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中原突围”,也算是填了一个留下很久的坑。
1
想说清楚这事,就得先讲讲这里说的“中原”到底在哪,在地图上找了下,大概在下图那个位置,也就是河南和湖北的边界地带,那里有一些山,方便我军打游击:
这块根据地最早是李先念搞出来的,大概在1939年,李先念和陈少敏从160人和90条枪起家成立新四军游击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发展,合并了周围的很多支游击队和地方武装,演变成了后来的“新四军第五师”,这也就是咱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
抗战结束后,美国人还在那里搞和谈,不过国共双方其实都意识到和平的希望渺茫,于是双方都在一边集结部队,一边向关键区域投送军力,比如大家熟知的东北,当时双方的主力部队都在向东北靠拢。
我军的优势是抗战过程中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发展了起来。尽管北方被日本人占着,但是我军依旧有很多部队就在北方,离东北近,主力部队步行赶往东北。国军主力都在南方,甚至云南,不过有美军的飞机和军舰,最后双方到达东北的速度也差不多。
其他区域也类似,我军在抗战时期搞的是游击战嘛,抗战结束后开始把各地的部队聚拢,形成拳头,准备打运动战,加上国军围剿力度不断变大,于是几支部队开始聚集,聚成了一个个军区,这些军区后来进一步合并,就成了“中野”,“四野”什么的。
咱们今天讲的中原军区,就是我军在抗战结束后,河南、广东、湖北的游击队集中到了湖北宣化店一带,和之前已经在那边的“五师”合并,还有咱们熟知的南泥湾八路军359旅也南下到了这个区域,形成了“中原军区”。主要领导人是王树生和李先念,国军那边把这支部队称为“李先念部”。
多说一句李先念,他是“四方面军”的人,也就是原来张国焘的部下,在西路军发动河西战役之后西渡黄河,在河西走廊苦战到弹尽粮绝。西路军失败后,他和部分干部穿越雪山沙漠,到了新疆,后来返回延安,在延安学习后又到了河南和湖北的交界地带从零做起组织游击队。从这段经历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极度顽强的人。
关于中原军区到底有多少人,网上说法很多,我查到了当时中原局给华东局的电报,里边说得很清楚,有6.1万战斗人员,还有党政工作人员近两万。
这支部队不断转战,最后到了现在宣化店一带:
大家看地图就能看出来,中原军区活动的区域离武汉特别近。而武汉是九省通衢交通要道,国府无论如何也会拼命保护。我军在武汉附近有一支部队,国军必然得抽调大部队做防守,这也就牵制了国军,搞得国军没法集中兵力去解决东北和华北。
后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是这个战略思路,大别山也在上图标志的那个位置附近。通过一支部队威胁武汉,国军就得调动大量部队来围攻,达到牵制的目的。
甚至中央的意思是,为了完成牵制任务,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这支部队彻底牺牲掉。
于是双方就顶在这里了,我军要在武汉附近搞牵制,国军下定决心要把我军赶出这一区域,于是大军云集,随时开打。
不过我军的问题很明显,装备实在是太差了,而国军此时接受了大量美械装备,还有日本投降后的几乎全部装备,如果正面硬钢,我军肯定是打不过国军。
发动了几次策应进攻,有效地帮助了东北和华北战局之后,我军的占领区域被不断压缩,直到压缩到了一个长宽五十公里左右的区域。
8万人挤在这么小的一块区域,外边被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军事防线,卡住了交通要道。中原局缺衣少食,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中原军区的人只好从上到下都得挖野菜吃树叶,好在江南水多,还可以下河摸鱼虾,不过我看后来的回忆录,说是摸鱼虾非常不经济,往往鱼虾补充体力还赶不上消耗的。实在是扛不住,后来把一批机关工作人员化妆疏散到了封锁区外边。由于当时国共和谈还在继续,美国人也在边上看着,所以疏散工作还算顺利,但是军事力量就没法疏散了,只能是硬抗。
到此为止,中原军区艰苦到了极点,毕竟他们几乎没有生产军械的能力,又被压在了一个极小的区域,补给成了严重问题。继续死扛下去已经没了意义,而且随着补给越来越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浮肿,失去了行动能力,军事突围成了唯一的选择。
那往哪突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