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当我们国家开始启动乡村基建时,记得有许多中国的经济学者表达了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其中最典型的观点是,今天的农村都没什么人了,还大规模搞基建有意义么?
当时我就对这种观点表达过批判。其一,迄今中国农村还有6亿多农民,差不多两个美国的人口,怎么就能说农村没什么人了呢?其二,没有基建,农村如何发展?
当时我还只是考虑到农村的发展问题,没想更多。后来陆续去了一些东西方的国家,看到了西方农村的美丽,也看到了自然条件很好,植被好,房子建得也漂亮,可是道路建设却很滞后,尤其是乡村的道路建设严重不足的一些东南亚国家。那里到处尘土飞扬,路边的房屋和树木上全是厚厚的尘土,感觉植被再好,若没有道路等基础建设配套,永远不可能有环境美好的感受。
这次再来东南亚,第一站到了老挝,又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视觉冲击。老挝这地方气候好,植被也好,中国许多的红木就是从这里进口的,可这里的基建水平应该还处在中国90年代初期的样子。乡村基本没有硬化的道路,加之又是典型的红土地,到处都是尘土。即使是首都万象,也是尘土飞扬,只有凯旋门到主席府那一带有那么点中国城市的感觉。
整体上看,老挝首都万象的市容市貌也就是中国20年前一个县城的模样。不仅道路拥挤,路面脏乱差,街头也到处都是“蜘蛛网”,与我几年前在河内见到的场景非常相似。
在老挝,我还看到满大街跑的似乎多数是皮卡车。一开始很不理解,仔细想想,似乎也能找到答案。没有基建的基础,道路崎岖,不开皮卡怎么能走得动呢?
又想起不久前我儿子要开工厂,说要专做房车,我是一百个不赞成。考虑到儿子做事情通常很倔强,我只好口头答应去筹备,实际上硬是给他拖黄掉了。我坚决不赞成是因为这玩意儿在中国根本就不可能有市场,这是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
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基建的完善,交通的便利性、生活的便利性全球第一,而且无可比拟。今天的中国,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交通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哪怕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也一定是硬化道路村村通,供电供水村村通,电信网络村村通,物流快递村村通,酒店餐馆村村有。
由于喜欢旅行,中国以县为单位,我应该已经去过90%,而且多数是自驾旅行。我的亲身感受是,即使是在新疆和西藏这种偏远的地方,人能去的地方就一定有路,有水有电,有酒店餐饮和物流等服务。就算是在可可西里这种无人地带,如今也有了服务区。房车这玩意在中国显然是没有太多需求的。如今看到老挝满大街的皮卡,自然同样会想到有什么样的需求才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这个朴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