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前两天刚去过一个。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雪峰村。这个村子实际上离宜宾市更近一些,就挨着宜宾市屏山县,整个村子都在一个山窝以及四周的台地上,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盆”。这种地形也使得这个村子的交通十分困难,各居民组之间没有互通,相邻两个居民组之间居然要绕1个多小时的路。这个村子现在最出名的就是这条“网红公路”,要是想去的话导航不要设置“雪峰村”,那样会把你导航到村委会去,网红公路实际上在一个叫做“西宁湾”的地方,以这个为目的地才行。雪峰村是个100%的彝族村,居民全部是彝族,而旁边的大田村却基本上都是汉族,只有十来户彝族人。西宁湾“网红公路”这边也是一样的情况,外面的龙秧坪就全是汉族人了,经过一条叫“西宁河”的小河之后就是屏山县,看起来已经跟四川其它山区没什么区别。雪峰村这个样本能够很好的说明这种深山里的村子为什么会存在。我去过不少彝族地区,从最南的红河州,到“最北彝族村”泸定县磨西镇核桃坪,大多数彝族自然村都位于这种非常艰险的山顶、深山,彝族人也自称“山地民族”。这是民族原因造成了的深山自然村。彝族姑娘的美女比例相当高,很多村子里一些普通人家的姑娘就算是皮肤很差,也能看出来脸型相当的不错,养尊处优的话很明显就是个美女,看多了能够看出她们脸型上的共性,非常符合东方审美标准。这说明她们的血统其实相当的封闭,与“山外”的沟通并不多。小凉山地区这种星罗棋布分散的彝族村寨,与大凉山、云南红河州成片的彝族地区还有很大的不同,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还有血统上的。散居彝族村寨血统反而要封闭很多,连片彝族地区从脸型上看跟汉族和其他民族交流更多一些,这个可能也跟散居村寨保持自己存在合法性的努力有关。通常散居村寨都位于这种十分难以到达的深山里,基本上不可能与外界通婚,连片地区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更多的通婚。没有人天生就愿意生活在高山上,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更肥沃的土地,也都愿意去过更好的生活。在雪峰村跑错路的情况下,我跑到村委会去问路,彝族村干部搭我的便车去镇上,就表达了对大田村肥沃土地的羡慕。他告诉我大田村的土地更平整,能够修梯田种水稻,雪峰村就只能修坡地种玉米土豆,土质也要好得多。同样是农民出身我当然知道这中间的差距,大片、平整的土地耕种成本要低得多,零碎崎岖的土地耕种起来很辛苦。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中,因为民族成分的不同,对土地的争夺是相当激烈的,远不是今天的人能够想象。优质土地被人数更多武器更先进的民族抢走了,也就只能去这种易守难攻的深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