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商务部公开表态要研究中正或者部分中正ECFA里的对台税收优惠,自蔡“二进宫”以来,是否会中正ECFA,已经被视为是对台政策的风向标
这里先说说什么ECFA,它的全称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这个框架下,实现大范围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ECFA协议正式签署于2010年,也就是马英九时期,根据最初的协议,大陆这边完全减免关税的台商品达到530种,而台对大陆仅减免不到270。
到2022年左右,按照台自己的统计,十多年来光是关税减免就超过了500亿人民币,使得大量台商品在大陆市场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重点在纺织、机械、化工其中纺织的减免额度就占了22%
而大陆商品出口台对应的免税数字,多年下来累计仅为50亿人民币不到,还没有台方面的十分之一,两者根本不对等。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台刻意竖起贸易壁,光是直接禁止进口的大陆商品就高达2509种,就服务贸易而言,我们也是吃亏的。
比如2017年时,商务部曾经进行过一项统计,结果发现截止当年,共有53家台金融企业依据ECFA获准进入大陆市场而大陆金融企业获准进入台市场的数字仅为3家。
不仅是刻意阻挡,就算是已经获准进入台市场的大陆产品,台也会刻意设置新的壁,从而对大陆企业经营形成无形的限制。
如电影,本来ECFA明确要求实现电影贸易的自由化, 可台只在最初几年增加了大陆电影进口,上台后,实际上就不执行了改为每年最多十部大陆电影进入,由抽签决定。
就算是抽签,台方面也会刻意抽一些质量很差的电影,这样就没多少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