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这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时刻。
万众瞩目之下,毛泽东主席登上了北京天安门城楼,向着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雄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举国欢腾。
这一天,对于两个人来说,却是一生中最漫长、最难过、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此二人都曾是毛泽东的政治对手,都曾不将毛泽东当作一回事,都曾无数次的梦想自己统一全国,登上天安门的那个辉煌时刻。
只是,心中的那个辉煌时刻永远不会在现实中出现了。
毫无疑问,其中一人便是蒋介石。
当毛泽东即将登上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刻,他正在位于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陈济棠公馆的官邸里。他的内心极其沉重。
史料对这一天蒋介石的行为举止进行了记载:
1949年10月1日清晨,蒋介石坐在广州官邸的大厅里,屋内死一般的寂静。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正在思考的蒋介石。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打过几次电话了,但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每一次,周至柔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
“校长,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了。”周至柔焦急地向蒋介石说出了最后的底线。
蒋介石猛地站起身,对着话筒说:“任务取消。”
周至柔大惑不解,问:“校长,请再考虑考虑,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保证完成任务。”
“任务取消。”蒋介石又一次更加坚定地重复一句,然后放下电话筒,慢慢地坐回沙发,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
……
他当然明白,先不说破坏北京的古建筑将会担上“千古骂名”,也不说天安门广场已经有重兵把守、层层设防,偷袭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即便他的空军部队偷袭成功,把天安门进行了轰炸,破坏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得到的也只能是中国人民对他更加愤恨的情绪,以及美国人对他“黔驴技穷”的蔑视。
况且,这样做顶多让毛泽东延迟几天登上天安门而已,根本扭转不了国民党一败涂地的颓势,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
另一个内心沉重的人,则是张国焘。
相比于蒋介石,他与毛泽东接触的时间更多,彼此之间更加熟悉,而且有一些共同的经历。
二人都有一段在北京大学的时光,都拜北京大学教授、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李大钊为师。张国焘在“五四运动”时成了北大的学生领袖,而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助理管理员。
二人都是党的一大代表,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二人曾在一起共事,张国焘擅长搞工人运动,毛泽东擅长搞农民运动。
凡是曾经与张国焘共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能力极强、权欲极重、好大喜功的人。在张国焘的意识里,自己比毛泽东更有资格执掌中共,更有资格登上天安门。
连开国上将许世友都说过:“在党内除了毛泽东,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可如今呢?在毛泽东即将登上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刻,他却处于一种众叛亲离、居无定所、囊中羞涩的尴尬境地。
他的境遇糟糕到了什么地步呢?
即使失败如蒋介石,也有史料记载了他在“开国大典”之前的行为举止,而张国焘呢?这段时间的史料记载却是一片空白。也就是说,此刻根本没人跟随在他身边。
但从张国焘权欲熏心、争强好胜的性格来看,也不难判断出他在这一天的心理活动,也许他的内心有两种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