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虚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2024-01-30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而且看不到结束的迹象。俄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开战之前,俄军实力是地球村公认的前三。鉴于此前在叙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表现,很多人都认为,俄军会在一马平川的东乌平原上纵横无敌。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出乎预料,俄军打得远不及预期。于是又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完犊子了。实际上俄罗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当大家以为它行的时候,往往就不行;当大家以为它不行的时候,暗戳戳地又行了。
尤其是俄罗斯大张旗鼓地发动军事战争时,如克里米亚战争和一战,往往都没有好结果;当俄罗斯开始被迫防守反击玩命时,尤其是俄罗斯人认为自己在拯救欧洲或世界时,如反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又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如果要评价俄罗斯这种独有的奇特表现,就应该充分挖掘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谈到战争潜力,对大部分国家而言,主要就是战争机器的实力。但俄罗斯是特殊的,它的战争潜力远不止战争机器那么简单,还会外溢到国家体制和文化体系。
所以谈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要从三个层面解读:
层面1、战争机器
层面2、体制系统
层面3、文化信仰

 战争机器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非常有趣。
202210月份的时候,俄军在伊久姆和红利曼失利,拉平上将成了替罪羊。普京的两位心腹爱将卡德罗夫和普里戈津对拉平展开猛烈抨击。
普里戈津说他“德不配位、欺上瞒下、平庸无能
卡德罗夫更是火力全开,表示应该“将拉平降级为普通士兵,剥夺他的奖励,并作为机枪手送他上前线,用鲜血洗刷他的耻辱。”
卡德罗夫骂拉平时,还是中将;随后不久,就升级为上将。
当时舆论界都以为拉平完蛋了,肯定会被秋后算账,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然而几个月之后,事情发生了反转。前不久格拉西莫夫到前线,拉平变成了总参谋长,相当于级别还升高了。这个现象说明,普京还是想保持军方高层团队的稳定,营造一种俄军虽然进展不顺但一切并没有失控、战争游戏还可以继续玩的状态。
要明白俄罗斯战争机器的战斗力,需要搞明白三个基本要素:军衔传承、军区变革和兵役制度的制约

01 军衔传承
军衔,意味着晋升机制,是释放战斗力的一种基础性制度。
俄罗斯的军衔体系源自于苏联。众所周知,苏联的最高军衔是各种元帅,包括军兵种元帅、军兵种主帅、苏联元帅等等。这里解释下,苏联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军衔是“大元帅”,不过只有斯大林一人,因此一般意义上认为元帅是最高军衔。
苏联之所以有那么多元帅,主要是因为苏联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在打仗,而且经历过第二次世纪大战这种最残酷的战火洗礼。除了元帅军衔外,还有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共6个等级,这也是俄罗斯军队当前所采用的军衔等级。
整个俄罗斯时代仅仅出现过谢尔盖耶夫一位元帅(他爸尼古拉·谢尔盖耶夫是苏联海军元帅,参与过内战和卫国战争;他本人因在战略火箭军领域的贡献被叶利钦封帅)。
俄军现阶段最高军衔是大将。国防部长绍伊古、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内务部长科洛科利采夫、俄军南部军区司令德沃尔尼科夫、俄罗斯国民近卫军总司令佐洛托夫等人,都是大将。换句话说,他们的贡献都没有达到元帅的水平。原因其实很简单,乌克兰战争之前,俄罗斯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不具备诞生元帅的条件。
对俄罗斯来说,现阶段的乌克兰战争已经达到诞生元帅的级别。
如果俄罗斯彻底打赢,普京肯定会大封功臣,俄军估计会出现三个以上的元帅。
如果俄军能守住现阶段占领的那些领土,普京也会为了提升士气而封一两个元帅。
如果俄军最终失败,那必然是灾难性的。不仅元帅不会诞生,甚至俄军的整个晋升机制都会被摧毁。对普京本人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他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维护俄军管理层的稳定。这个管理层不仅包括俄罗斯国防军,也包括瓦格纳雇佣军,以及卡德罗夫为代表的地方军阀。
所以才会出现上诉现象:拉平前线不给力,最后职位上升了(升级为总参谋长);卡德罗夫痛骂拉平,最后级别上升了(升级为上将)。其实这些都是普京为维护俄军高层稳定而笼络大家的手段。
现在的俄军基本结构是“三军种三兵种”:陆军、海军、空天军和战略火箭兵、空降兵、太空兵”。单凭现在投入到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并不代表俄军战争机器的全部),并不足以赢得乌克兰战争。
造成俄军如此窘境的原因在于另外两项基本军事制度。

02 军区变革
俄军第二个基本制度是军区。
俄罗斯的军区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东罗马帝国时代。当时东斯拉夫人全面倒向东罗马帝国,皈依了东正教的同时,也引入了东罗马的军区制度。该制度的基本逻辑,是在正常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的军事战略需求,将国家划分成若干个军事区域,用于备战与战争。
苏联推翻了沙俄,但也继承了沙俄的军区制度,最初只有11个军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苏联军区先后扩增到30个。它们横跨欧亚大陆,从远东到东欧各地,总兵力达到1000万以上。冷战时代,苏联长期维持400多万的常备军,军区数量经过合并之后,下降16个。苏联之所以要那么多军队,是因为苏联的布局是和美国打世界大战,为全面战争做准备。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大幅减少,军费支出大幅减少,再加上想和西方和解,就把军区数量降为8个。这个过程中,叶利钦获得了最高的权力。1998年,叶利钦把权力移交给普京的前夕,又签署法令把8个军区合并为6个,即莫斯科、列宁格勒、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军区。

图片

 为什么要强调军区变革呢?因为每次军区调整,都意味着军事力量重组,意味着最高领导人变更。普京时代最大的军事变革,相当于把原来的六大军区变成四个方面军。
再加上在2021年,北方舰队正式由军种作战力量升级为独立的军事行政单位,成为与俄罗斯四大军区具有同等作战指挥权限和行政级别的“第五军区”,俄罗斯现在的军事版图是这样的:

图片

普京时代的军事改革出现了三个重要人物。
首先是文职出身的谢尔久科夫这位老铁的改革思路就是模仿美军,试图将苏俄几百年传统的“师·团”单位转变以“旅”为单位的“轻、快、灵”模式。
谢尔久科夫的手段就是把刀挥向军事人员(约20万名官员被解职)与军事单位(10个军事单位被解散),有点拆飞机买零件的意思。军改最显著的变化是,让军队出售资产不再经商,专心投入军事训练;但也导致俄军更加依赖雇佣军。所以从这次乌克兰战争可以看出,俄军大规模战争能力下降,但瓦格纳雇佣军实力强劲。
由于谢尔久科夫实在过于书生意气(类似康梁变法),在俄军内部引发强烈反弹。再加上他本人卷入腐败案(贪了很多)和桃色案件(和女秘书做了不可描述之事),惹恼了老丈人(当时的总理)和大师兄(普京总统),被迫下岗。他的接班人正是绍伊古,普京时代军改第二个重要人物
绍伊古也不是军人出身,他上台之后还是按照普京的意图继续搞改革,但并不是继续继承谢尔久科夫的改革,而是对谢尔久科夫改革踩刹车:暂缓裁减机关、重建了大量军事院校,恢复了部分师团结构;主要购买国产武器,放弃欧洲武器,还恢复了部分师团(如第4近卫坦克师),减轻了俄军内部矛盾。
经过绍伊古一番折腾之后,俄军成了既有旧军团也有新军团、既有雇佣军也有军阀部队,军事术语叫BTG(营级战斗群),有点大杂烩的感觉。绍伊古凭借这次改革,稳坐国防部长位置,成为普京的左膀。

图片

当然俄军自己不觉得大杂烩,他们认为这是在实践“混合战争”。这是普京时代军改第三个重要人物格拉西莫夫的理念,主要思想就是除军事作战外,还涵盖信息技术、社会、经济、心理战、舆论、法律等层面的对抗。凭借这套思想,格拉西莫夫成了普京的右臂。
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这对普京身边的“卧龙凤雏”主要追求两点:
1、在营一级上就解决了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破障开路等问题,同时加强了与陆航、空军、特战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的联系。
2、通过卫星终端、数字化移动网络设备的装备,合成营可以及时呼叫陆航武装直升机、空军战斗轰炸机对敌发动空袭,电子对抗部队对敌方地域实施通讯干扰压制。
但是由于俄罗斯军费不足、高端制造业拉胯、信息水平有限,再加上贪腐严重,造成俄军战斗力大打折扣。所以这次乌克兰战场,俄罗斯国防军表现很一般。
对普京来说,军改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他本人通过军改彻底掌握了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再加上普京本人在俄罗斯政治威望很高,所以不论战争打成什么样,普京在俄罗斯都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现在的俄军,尤其是小卡德罗夫的车臣武装和瓦格纳雇佣军,给人感觉不是在为俄罗斯打仗,而是为普京本人打仗。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普京本人的威望加持,俄军表现很可能更糟糕(参考第一次车臣战争)。
如果俄军想取得更大的战果,必然要改革另一项基本制度,即改变俄罗斯现有的兵役制度。

03 俄军兵役制度
如今俄军的瓦格纳雇佣军战斗力优于国防军的现状很不正常。
工业文明之前,主要兵役制度有三种,
府兵制,主要特点是兵农合一、籍民为兵,指挥权一般在政府手里。中国比较强势的朝代,汉朝和唐朝前期、明朝,都是府兵制。
世兵制,士兵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当兵。少数民族政权,人丁稀薄,比如元和清,会用这个套路。但一般情况下,传几代就会腐败,参考清末八旗老爷兵。
募兵制,政府或地方豪强招兵买马。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负面案例太多,比方说宋朝募兵制,导致战斗力衰弱。唐朝中后期,从府兵制转向募兵制之后,造成军阀割据,遭遇毁灭。西方的罗马帝国也毁于雇佣军。
募兵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军队职业化。
工业文明到来之后,海权帝国的英美把募兵制发扬光大。
大英帝国依靠募兵制锻造出高素质的职业军人体系,打下日不落帝国。
美军从1973年开始,也转向募兵制。一名新入伍士兵月薪大约1430美元,普通中士的月薪大约3000美元,从军校毕业的少尉月薪大约4000美元,官衔越高,工资越高,和印度类似。美国那天文数字的军费中,很大一部分用来给官兵发工资。
苏联原本是搞义务兵役制,尤其是卫国战争时代,几乎全民皆兵。战后虽然根据《普遍义务兵役法》,所有男性都有义务服兵役,需要按时登记注册;但服兵役的比例大概是1314
到了阿富汗战争时代,由于普通义务兵伤亡较高(服役期短,经验不足),苏联也开始尝试引入募兵制,即“根据自愿原则,按合同服役”。这个改变激发了部分军人的热情,尝试从事雇佣军。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苏联时期就服过两次兵役,先是义务兵,然后雇佣军。

图片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采取义务兵与雇佣军双轨制。但是由于俄罗斯把义务兵的服役年限降为12个月(主要是为节约军费),导致义务兵的军事素质再次下降,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非常狼狈。于是俄罗斯政府(叶利钦)先承诺“不在高烈度冲突中使用义务兵”,后来普京干脆于2002年立法规定,义务兵不承担出国作战任务(2019年又修改条款,服役超过四个月的义务兵可以前往境外执行任务,但一般不会派往一线参战)。
俄罗斯逐渐依赖雇佣军。俄乌战争前夕,俄军总兵力100多万,雇佣军大约40多万。根据俄罗斯法律,只有这部分雇佣军可以出国作战。
40多万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包含了全部军兵种和很多特殊岗位,真正到陆军一线战斗单位的雇佣兵并不多。这种情况下,俄军就非常依赖一些精锐的瓦格纳雇佣军。
然而瓦格纳雇佣军虽然战斗力不错,但数量有限,无法发起大规模战役。乌克兰战争越打规模越大,显然不是一支精锐的雇佣军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俄罗斯现在的处境,想要发挥战争机器的全部潜力,需要修改两条法律。
其一,把义务兵服役时间延长到两年或三年,进行高烈度系统化训练。
其二,允许训练之后的义务兵出国作战。
不过现在普京对动员大规模义务兵出国作战很谨慎。毕竟当年阿富汗战争的案例在先,以义务兵为主体的苏军最后还是失败了。现在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远胜当年对阿富汗的支持,俄罗斯估计也没有想到西方这次会如此团结。拿林元帅的话说,原本准备了一桌菜,不小心来了好几桌客人。
如果俄罗斯要大规模出动义务兵去乌克兰作战,那么战争的影响将会从军事机器外溢到整个体制。这就涉及到俄罗斯政治体制层面的战争潜力。

 体制潜力
体制层面来说,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可以有两层理解。
狭义上是指体制层面的动员潜力:
202210月份,俄罗斯准备动员增兵时,卡德罗夫通过社交媒体说了这样一段话:俄罗斯的执法机构还有大约500万人员可以动用。这些机构涉及俄紧急情况部、安全局、对外情报局等多个部门。
卡德罗夫表示,如果把这些机构里面的一半人拉出来,也就可以集结250万军队,足以“摧毁任何西方军队”。
换句话说,即便是俄罗斯体制内的特殊机构,战争潜力也是极其巨大。
广义层面是指社会面动员潜力:
俄罗斯是一个疆域广袤的联邦制国家,形式上有自治共和国(22个)、边疆区(9个)、州(46个州)、联邦直辖市(3个)、自治区(4个)、自治州(1个)等6种,共85个联邦主体。如果摊派下去,每个联邦主体征兵一万,就可以征集将近百万大军。
叶利钦时代,有些联邦主体(如车臣和鞑靼)经常闹分裂。普京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加强中央集权,加固了俄罗斯的向心力,同时提升了个人权威。
普京的手段就是恩威并施。
所谓的威,即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分裂势力,如车臣叛军。
所谓的恩,即怀柔手段,例如给予卡德罗夫家族荣耀;例如重用鞑靼精英格拉西莫夫。
通过恩威并施,鼓励少数民族参军,并且成为雇佣军,从而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可度。这次乌克兰战争,大部分俄军来自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当然牺牲的士兵,多半也是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从社会层面来说,极端情况下(如拿破仑或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俄罗斯可以回到卫国战争时代全民皆兵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俄罗斯的文化体系。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最大的潜力都源自于文化层面的信仰。

 文化信仰
仔细研究下东斯拉夫人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象一、有时候特别猛。
1、俄土战争,双方打了十轮,俄罗斯直接把奥斯曼帝国搞散架。
2、拿破仑战争时代,沙俄帝国独自挡住了欧洲的进攻。
3、希特勒战争时代,苏联挡住了纳粹德国大部分力量。正是这些战争奠定了东斯拉夫人(沙俄、苏联、俄罗斯)在地球村的江湖地位。
现象二、另一些时候特别烂。
1、克里米亚战争,巅峰时代的沙俄被搞得灰头土脸。
2、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把自己打没了。
3、入侵阿富汗,把巅峰苏联耗得元气大伤。
同样都是东斯拉夫人,这些战争表现差距之大,简直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呢?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认为关键因素就在于东斯拉夫人精神深处的“救世情结”。
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其核心就在于“救世”。
简单来说,当东斯拉夫人认为自己在拯救世界时,就会特别猛,经常开挂。东斯拉夫人搞奥斯曼帝国最来劲,因为奥斯曼帝国灭了东罗马、占了东正教祖庭。皈依东正教的东斯拉夫人,不顾一切把奥斯曼帝国搞解体。
拿破仑入侵沙俄,本质上是十字军东征的近代版,是天主教对东正教的征伐。所以东斯拉夫人选择死磕。
苏联虽然否定了宗教,但苏联搞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是一种比东正教更为强有力的救世思想。所以东斯拉夫人为了布尔什维克,放弃了东正教。当希特勒入侵苏联时,再次激发了东斯拉夫人的救世情节。
再沿着这个“救世思路”往下看,苏联之所以被美国忽悠解体,就是因为在冷战对抗之下,救世逐渐演变成了灭世。东斯拉夫人又放弃了布尔什维克,重拾东正教。当俄罗斯发现北约继续东扩时,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又发动了乌克兰战争。
当东斯拉夫人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拯救世界时,表现就经常拉胯。大家可以对照那些东斯拉夫人表现拉胯的战争,要么是在境外作战,要么和精神信仰无关。那时候的俄军就显得吊儿郎当,缺点被大幅放大。中国由于自古以来是世俗社会,不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舆论界,在研究别的民族国家时,经常忽略精神层面的要素,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但是说实话,乌克兰战争很难打到“精神信仰”这个层面。
一方面来说,俄军是跑去打乌克兰,难以激发所谓的救世情结。再加上很多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实在恨不起来等一系列因素,所以俄军战斗力表现不及预期。俄罗斯急吼吼地把东乌四州“公投入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试图用领土刺激俄罗斯人的战争激情。
另一方面来说,乌军也很难打到俄罗斯本土,去刺激俄罗斯人保家卫国的情怀。原因也很简单,俄罗斯至少还有核威慑。由于全球最大核武库的存在,不论是乌军还是北约,都很难大规模进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也不好直接使用核武器。
那么大家可能好奇,俄乌战争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局?

肆,几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板门店模式。
打到某个时间段,俄罗斯和美国达成协议,就地停火。乌克兰就像当年的韩国一样,即便不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也无力继续打下去。不过目前看,这种模式概率较低,因为东斯拉夫人没有东亚人的政治智慧。
第二种结局,克什米尔模式。
印巴打打停停已经几十年,俄乌之间也可能选入这种僵局。这是一种漫长的战争,也符合现阶段的局势。
第三种结局,断裂式。
美国、俄罗斯或欧盟的一方出现坍塌解体,造成战争迅速结束。
如果没有美国,乌克兰肯定挡不住俄罗斯。
如果俄罗斯内部出现问题,将面临二次解体的风险。
但是这种局面,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或者何时会出现。
所以综合来说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俄罗斯发动全面战争或核战争的概率极低,战争会演变成漫长的拉锯战。
赞(8)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虚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2024-01-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