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那么久,也混了不少高端局,说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吧,2010年以前,凡是特别高端的饭局,总要整点洋酒,你要只上茅台五粮液,总觉得档次欠了那么一点点,2010年以后,越往后面,洋酒越被人瞧不起。
所以到底什么变了呢?
其实就是从2009年起,大消费题材的股票开始持续走牛,其中茅台又成了牛中之牛,中间虽然被塑化剂事件打压过一波,但很快又起来了。
这波资本市场上茅台股票价格持续上涨,终端市场茅台酒也被赋予了金融属性,跟着暴涨,两者相辅相成,硬是来了场移风易俗,今时今日,谁还记得当年洋酒们的高光时刻呢?
后来我有个客户跑去收藏了一瓶价值百万+的轩尼诗,引发朋友圈群嘲,大家都笑话他被割了洋韭菜,这若是搁在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崛起以前,人人都会咱他有品位吧。
其实世界变得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快!
从前倘若有人润到美国,立刻就好像高人一等似得,我记得有次坐飞机遇到个移民了加拿大的姑娘,整个旅程里不停的给我安利加拿大的空气有多甜美,真的,用的就是这个词,那时候杨舒平还没有出名,所以后来听到杨舒平言论时,我也不觉得有多诧异,因为在此之前,我就听过。
曾经我们的确经历过一个全面崇洋的时代,倘若你敢说中国有什么东西比外国好才会遭遇到广泛群嘲。
只不过中国社会发展太快了,以致于让很多人忘了有这茬,现在反倒是那些过分崇洋媚外的成了少数群体了。
以前做营销讲品牌,遇到过很多产品力不错的企业,但大家都非常怯于去搞品牌运营,反倒愿意默默在后台当代工人。
生产者们忍受着苛刻的标准和超低利润,为上游海外品牌厂商们工作,还得随时防备着人家找到替代品,一脚将你踢走,荣耀归于西方,而压力留给我们,这就是世界工厂一直以来走不出去的循环。
更荒谬的是,因为我们只能赚廉价的加工费,因此对许多品牌来说,有效需求只有金字塔尖的那么一点点,傲慢的外国品牌最后还要当着你的面侮辱你,国际品牌辱华丑闻早些年还少吗?
为什么他们不在乎大众的感受?因为大众又不是他的目标客户,它玩歧视,恰恰迎合起所谓高端客户群体媚外的心态——我就跟你们普通人不是一个层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