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戎评:美国遭遇重大“劫难”,拜登已无力回天,中国还是被牵连...​|2023-09-11

美国,似乎站在了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历史分叉口!

图片

据观察者网9月6日报道,一份名为《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中美两国官方文件,近日以来成为了美国科学界激论辩驳的核心。

事情说来也并不复杂。

简单的讲,大致就是美国拜登政府的部分官员处于“反华”考虑,呼吁对有着40多年历史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进行废止!而具体的操作措施,就是美国政府将单方面对五年一签、即将到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进行拒签,并达到了其所谓的“制裁中国”的最终目的….

看上去中国似乎又要被“卡脖子”了?

但是相当出人意料的是,就在消息放出、拜登政府官员美滋滋的等着中国上门求饶,然后终于可以大肆讹诈、狠出一口恶气的等待间歇,本该作为美国政府最坚强后盾的美国科学界却直接炸锅了

                    ——在两名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大佬的领衔署名下,超过1000多名美国各领域科学家的联署请愿信被直接甩到了拜登在白宫的案头!

图片

在这封信中,美国科学界不仅严肃的驳斥了美国政府官员有关“中国窃取美国科学成果”的说辞,而仿佛是唯恐这群不懂科学、只知夸夸其谈的美国政客不理解一般。

在这封信中,一众日常只知忙于科学的“美国书呆子”们,竟然罕见的朝着拜登政府发出威胁:

美国许多科学实验都获益于中方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是免费获得的。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将直接对我们当前的科研工作以及大学教育产生极坏的影响!

这似乎是揭示了一个不得了的“真相”!

在美剧中被吹上了天的美国的科研,竟然已经到了需要依靠来自中国的成果才能继续进展的地步了?

图片

不得不说,这种堪称“颠覆性”的现实反差,是在此之前的绝大数人都难以想象的,而同样也正是这种“难以想象”,才使得满怀得意放出消息准备又一次对华讹诈,否则就要“卡脖子”的美国拜登政府,竟然被自己人站了出来恨抽数个耳光,要求其赶快清醒…

美国,究竟怎么了?五个字:

系统性朽坏

什么叫“系统性朽坏”?有这么几组有关美国的统计数字,或许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1、毒品问题

据美国毒品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中心对全美毒品和健康的最近一次年度调查显示:

2022年,在全体美国人中,有约19.4%的人口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法药物,在12岁及以上年龄的约2.8亿美国人中,目前在册的有3190万阿片及复合型吸毒者…

11.4%的吸毒率,听上去是否感觉还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在美国部分州合法娱乐吸食,甚至就连美国政府都投资经营的大麻,并不包含在统计数据之中!

图片

大麻卖了多少?根据美国大麻网站MJBizDaily最新一项报告显示:

在过去12个月,18岁以上的美国人中至少有4820万人至少吸食过一次大麻。2022年美国合法大麻的销售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巧克力和精酿啤酒上的销售额总和…

2. 肥胖问题

2022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数据显示:

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持续稳步上升,从1999年的30.5%升至2022年的41%。

其中,2-5岁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为12%,6-11岁儿童肥胖率为23%,12-19岁青少年肥胖率为25%,20-40岁中青年肥胖率为35%,40岁-60岁中老年肥胖率为二分45%。

3、未婚妈妈

2012年,美国新生儿中约36%婴儿的母亲,是未婚妈妈。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了40.3%。

图片


而在2023年,一切只会更高。


2022年,美国新生儿母亲为“未婚妈妈”的比例,已经上涨到了56%!而与此相关,2022年美国有超过65%的孩子,仅仅是被“法律上的父母”共同抚养。

4.高等教育停滞
下图为中美两国1985年—2013年新增高等教育人数对比。


图片

中美1985年-2013年每年新增高等教育人数对比(单位:百万)

1985年,中国年新增高等教育人数占人口比值为0.0005,美国为0.012;

2013年,中国年新增高等教育人数占人口比值为0.005,美国为0.009;

从绝对增长人数上讲,28年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年增人数从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上涨至美国的两倍又一。

从各自占人口总比值上讲,28年时间中国实现了10倍的增长,而美国在多年滞缓下,则出现了0.003的倒退。

当然,中美之间的这一发展趋势还在继续扩大。

2022年,中国大学新入学人数达1014.5万人,年新增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比值上涨为0.007,与美国(原地踏步)之间差距缩小至0.002(若考虑美国年均100万的国际留学生数量,中美已经持平)

5.教育风险增大

下图为2007-2014年,美国各等级教育接受者收入水平变化。

图片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到:

从2007年-2014年,美国高等学位拥有者的收入虽然没有变化,但其他学历拥有者的收入基本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部分大学学位拥有者的收入下降,甚至超过了高中和小于高中学历人群!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忍住不要问了:戎评你贴出这一大堆关于美国的统计数据,究竟何意?

确实,以上几项问题虽然看似隔离,但是戎评想说的是,这世界得任何问题,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

未婚妈妈意味着什么?

婚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稳固剂,未婚妈妈的暴增只会导致社会发展陷入卡顿,其最直接的矛盾就凸显于后代抚育问题!

图片

而这,直接导致的就是毒品与肥胖问题的泛滥

                         ——不正常的家庭结构、社会压力与经济拮据,是导致“温饱后社会”毒品与肥胖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然,本国基础人才的质量下降,带来的则是相较于低教育人群,普通美国大学生学历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优势!

而以上几点,又进一步的导致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停滞,而在“反智主义”盛行下,未婚妈妈问题、毒品泛滥问题、肥胖问题、教育风险问题,又进一步得到了扩大….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一切终将指向一个问题:

美国本土人才的断层!

美国本土科研能力下降!

图片

恶果已经显现!

2022年7月,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日本千叶举行,中国代表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6枚金牌、全员夺金的辉煌成果,摘得了团体冠军的荣誉。

而在此之下,美国队则以5金1银的成绩获得了团体亚军。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中国抑或是美国而言,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桂冠都是值得庆贺骄傲的。

无他,如果说数学被誉为“科学之母”,那么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则是未来数学家的摇篮。

但是,当美国参赛团队成员的照片资料被张贴公布时,气氛却开始变得微妙:

图片

资料显示:2023年6名美国参赛队员,其中有6人都是华裔,欧裔、非裔/拉丁族裔,无一人…

这是偶然吗?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时间线继续拉长的话会十分惊奇的发现,自2016年-2021年之间的整整长达六年,美国IMO(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6名成员族裔构成,一直都是堪称经典的4名华裔、1名印度裔、1名欧裔…

为何要从2016年斩断?

因为2016年代表美国出战竞赛的人如今年一般全都是华裔,而在此之后迫于“舆论政治压力”,美国人才不得不刻意注水!

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

人口总数仅占美国总人口不到1.4%的华裔,却击败了各个族裔,几乎垄断了美国的奥林匹克国家队!

当然,更令美国难以启齿的是,这些参赛的华裔里,不少甚至就是几年前才随父母移民美国的“第一代华裔”。

图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即使没有主观意愿,这些获胜的“美国人”,也可以被视为是美国从中国引进的人才,而他们的成功几乎都受“中国教育”影响,并不代表美国教育/学术发展现状!

道理很简单:最能代表美国教育发展现状的,不是华裔,而应该是作为主体族裔的欧裔白人。

但是,“主体族群不主体”的诡异,似乎并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数学领域:

美国七大实验室里允许雇佣“非美籍人士”的伯克利实验室、利弗莫尔实验室中,以中、日、韩、德为主要构成的“国际生”科研人员数量,已经突破了团队总人数的70%!

美国七大实验室里需“美籍+政审”的加州推进喷气实验室、橡树林国家实验室里,9000名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已达54.2岁,一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应征比,达到了1:70以上!

70个岗位抢夺一个人才,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本土人才培育的乏力是一方面,美国自二战以后一段时间里在人才吸纳领域相较于其他落后国家而形成的“马太效应”逐渐削弱,才是主要原因!

图片

一个普通的美国科研团队

而这,又带来了什么?

美国对于外部人才引进,特别是对来自中国的人才引进正在进入一个“如饥似渴”的阶段。

而这其中,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基础而展开的各项中美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成为了中国科研人才接触美国学术科研机构、往返中美两地深入合作交流,乃至获得美国绿卡甚至是入籍美国的一座重要桥梁!

换言之,在美国本土人才供给枯竭的当下,倘若美国的拜登政府真的通过了废止拒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话,那么美国从海外吸纳尖端科研人才的最大通道,将被直接关闭…

图片

美国,似乎站在了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历史分叉口

                 ——要么拒绝续签,坚持以盎格鲁-萨克逊—犹太人为统治主导的传统政治基石,重拾“麦卡锡主义”大肆打压华裔群体在美国科技领域的影响力,人为压低中国科研成果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动力贡献,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要么同意续签,继续维持通存在,为中国高科技人才加入美国提供便捷的桥梁和机会,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科研成果对美国产生关联和捆绑最终成为美国社会发展前进的头部动力

不过,第二种选择之后外源+内生的华裔日趋坐大局面,可能会带来一个小小的问题

                              ——据一项有关美国不同族裔考试录取率的评监报告显示:以满分2400分的美国学业评估测验加以观察,想被哈佛录取,以华裔为代表的东亚裔学生平均得分需高于英德裔学生140分,比西语裔学生高出270分,高于非洲裔学生450分!

但是让人玩味的是,就是在这样的压制性学业录取歧视政策下,人口仅占美国总人口1.4%的华裔,却仍旧能够为美国社会提供至少18%的科研智力…

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美国唯一3A评级的富国银行在去年的一次调查数据中显示:

华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07431美元,英德裔家庭收入中位数为70042美元,拉丁裔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7675美元,非裔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2490美元。

图片

戎评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没错,种种事实已经证明,就是在如此苛刻的多年极力压制下,具有高度文明共向性、约占美国总人口数1.4%的华裔族群,却仍旧以冠绝美国各族裔的科研智力贡献率、却以冠绝美国各族裔的超高家庭收入,成为了美国各族裔的明星存在!

要美国?还是要盎格鲁-萨克逊—犹太人的美国?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在当下必须被解答的问题!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戎评:美国遭遇重大“劫难”,拜登已无力回天,中国还是被牵连...​|2023-09-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