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上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题目叫做《中国的工厂正在转移——但并非转移到印度或墨西哥》,说的大概是这么个事:虽然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位于中国沿海省份的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很多自以为是后起之秀的竞争者,比如印度、越南和墨西哥之流,现在一个个都在摩拳擦掌,盼着能把中国从世界工厂的宝座上拽下来,好让自己上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志于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国家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中国沿海省份的中低端制造业都转移走了,它们也不见得就能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捞着多少肉吃,因为在承接中国沿海省份中低端制造业的转移过程中,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强大对手的挑战,那便是英雄池同样深不见底的中国中西部省份。
还是老规矩,鹦鹉学舌当翻译机器的事情咱就不干了,我在这里只把我认为文章中比较重要的要点摘出来给大家看。对原文感兴趣的同志和朋友,可以根据我前面给出的英文标题在网上按图索骥,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要点1:资本总是逐利的,对于那些依靠中低端制造业来获取利润的企业来说,寻找成本更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几乎是一种刻在它们基因里头的原始本能。现如今,中国沿海省份的土地和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对于这两者十分敏感的中低端制造业已经不适合再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是怎么个转移法,这背后其实大有讲究。
很多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华人士,还有来自印度和越南等方兴未艾的所谓的“下一个世界工厂”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局外人,长期以来都有一种错觉,总觉得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了,美国对华竖起高高的关税墙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就会逐渐流失到印越等美国重点扶持的国家手上。
然而现实世界的运转不会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华盛顿邮报》提到,自2018年年初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向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外的地区,主要是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不断扩展,中西部15个省份的出口额已经激增了94%。
根据国际知名的经济和金融数据服务商CEIC提供的相关数据,截至今年8 月,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中西部省份的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6300亿美元,超过了同期印度的4250 亿美元、墨西哥的5900 亿美元,以及越南的3460亿美元。
我在这里要强调一点,虽然印、墨、越三国的外贸数据看着也不差,但是它们出口的制造业商品有相当一部分其实都是中国的来料组装,而且往往是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越高,中国来料的占比就越高。说白了,这些国家出口的制造业商品很多其实就是“洗澡蟹”,如果把它们外贸数据中中国贡献的那一部分给摘掉的话,那么这些国家的这笔账恐怕就远没有那么好看了。
要点2: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连做梦都想着要把制造业的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并且也为此采取了包括加征关税和贸易制裁在内的诸多恶劣手段,但即便是这样,中国内陆省份的制造业出口增速也还是超过了那些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国家。
因为占了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和后新冠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这两只“黑天鹅”的便宜,印度、墨西哥和越南的制造业出口在2018年之后一度也过了上几年好日子。其中,印度的出口增长了41%,墨西哥的出口增长了43%,而越南的出口则增长了56%。尤其是墨西哥,因为近水楼台,所以墨西哥在2018年的出口额甚至还一度超过了我国内地。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很快就又夺回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情况还只是中国内陆省份的制造业出口和印、墨、越三国的对比,如果要是把中国沿海省份的制造业出口额也给算上,那印、墨、越之流就完全不够看了。说得露骨一点,印、墨、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连给中国沿海省份提鞋都不配。
事实是,不光是印、墨、越,你就算把美国、欧盟和日本都算上,它们的制造业出口也一样打不过中国的沿海省份。《华盛顿邮报》指出,以珠三角的深穗、长三角宁波和上海,以及环渤海的青岛和天津等中高端制造业强市为例,由它们所构成的中国沿海制造业核心,在截至今年8月份的12个月里,一共出口了价值2.7万亿美元的商品。2.7万亿美元的商品出口是个什么概念?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的出口总额之和的一半也就这么多了。
之前网上有个关于中国钢铁产能的段子是这么说的:全世界的钢铁产量如何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唐山瞒报产量第四,美国第五。
现在看来,这个段子套到中国的制造业出口上也是合适的。
要点3:中国沿海省份的制造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背井离乡,来到远离家乡的沿海城市谋生,主要是到新型的工厂里头打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为了争抢劳动力资源,沿海省份的制造业企业的用人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在过去10年间,广东民营企业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增长了一倍多。现如今很多沿海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都已经放弃了艰苦的工厂工作,转而从事一些相对自由的服务业,比如送外卖和送快递。
大势如此,很多原来在中国沿海省份扎根了多年的制造业企业也将自己的产能往内陆迁移。《华盛顿邮报》援引了一家在中美两国都设有总部的时装品牌(Commerse)的一位商业主管的观点,他说他的公司最迟在2022年下半年也要将生产线从中国沿海转移到内陆了。现在,他们公司约有一半的机缝工作是由位于广西和湖南等地的自动化工厂完成的。虽然在这些内陆省份生产服装是会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出货到美国的时间更长了,但总体而言这笔账还是划算的,因为桂、湘等地的劳动力成本比起广州的至少要便宜大约30%。
除了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之外,中国沿海的制造业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转移到内陆省份,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比如寻找更便宜的工厂用地以降低土地成本,以及规避沿海城市为了减少污染所制定出来的更加严格的生产规定等等。
要点4:但是即便你把所有这些原因全部算上,它们对于沿海制造业的迁移也只能算是满足了必要条件。毕竟这些有利因素你说穿了印度和越南也有,而且这些地方的用人成本可能比我们内陆省份的还低,环保政策可能也比我们的更宽松。如果单纯只是奔着这些利好因素去的话,那么中国沿海的制造业企业完全可以转移到印度和越南去,就和美国一直以来期望的那样。
但最后它们并没有。所以这背后一定有着什么更深层次的有利条件在强烈地吸引着这些制造业企业,正是因为这些更深层次的有利条件的存在,所以才为这些制造业企业向内地的转移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充要理由。
那么更深层次的有利条件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中国的大三线建设和中西部大开发。
文章指出,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为了应对来自北面苏联的军事压力,还有南边正在越南搞搞震的美国的霍霍,我们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将沿海地区的部分工业和基建配套,如发电、钢铁和武器制造等基础工业给转移到广大中西部地区。这样就算哪天我们真和美苏打起来了,咱们的工业也不至于一上来就被人家给一锅端了。而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三线工程。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三线这个说法我们基本上就不怎么提了,取而代之的是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西部大开发。但不管是大三线工程还是西部大开发,因为持续时间长、耗资巨大,而且又迟迟看不到有太多的经济效应,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一直有一种声音,觉得我们费尽心力在中西部建设了这么多年是建了个寂寞。
但这种浅薄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别说是我们国家的有识之士了,就连一些真正的美国精英也对此嗤之以鼻。美国加州海军研究生院副教授科维尔·梅斯肯斯(Covell Meyskens)就认为,评价大三线工程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计较。你只算短期的眼前利益那它肯定是亏的,但是大三线工程为日后中西部省份的工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前人在当年打下来的路桥、学校和电网等基础设施,想必后来内地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就能把沿海的制造业给承接过去。
“中国的中央规划者非常清醒且富有远见,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建立一体化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广袤的中国内陆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锈带’。中国的经济是一体的,没有广大中西部省份的发展,沿海经济带的繁荣便无从谈起。"
这个道理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是适用的。中西部省份承接了从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中低端制造业,沿海省份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去攻坚高端产业。
千万不要觉得沿海发达城市如今的成就是光靠自己就能获得的,也不要以为内陆省份都是靠沿海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在养着,作为一个嫁到广东多年的江西人,我对这套歪理邪说背后的逻辑槽点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没有江西源源不断提供的人才和自然资源,深穗尤其是深圳恐怕也不会发展得像后来那么快,而这个情况在其他珠三角或长三角的经济强市也一样存在。将这些经济强市比作超市收银员是过了点,但是给它们提供依靠的中西部省份也绝非只是保洁阿姨和看门大爷。
要点5: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强势地位令美国极为惶恐,而且这种不安情绪还在与日俱增。在心安理得地享受了若干年剥削中国和压制中国的好日子之后,美国现在突然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给西方提供廉价的家具和玩具的国家,今天的中国已经有能力生产出一流的智能手机、工业机械,以及无可匹敌的新能源汽车了。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削弱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的强度,为此它们不惜提供了巨额的财政补贴以吸引制造业回流。并且还通过限制对华出口高端半导体等手段来减缓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速度,然而如今的事实已经证明了,在强大的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面前,西方所有的这一切机关算尽都是徒劳的。即便是相对乐观的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就今天中国对全球制造业的掌控力,想要挑战它们实在太难了。
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超强的工业产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深不可测的底蕴,这是日韩和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在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中从未拥有过的可怕优势。这些小龙小虎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往往要面临“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他们的工业产能和市场规模实在太有限了,要想在汽车和电子消费品等领域有所作为,势必就要在纺织业或家私等技术含量相对不那么高的制造业上做出取舍。
但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制造业在向上快速攀升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原有的中低端制造业。小龙小虎才做选择题,真正的大龙从来主打的都是一个“我全都要”。正是因为中国在中高低各个制造业领域都占据着绝对优势,所以即便今天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在不断上涨,但中国的工厂仍然有能力将总体成本控制得比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还要低。
对于中国的产能优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城市政策教授、经济学家戈登·汉森是这样评价的:“中国的工业产能太离谱了,以至于世界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际上都不需要后来者再往上画蛇添足了。”
除了市场规模和工业产能之外,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做到通吃,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国内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以及完整到令人望而生畏的超级产业链。《华尔街邮报》提到,在中国,你几乎能够获得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零部件,你能想得到的,大概率就能找到相应的供应商。
为什么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无法在制造业领域撼动中国的地位?物流成本只是中国相对印度的一小部分优势,印度无论是电力、港口还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你光人力成本低有什么用?你这一项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那一点吸引力,中国能用其他十几项优势给你完全填平了,说到底你一样占不到便宜。
用牛津经济研究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路易丝·卢(Louise Loo)的话来说:"从半导体到鞋帽服饰,就没有什么商品是中国不能生产的。而只要是中国能生产的,中国都会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那些所谓的中低端制造业。从来就没有在中国真正地消失。”
中国的所有优势,都意味着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制造业国家在追赶中国的道路上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驻东京高级经济学家斯特凡·安格里克(Stefan Angrick)不无担忧地表示:"我真是替那些后来人捏一把冷汗。你拿什么来和中国竞争啊?”
对于《华盛顿邮报》的原文分析就到这里。今天的要点总结长了点,因为我在摘取要点的过程中,已经把很多个人观点和感想都穿插着说完了,所以话题展开到这里我其实也没有太多可说的了。车轱辘话我们就不说了,在本期内容的最后,我附上三句平时用来勉励自己的名言,既是作为今天这期节目的收尾,同时也是送给广大同志和朋友的寄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