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11月7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但这次战争是被美苏强行叫停的,英法灰头土脸,什么好处没捞到,还为以色列做了嫁衣裳。
以色列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打通了沟通红海和印度洋的南向航运通道。
虽然眼前受益,但后患无穷,毕竟是以色列伙同英法围殴了埃及。而且一个新生不到10年的国家,就已经敢主动出击侵略他国,而且还是在与所有阿拉伯国家交恶的情况下入侵阿拉伯国家的核心埃及。可见以色列对于阿拉伯国家是多么大的威胁。
为了能够抗衡以色列,降低以色列的威胁,阿拉伯国家以巴勒斯坦为着眼点,支持巴勒斯坦人建立了“法塔赫”,也就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法塔赫”于1956年开始筹建,第二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感受到以色列的威胁越来越大,故而加速了“法塔赫”的建设工作,并于1959年在科威特成立。
“法塔赫”主张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民主国家,并认为坚持武装斗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随着“法塔赫”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8个成员国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掌握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军事、执政、财政大权。
“法塔赫”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不断袭击以色列,以期夺回原本就属于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逐渐的,以色列感受到了威胁。因为原本以色列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由第一次的被动防御变为第二次的主动出击,战略态势大为改善。
但如今“法塔赫”的出现,使得以色列疲于应付,而且“法塔赫”身后站着整个阿拉伯国家。长此以往,以色列必然会被消耗绝大多数精力,“法塔赫”事实上已经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为此,以色列开始筹划消灭“法塔赫”,彻底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并且削弱阿拉伯国家。
1967年,5月1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埃及部队前出占领了观察所,10万埃及部队和近1000辆坦克开进本国西奈半岛。
5月23日,纳赛尔又下令封闭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蒂朗海峡,要知道这可是以色列通过第二次中东战争换来的。
5月30日,埃及和约旦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再加之北部虎视眈眈的叙利亚,以色列事实上已经被三国战略合围,而以色列南北约4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毫无占领纵深可言,一旦阿拉伯联军发动进攻,以色列很可能被分割合围,为此以色列决心一战。
当然,以色列敢于主动出击也是有它的底气。美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加大了对以色列的援助力度。包括36亿美元的资金,超过400多辆坦克,250多架新型战机,并且派遣了上千名空军人员对以色列飞行员进行培训,使得以色列空军飞行员的战斗素养和战斗力在中东独步天下,以色列还从法国人手里购买了幻影3战机,空军实力愈发强大。
▲以色列购买的法国幻影3战机在此次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也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向以色列提供技术转让,使得以色列获得了军工生产研制能力,为日后以色列在中东的强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以色列那边整军备战,阿拉伯国家也没闲着。当时已然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自然就支持阿拉伯国家。苏联为埃及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6艘战舰,T-55主战坦克和米格-21先进的喷气式战机。
约旦也请来了英国顾问帮助约旦训练部队,兵力虽少但装备精良。
叙利亚则通过苏联支援的武器加固了戈兰高地,防备以色列的进攻。
开战前,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总兵力达30万人,飞机750余架,而以色列由于总人口限制,军队人数不过9万人。阿拉伯人的坦克和飞机数量是以色列的2倍,以色列唯一的优势就是飞行员素质高,战机更为先进。
【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响,以色列六天打垮阿拉伯人30万大军】
1967年6月5日,除了留守的12架战机外,以色列其余347架战机全部出动,对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的25个空军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空袭,第三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又称“六日战争”。
早上7点10分,执行首轮空袭任务的183架战机,以10分钟49架的频率,从以色列各个空军基地出动,为避开埃及的雷达探测,以色列战机群采用无线电静默和超低空飞行,并且绕道地中海。在到袭击目标后,战机迅速爬升到100米实施轰炸。此时的埃及空军根本没有接到防空警报,所有战机都停在机场,以色列战机的炸弹直接命中了机场油料和弹药库,瞬间机场一片火海。
首轮空袭,埃及便损失了197架战机,16个雷达站,6个军事基地也在轰炸中瘫痪。
当日9点34分,以军第二轮164架飞机再次空袭埃及,此次攻击对象为埃及的轰炸机部队。如同第一轮空袭一样,埃及空军尚未起飞便被在机场。
最终,在6月5日的战斗中,埃及损失了超过240架飞机,叙利亚损失45架,约旦损失16架,而以色列仅损失13架。以军第一日的空袭,便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空军,这也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条件。
随后在开展后的60个小时内,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451架飞机,埃及损失了空军的95%,几乎整个空军被毁,而以色列共计损失26架飞机。
▲被以色列空军炸毁的埃及战绩,埃及空军甚至都没来得及反应
在以军突袭阿拉伯空军之际,以军地面部队5个装甲师迅速向西奈半岛的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进攻,当时埃及守军拥有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共计12万人。
但埃及各军队分布在各个要点上,且空军基本被以色列摧毁。面对以色列强大的陆空联合作战,埃及军队顽强抵抗,但7日,以军从中路突破,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退路。
最终,短短三天时间,以色列便全歼埃军西奈半岛上的5个师,整个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埃及装甲部队在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山口附近被以色列空军摧毁,没有了制空权,战争的胜利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愈发遥远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6月5日,以色列在东线出动4万人,400辆坦克,战机140架,进攻约旦,而约旦拿出了4.5万人,200辆坦克的全部身家。但由于空军被以色列击毁,没有制空权的约旦打得太过被动,两日时间,以军便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6月7日20时,约旦和以色列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
在7日以色列与约旦达成停火协议时,以军在9日突然在北线进攻叙利亚。以军兵分两路,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攻。戈兰高地西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陲的战略要地,从戈兰高地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不过60公里,而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可以说戈兰高地对叙以双方都十分重要。一旦戈兰高地被占,叙利亚将无险可守。
叙军也知道戈兰高地的重要性,但此时他们的陷入了埃军和约军相同的困境,那就是没有制空权。上世纪60年代的空军已然进入喷气机时代,空军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没有了制空权,叙利亚的装甲集群在以军飞机眼中不过是静止的铁罐头。
很快,叙军地面部队败下阵来,到10日,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随后,叙利亚被迫接受联合国调停停火,至此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
第三次中东战争从1965年6月5日开始,到10日结束,也称六日战争。短短六天时间,以色列闪电重创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三国伤亡被俘达6万人,以色列仅死亡不足1000人。
此次战争,以色列充分利用了空军优势,并且出其不意,在战争第一天便重创了阿拉伯联军,失去制空权的阿拉伯军队,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装甲部队也被以色列空军消灭殆尽,最终输掉了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制空权愈发受到各国重视,没有制空权,就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
此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拓展土地6.5万平方公里,彻底改变了以色列的战略劣势。
以色列还将100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让他们沦为难民,要知道短短二十年前,犹太人来到此地还是难民身份,如今竟然反将巴勒斯坦人赶出了他们的家园,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埃及这个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的地位开始下降,并且经此一役,极大打击了阿拉伯人的士气。第三次中东战争可以说是阿拉伯人的奇耻大辱,埃及总统纳赛尔,也是领导阿拉伯世界反以的核心人物,也因阿拉伯联军的巨大失败而积劳成疾,悔恨不已,最终在5年后的1970年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2岁。
如第二次中东战争一样,美苏在此次战争中介入愈加深入。
战争开始后,苏联秘密向美国表示不会介入战争,但敦促美国向以色列施压停火。但彼时以色列占据战场优势,美国并不急于以色列停火,并且表示,让以色列退回战争所占的土地是不可接受的。为此,苏联又向阿拉伯国家施压停火,阿拉伯国家迫于战场上的失败,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可以说从第二次中东战争,到第三次中东战争,都有美苏的身影,甚至是双方停火,依然是由美苏把持调停,而联合国完全沦为了工具和摆设。
1967年11月22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由英国提出的第242号决议,规定了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和基础,也就是以色列撤出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并尊重和承认该地区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妥善安置巴勒斯坦难民。
但以色列通过第三次中东战争彻底扭转了战略劣势,根本没有将吃下去的土地吐出来的打算,以色列之所以收手,也是迫于美苏的压力。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争端,是被美苏强制压了下去,矛盾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再次加剧。与第二次中东战争相似的结局仿佛又在重演。
但通过三次中东战争,区域小国间战争的主导权已经开始向美苏这样的大国倾斜,而这种规律也贯穿了整个巴以冲突的历史,直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