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唐如松:反击的急与缓 |2023-07-21

昨天,乌克兰敖德萨的市长特鲁哈诺夫在自己的推特上写下了一篇日记:“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城市和港口里到处都传来爆炸声以及巨大的闪光。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敖德萨从未经历过这种规模的袭击。”【略带渲染。】
俄罗斯人的报复开始了,针对克里米亚大桥袭击的报复。于此同时,俄罗斯人还宣布,任何试图进入到敖德萨港的船只都将无法获得俄罗斯方面的安全保证,甚至会被视为运输乌方战争物资的船只受到打击。俄罗斯的这种做法看上去非常激进,几乎是要把黑海的通道给堵死。俄罗斯用不了的情况下,大家就都别用。

图片

敖德萨港口的烈焰

但我认为,眼下这种大规模的袭击只是俄罗斯的一种态度,它需要西方对于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做出回应。所以普京说,给西方世界三个月的限期,三个月之后如果美欧还是不能让俄罗斯的部分银行进入到国际结算系统,那以后黑海将不会再有安全。既然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欧美在短期内也不会对俄罗斯有什么好的回应,甚至根本就不回应。因为基于黑海水域的安全,欧美一定还要观察一下俄罗斯到底能够做出怎样让它们不安全的事情来,如果只是袭击一下敖德萨,如果仅仅只是加强对黑海水域的控制,那北约并不会担心。它们会不断用行动去挑战俄罗斯的底线,一步步突破,最终让俄罗斯无法做到对黑海水域的全面控制,也会让俄罗斯的豪言壮语变成光打雷不下雨的一纸空文。
记得前天有朋友说,克里米亚大桥如果让美国人防守,也不可能防守得住。从技术层面说,这位朋友说的也许没有错。毕竟,纽约的世贸大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的科尔号驱逐舰也曾在2000年于亚丁港被袭击。这足以说明这位朋友观点的正确性。但世贸大厦被袭击,导致了阿富汗的二十年沦陷,袭击科尔号的幕前幕后人员也最终在历时十九年的追杀中被美国完成了复仇使命。美国人在挽回面子这件事上,从来都不含糊,下手也极为狠辣。即便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人,这其中,被美国人牵连残杀的平民冤魂不知其数。所以,针对美国的袭击虽然存在,但却都是那种只能以个人或者某个组织为名义的袭击,真正以国家名义对美国展开的袭击,基本没有。即便强悍如伊朗,在自己家的将军被美国人刺杀后,也只是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态度,而没有对有美国伤筋动骨的行动。
所以说,保证自身安全的办法不仅仅是防卫周全,也在于自身的回击手段和报复态度。此前,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曾经说过,谁要是敢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势必将会遭到俄罗斯最惨烈的报复。但如今克里米亚大桥已经被袭击两次,俄罗斯方面的回击和报复却还是仅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也就是袭击对方的设施,打击对方的城市。却并没有看到什么令风云变色的报复。如果在第一次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时,干脆就在乌克兰的某个重要位置和重要人物进行毁灭性打击,我想,俄罗斯境内会少了很多麻烦。这其实就是俄罗斯在态度上还不够坚决的原因。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一直想保持自己在道义上的正当性。所以在使用战争手段时,也就有些束手束脚。即便前线战况已经非常激烈,俄罗斯在武器的使用上,也只是跟着欧美的步伐走,欧美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升级到什么程度,俄罗斯才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比如集束炸弹的使用。眼看这美国的集束炸弹已经进入了乌克兰,俄罗斯方面也还是在等乌克兰使用这些炸弹后再做出回应。这固然让俄罗斯可以保证自己一定的道德高点。但同时也让美国和北约看出了俄罗斯的底线所在。战争打到怎样一个程度,主动权此时已经落在了美国的手里。
不过,俄罗斯也是耗得起的。毕竟,它的战争物资库存很多,很多东西虽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战争模式,但只要可以送到前线并让它打击到对方的阵地,那就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反观欧美,由于欧洲数十年的修生养息,军备库存本就不多,而美国又是连年打仗,很多冷战时的武器库存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及其他战争地区都用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消耗战这件事上,俄罗斯其实占有主动权的。这大概也是俄罗斯不愿意用强烈手段加速战争进程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它家里有余粮,所以心里不怎么慌。
但我认为俄罗斯本次的报复行动应该不止于对敖德萨的轰炸,后续应该还是会对一些乌克兰的相关重要人物以及军种实行定点斩杀。否则像这种对俄罗斯国内民众信心极具伤害的袭击就会屡次发生。炸毁乌克兰在敖德萨的军火仓库以及基础设施,对于如今的泽连斯基政府来说,并不会造成严重打击。因为这些东西要么是欧美援助的,要么是搜刮百姓的。对于如今这个战争政府来说,非但不能伤筋动骨,甚至还会成为他们提供索要更多援助的借口。俄罗斯想要国内的安全环境改善,最重要的还是回击的态度,而不是回击的烈度。回击的态度就是能够让对手感知到的一种手段,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对手有着切身感受呢?当然是对他们自身的性命和利益进行打击。如果普京也能想明白这一点,他就会拿出应有的态度来,让泽连斯基以及它的部属们有切身感受的伤害。否则,这样的袭击,以及针对俄罗斯境内其他目标的袭击就会延绵不绝。让俄罗斯的安全环境时时受到威胁。这显然不利于俄罗斯国内民心及社会的稳定。相比较前线战事的惨烈,后方的稳定和信心往往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失去后方的稳定,失去必胜的信心,崩塌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当前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美国想要稳住自己的阵营也在绞尽脑汁。在大变局时代的转折口,谁也无法确定自己选择的方向就一定是正确的。俄乌战争所带来的不是这个转折点的变数,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因为这场战争拉开了大变局时代的大幕,让大变局从概念的规划走向了大变局中看得见的实景。在这种实景里,美国人同样也是不能确定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虽然他们还保持着巨大的话语权优势和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优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俄罗斯这个大幕的拉开者,最终获得一个怎样的结局,实际上也就关乎了这个大变局开幕后的形态。所以,如何保证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获得预期的结果,其实大变局阵营的双方都在做着各自的努力。否则我们也就不会就看到一个百岁的老人还奔波在外交协调的路上。但这样的奔波在我看来是徒劳的,因为他既改变不了美国的政治正确,也说服不了一个新世界诞生创造者的雄心。
接下来的故事,一如既往,或者会慢一点,但终究会发生。俄罗斯方面所采取的手段或缓或急,但都改变不了这幕大戏早已经编写好的剧本。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唐如松:反击的急与缓 |2023-07-2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