文章中,在《毛泽东年谱》记载的抗战期间他在共产党及其武装的诸多会议上的讲话中,都在强调中国必胜的道理,强调坚定抗日胜利的信念。例如,《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等等,特别是《论持久战》,立论的基础就是驳中国失败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以他人不及的哲学思维高度,说明白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这对那个时候的中国来说,就像阴霾中的太阳、暗路上的明矩,给了中国抗战的希望和力量。
这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无人能说明白,中国的抗日难以预期,就可能导致失败的亡国论蔓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可除了毛主席,还真就无人能说明白,何以证明?我们看看大知识分子梁漱溟的话就能明白这一点。抗战期间,梁漱溟访问延安,与毛主席有过较长时间的谈话,他比较后说到:毛泽东对于抗战必胜,以至于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讲的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我信服。“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我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有若干次了,却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吸引力和说服力。”问题明摆着,国家的最高元首、抗战的最高统帅蒋介石都说不明白,那么国民政府的其他人又有谁能说明白呢?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论及,这就是梁漱溟的位态。梁漱溟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不是一般人,可谓是大知识分子。也正因为是大知识分子,他才能多次看国民政府的文件、听蒋介石的讲话,并与蒋介石多次个别交谈。他的多次、若干次,说明了蒋介石以及国民党政府没有透彻清晰的判断与抗战思路,也说明了社会的普遍焦虑、疑虑和悲观,实质上是对取得抗战胜利没信心。从上面梁漱溟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梁漱溟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才信服了抗战必胜的道理,或者说,毛主席让梁漱溟信服了抗战是能够胜利的。
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最高统帅和国家政府说不明白,高级知识分子有疑虑,那社会一般民众就可想而知了。正是这样,毛主席曾描述,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抗战以后,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但暗地里有,而且很多。有一个学生从湖南给毛主席写信,讲他宣传抗战胜利时,有文化的很有兴趣,可他的亲戚们,都说“中国打不赢,会亡”。我们可以想一想,有文化的很有兴趣,说明这是新观点,而亲戚们都认为打不赢,那就是家里人直言不讳了。看看,这是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亡国论是妥协倾向的社会基础。没有战胜的信心,势必妥协退让。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招致了大半个中国沦陷,几千万人死亡,无法计数的巨量财富被掠夺和毁灭,中华文化遭到歇斯底里的破坏,中国陷入难以言状的苦难。记得一个朋友对我设问,如果是毛主席咋样?当时我的直觉是,这个朋友不是很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但是,也确实没有专门研究记述毛主席抗日的著作,实属情理之中,可我还是为这位朋友叫好,说明他知道蒋介石妥协退让政策的恶果。我说,如果是毛主席,他根本不会给日本侵略者机会。因为,从1931年“9·18”事变,毛主席就试图通过与国民党订立抗日协定来抗日,1935年8月,他又主张组织抗日联军联合抗日,该年12月,他主持通过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1936年5月以红军名誉再次要求一致抗日,8月又给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送信,9月再次决议建立统一战线抗日,可蒋介石惧怕,对日本委曲求安,却集兵力剿共安内,这就给了日本侵略者机会,以至于助患为恶。可以设想,如果有必胜的信念,开始就决绝抵抗,日寇绝不可能猖狂至极,它的逐次增兵将会在全国抗日中被阻断,侵略亦会被战胜。
研究中国的抗战史,还有一个现象冲击你的思考,这就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高级大员、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国民党军队的部队,出现了大量投降日寇的汉奸卖国贼和伪军,而共产党、边区政府、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干部和部队,则没有一个投降的、没有一个部队化伪的。这两种现象,强烈而鲜明的对比着,很值得思考。是啊,同样是由中国人组成的军队,同样是由中国人组成的政府,那咋就这么大的区别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理解和回答肯定是多样的,但有一点也是肯定的,这就是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领袖的思想直接关联的。
我们说,对于一个政党来说,领袖的品位影响甚至决定着政党群员的品位,而政党群员的品位又决定着政党的品质。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用民间的俗语说,就叫“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所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高级大员、国民当军队的高级将领和部队的投降,与蒋介石的妥协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有大量的国民党部队还是在蒋介石的怂恿下化伪的。而共产党、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新四军的高级干部和部队没有一个投降的、没有一个化伪的,则直接决定于毛主席的中国必胜思想和坚决抵抗意志的灌输。
与日本侵略者妥协,实质上就是投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投降呢?毛主席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了它的根源,即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毛主席一言中的。古今中外的投降,概莫是失败思想导致的。战败了,打不赢了,没信心了,才会投降。有山西王之称的阎锡山,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在西安事变中开展“营蒋抗敌”签名运动,后与共产党达成合作抗日,协助红军在五台山周围建立根据地,曾向毛主席表示两军团结,坚决抵抗日寇进攻,并创办《自由中国》杂志宣传抗日,但临汾失守后,对抗日逐渐丧失信心,后来发展到与太原日军高级人员往来甚密,滑到投降边缘,经毛主席、周恩来派王世英苦劝,才抑制了他的投降活动。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毛泽东中国必胜思想的极大价值。是的,毛主席科学认识了中日战争本质规律和世界战略格局走势,高屋建瓴,提出了中国必胜思想。这一思想,首先传导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再由共产党和人民武装的各级组织传导于每个共产党员和指战员,继而再由这些共产党员和指战员传导于全国人民,这就坚定了很多人的抗战意志。知道:苦难是暂时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最终胜利是我们的。不言而喻,有了胜利的信心,也就不会投降!
因此说,毛主席中国必胜思想,对于取得中国抗战胜利的作用,是怎么说也不为过的。
还听到一种观点:中国抗战胜利是因为美国投了原子弹。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显然不对。中国抗战胜利,根本的是中国的坚持。这其中,核心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武装、中国人民的坚持。当然,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其他国家的援助,都帮助了中国抗战的胜利。我们知道,开始美英法等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是取绥靖主义的,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它们才明确支持中国,而且还是按照“先欧后亚”战略实施,至于投原子弹,那更是到了中国抗战的最后年头,这时中国的抗战,已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而且开始了局部的反攻,试想,没有中国抗战的坚持,也就轮不到美国的原子弹。准确的说,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其它国家的援助,帮助中国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还是毛主席说的明白,要抗日成功,中国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但这不是说,没有外国的援助,中国就不能抗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红军和中国的人民,准备同任何国家联合起来,以缩短这次战争的时期(埃德·斯诺:《西行漫记》)。这是毛主席早在1936年就指出了的,也为铁一般的抗战史实充分说明的。
(未完待续;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中国动画工程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泰山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
赞(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刘振起:中国必胜——毛主席抗战“十大”思想之一|2023-05-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