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孤烟暮蝉:在中国赚不到钱,日本人怨起了反间谍法 |2023-10-08

图片

这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新闻,信源是日媒《日经新闻》的中文版本,说的大概是这么件事:最近,日本外务省发布了一份名为《海外日籍人数调查统计》的报告,该报告显示,2022年,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人数比2021年减少5%,下降到了10万2066人。如果2023年的同比降幅超过2%,那么在华日本人数将跌破10万,而这也将是近20年来在华日本人数首次跌破10万人。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日经新闻》的说法,外务省发布的这份统计报告,是以在留申报人员为基础实施汇总的。翻译成人话,意思就是还有日本人是没有向外务省提交在留申请的,因此实际上的在华日本人数很可能要比报告上的更多。不过即便如此,在华日本人数呈持续减少的大趋势是毋需置疑的。
至于为什么在华日本人数会持续减少,《日经新闻》驻广州特派记者川上尚志在他的报道中列举了5大理由。
1、中日关系持续趋冷。《日经新闻》指出,在日本人来看,中日关系在大约10年之前其实还算得上是相处融洽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当年9月,日本野田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悍然宣布要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的“日本国有化”。消息一出,随即在中国国内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不少日企的在华经营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本就异常微妙的中日民间关系也随之跌入冰点。

图片

受两国日益强烈地对立氛围影响,2013年,在华生活的日本人比2012年大幅减少了10%。此后,在华日本人数便一直呈下降趋势,逐年减少,再也不复往日的盛景了。
2、新冠疫情余悸未散。按照《日经新闻》的说法,除了两国关系的持续趋冷之外,起起伏伏的新冠疫情也对在华日本人数的持续减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日经新闻》宣称,为了避免感染,许多日本人纷纷选择回国,并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来向中国法人传达指示动向。相比耗资不菲的外派,这种异地办公的做法或许可以为后疫情时代银根日渐紧缩的日企节约一点资金,所以即便是在疫情趋于平缓之后,很多日企也仍然维持了这种做法。
3、辐岛风波愈演愈烈。今年8月,日本岸田政府不顾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环太平洋国家人民的明确反对,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启动了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这一反人类行为在我国激起了广大中国老百姓的强烈愤慨,而后,日本外务省宣布将斥资700亿日元,为日本核排污行为开展舆论洗地工作提供便利的卑劣行径,更是给中国民众当头浇了一盆热油,令本就火冒三丈的中国民众更加怒不可遏。
日方在福岛核污水问题上的种种错误做派,无疑是给早已冰冻三尺的中日关系再添一层寒霜。而身处在这样的舆论大环境中,一部分在华日本人难免感到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因此他们加速润出中国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4、反间谍法稳步推行。今年7月,我国修订的新版《反间谍法》开始正式施行,这一情况使得不少本就心里有鬼的在华日本人一下子全成了惊弓之鸟。
常关注日本人在华动态的同志和朋友应该知道,日本在华间谍活动一向猖獗,潜伏在中国偷鸡摸狗的日本特务不在少数。而就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近年来落网的日本特务人数之多,甚至可以说是冠绝其他国家在华被捕的特务人数。

图片

就这样一个向来刺探对华情报的国家,他们对于我们的新版《反间谍法》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也就不难料想了。在报道中,《日经新闻》酸溜溜地埋怨称,“因为难以弄清(新《反间谍法》)执行标准,在华日本人的担忧也随之加强。自2023年春季以来,被派驻中国的日本人一见面就聊起《反间谍法》话题的情况也开始越来越普遍。”
5、日企衰落市场流失。别看《日经新闻》前面叽里咕噜扯了一大堆,最后这一条很可能才是导致在华日本人数持续减少的决定性因素。据介绍,现如今,在华日企,尤其是在华日本车企在中国车市上的日子可谓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当年那些曾经在中国车市上显赫一时的日本汽车品牌,如两田、日产和三菱之流,现在全都已经被披坚执锐、锐不可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商给挤兑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如果这帮在燃油车时代吃得脑满肠肥的日本传统车企,在未来几年内还不能迎头赶上一日千里的中国新能源浪潮,那么长此以往,他们沦为中国车市上的濒危甚至是灭绝物种,或许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帮跑惯了燃油车赛道的在华日本车企眼看着也干不过势头正猛的中国本土新能源异军了,怎么办?开源不行那就只能节流了,于是乎日本人又捡起了他们的传统艺能——通过裁员来渡过财政危机。
今年夏天,丰田和三菱等日本车企相继决定对中国合资公司进行裁员。以广汽丰田为例,他们从今年6月起一口气就裁了1000人,裁员规模约占广汽丰田现有雇员总人数(将近2万人)的5%。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广汽丰田这一波裁员人数的比例看似不高,但这却是丰田在进入中国几十年来首次正式宣布裁员。由此可见丰田确实是什么办法都琢磨过了,但是最后愣是没有一个奏效的,否则日本人也不至于被逼到要出此下策的地步了。
我在广东也生活了这么多年了,这几十年来可以说是看着广汽丰田一天天发展壮大,然后一次次故步自封,最后一步步陷入泥潭的。早十几二十年,在广东一提起广汽,大家首先脑补到的就是丰田,毕竟很多广东人当年买车的首选就是丰田。有钱的买汉兰达、雷克萨斯,没钱的买凯美瑞、卡罗拉。嫌弃日系车数十年如一日,老车拉完皮又拖出来接着卖的声音虽然始终不绝于耳,但是大家到了买车换车的时候,该帮衬丰田还是会帮衬丰田,无它,毕竟很多人也没得选。那年头的国产车和日系车开起来还是差了点意思,所以拿得出钱的消费者一般还是会考虑后者。

图片

但是如今的时代变了,现在你再和一个广东人聊起广汽,他/她的第一印象可能就不再是丰田,而是埃安了。没办法,现在大家伙买车都偏爱电动车,而你广汽丰田在电动车这块又实在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竞品,我唯一还算有点印象的那款bZ4X每次要是不上网查一查都不知道这车的名字该怎么拼,丰田这种糊弄了事的态度就不像是有心要在中国的新能源浪潮里力争上游的。
消费者都是很现实的,所谓的品牌忠诚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那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玩意,大家更在意的还是性价比。日系车以前之所以能在中国车市上独领风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本的燃油车具有比其他竞品更高的性价比。而现在的丰田在新能源车领域显然已经守不住这个立命之本了,所以江河日下自然就成了它既定的宿命。
至于三菱的情况,那就更惨了。严格说来,三菱在我们大陆其实压根就没起来过,在燃油车时代被其他日系品牌挤兑,而到了电动车时代更是被国产新能源异军给揍得满地找牙,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挣扎在边缘的非主流角色。按照《日经新闻》的说法,三菱汽车目前已经计划撤出在华唯一新车工厂,该厂从今年3月起就已停产,只剩半口气吊着的三菱也不打算重启了,正好趁着这一波广汽丰田裁员借坡下驴。
在撤出中国市场后,三菱计划把下一阶段的经营重心放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可问题是,在这两片被日本车企视为后花园和自留地的次要市场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崛起之势也相当之迅猛,大有将两田和日产之流辛苦多年经营下来的根基连根拔起的势头。三菱觉得自己在中国的高端局玩不过了,想润去东南亚和大洋洲的鱼塘里欺负萌新躺平养老,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过去之后一样会被挤兑得鬼哭狼嚎,因为届时和他们争夺这些市场的,说到底也还是他们当初在中国时不得不面对的那群新能源异军。
至于其他在华日系车企,他们的近况其实也差不多。大趋势如此,日本在新能源领域的拉胯有目共睹,就这种竞争力还想在连中国国产电动车品牌都打得昏天暗地的当今中国车市上维持住往日的存在感呢?这种好事大概也就存在于日本人的梦里了。

图片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应该也想明白了,别看《日经新闻》这篇报道为在华日本人逐渐减少这一现象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又是新冠疫情又是排核污水的,甚至连新版《反间谍法》都给扯上了,但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不行了,没有本事再在中国市场上赚取到超额的利润了,顾不上、聘不了、也用不起那么多外派雇员罢了。
广汽丰田的裁员就是一个例证。裁减中国本土的员工和减少外派到中国的日本雇员人数这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说到底都是在华日企节流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一点就连《日经新闻》自己在报道中也有提及,他们援引一位承揽汽车相关工厂施工的日本大型建筑企业的派驻人员的说法称:“今后真正打算在华继续拓展业务的汽车供应商,估计10家里头也就只剩1家了。”
明明就是自身竞争力不行才萌生的退意,却偏偏要罗织一大堆借口来为自己的无能找补,而且这堆借口还都是从别人的身上找出来的,《日经新闻》这篇为在华日企挽尊的报道,让我想起了两性关系中的一种人。
这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很享受他/她的优势地位,更高的学历、收入、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赋予了他/她在两性关系中的安全感。而当有一天你的进步速度超过了他/她的成长和预期,实现了对他/她的追平甚至是赶超,那么他/她可能就会接受不了,进而和你提出分手。
他/她在分手时会和你掰扯一大堆理由,什么时间长了感情淡了、觉得你没有之前那么关心他/她了、长期异地相处难以为继等等,但其实说穿了就是他/她在你面前没法维持优越感了,你的水平已经在他/她之上了,他/她再和你这么处下去他/她会很累。他/她跟不上你的节奏了,所以他/她只能选择撤退和逃跑,但是他/她又没有勇气承认这一点,所以只能把大部分责任怪罪到你的头上。那一刻他/她考虑的并不是你的感受,而是单纯就是想让他/她自己心里能过得去罢了。
而且特别搞笑的是,《日经新闻》还在他们的这篇报道中,援引了某“日本大型医疗器械企业的派驻员工”的看法。这位派驻员工说:“现在很多日本企业都有一个共通的烦恼,那就是‘没有希望在中国工作的年轻员工’。”

图片

这话说的,好像我们中国这边很盼着你们日本的年轻人过来一样。你们日本人有认真思考过自身实力配得上当今中国市场的竞争烈度吗?没本事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没本事,不要找那些有的没的借口给自己遮脸,遮不住的。你们日本人的手再长也就只有一双吧?手都拿来遮脸了屁股怎么办?屁股不就露出来了吗?那样岂不是更难看了吗?
分手就和平分手,本来大家之前也就是凑合过的,到站下车是注定的事。相互留个体面,日后好打照面。本来当初在一起的时候嘴巴就不太干净,现在走的时候还要安排日媒驻华记者写小作文阴阳怪气,这就是明摆着要把两家关系往绝对零度线上推了。
既然日方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了,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尊重、理解、祝福,希望那些离开中国的日企还有日本员工可以在东南亚、大洋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好归宿。在这些没有了中国新版《反间谍法》约束的地方,日本的高新企业和高端人才,想必应该就能把中国的新能源异军给揍得满地找牙了吧?但如果都到这个份上了,日企也还是竞争不过中企,不知道像《日经新闻》这样的日本媒体,届时会不会又把锅给扣到印尼或澳大利亚的《反间谍法》头上呢?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孤烟暮蝉:在中国赚不到钱,日本人怨起了反间谍法 |2023-10-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