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的精英朋友们都在聊强刺激,这帮多产者们实在心疼自家房产在账面上的损失,虽然以现在的经济状况,他们照样活得好得很,民间疾苦其实跟他们没有太多关系。
偏偏这种人才最爱忧国忧民,天天喊再不强刺激就要完犊子了。
每一句喊出来的口号,背后都藏着对自己房价上涨的精确算计。
这帮人鸡贼得很,也知道再涨绝对要趁机出货,否则准得砸手上了。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为民请命”的吴晓波。
有朋友对所谓房地产强刺激太有激情了,所以早早跟着李魔女蹲了地产股,不幸踩中了大雷,天天在那里各种骂。
我有时候很难评价这些人的思维逻辑:你都知道拉起来一定要跑路,那你凭什么会以为主力会拉?主力有那么傻吗?
假如2015年的强刺激只能维持两年,那么你以为这次再来强刺激还能持续那么久吗?理解了耐药性是个啥意思,你就会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卵用。
2015年刚刚放开二胎,大家对人口增长还很有信心,现在还有谁有信心?
2022年新人口956万人,今年只会比这更少,现在一孩生育率已经跌破了0.5,总和生育率全靠那些愿意生二孩三孩的家庭撑着。
而更糟的是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这一数据创下了1986年来的新低,只有高峰期2013年的一半。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如果只是少数人的选择,那是家庭内部问题,但如果变成一种趋势,那就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很多人没有想过,为啥之前有段时间有那么多暴利的机会?一口气就赚了正常人一辈子赚不了的财富?
很简单,房地产主导的经济模式里其实是将家庭未来收入来个提前套现,你买房子,最开始是自己存钱就能付得起首付,后来到掏空六个钱包才能付得起首付,这就是将财富变现的范围扩大化。
存了30年的钱,一口气摆在面前来花,当然阔绰了,然而这个阔绰是有代价的,一个家庭负担上了30年的房贷,他们就只能牺牲各种消费,如果有了孩子,还得被各种口号逼得不得不提前卷起来,卷来卷去,假如没中基因彩票得到个智力超群的孩子,那卷的就是父母的钱包。
这样一算,掏空了六个钱包的年轻夫妻,真的有能力去赡养照顾父母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养儿防老,但现在这一切已经败给了现实经济。
所以为什么年轻人不结婚?负担不起房子的压力。
即便结婚了也不愿生太多孩子,因为负担不起房子的压力。
为了让房子更好卖,中国的城市布局和经济格局都变得越来越集中了,本来国土面积有那么大,便宜能安家的地方也不少,但让你们分散了,高楼大厦都卖给谁去?
于是工作机会,教育、医疗生活各种配套都集中在一小块地方,营造出稀缺性,好把房价给弄得高高的。
所以为什么教育那么卷?因为一二线城市最好的那些岗位根本需要不了那么多人,拔尖选呗,211不行985,再不行得985研究生起。
想想我到深圳的第一家单位,后来卷到前台都必须985硕士才有资格参加面试,但是一个前台又能有什么职业前景呢,又怎么可能积累工作技能呢?
看起来好像是学历贬值,人才浪费,根本原因是经济过于集中,头部企业,稍微稳定的岗位,都会有全国各地无数人竞争,HR甚至都没办法去筛选天量的简历,只好先搞点硬性目标,好过滤掉大部分候选者。
看到、经历这一切的年轻人怎么不慌?你笑人家鸡娃卷得太狠,但残酷的事实是不这么卷你连参与筛选的机会都没有。
人都是这样,站在地上,望着天上,以前看不到,不知道还罢了,但你要让他们看到了,又有什么办法阻止他们往上奋斗呢?
好吧,姑且叫“奋斗”。
结果就是自发选择绝育,韩国如此,我们也是如此。
今天刷抖音,看到有逼逼赖赖的情感博主说大家不结婚不生孩子纯粹就是心理认知问题,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绝大部分心理问题是来源自物质现实。
还有砖家说,现在的年轻人自我为中心所以不愿意结婚生孩子,我就问,人的自私是写在骨子里的,啥年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存模式选择下,现在是自己一个人混在大城市里生活成本最低,一个人可以在城中村睡个单间,但一家人可能吗,生了孩子后可能吗?
所以年轻人是脑子有问题才心甘情愿的选择蜗居?说白了,莫说买个大房子,就是租个大房子都未必负担的起。
现在房价降了,人口生育率未必能涨上去,但只要房价敢再涨,生育率还能再降得更快一点,饮鸩如果连止渴都做不到,请问你是嫌自己死的太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