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类似《歼16单价不比歼20便宜多少,性能远不及歼20,为什么还大量服役》的新闻充斥网络,惹得吃瓜群众纷纷义愤填膺。
先消消气,说一个陈年旧事。
在2006年美国阿拉斯加“Northern Edge”演习中,F22对战F16和F18,打出了144:0的惊人战绩,一战封神。正当众人以为五代机轻松碾压三四代机的时代已经来临,事情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2009年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2009”军演中,F22像往常一样开雷达抽人,结果雷达特征被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截获,随后F22遭到了严重电子干扰,直接被戳瞎了狗眼。咆哮者趁机逼近,一闷棍敲下了F22。
EA-18G这家伙翅膀上挂的不仅是导弹,更多的是电子吊舱和天线。这是公开报道中F-22的唯一败绩,咆哮者身上的F22击落标志一直嘚瑟到现在。
这事儿多少让那些天天拿着参数比来比去的军事砖家们有些尴尬。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戳瞎对方雷达然后逼近敲闷棍的操作,是侥幸之举?还是有可能成为空战的常规操作?
六代机
在以前,二代机凭借高空高速和雷达导弹可以轻松拿捏一代机,后来的三代机则是依靠机动性稳稳压制了二代机,再后来的五代机叠加了隐身、超机动等多种性能,又把三四代机摁在地上摩擦。
但是随着各种材料性能逐渐逼近理论极限后,就战斗机本身而言,很难再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美国F35的发动机核心部件和F22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基于不同的需求重新做了设计而已(为了增加推力而降低了高速性能)。所以,六代机的概念提了这么多年,依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本僧斗胆预个言,按照传统路子走,六代机很可能永远也“下不了楼”,就好像芯片制程不可能无限缩小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