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出差跑了一趟山东,在往返的高铁上,看着窗外飞驰的山川、丘陵与平原,我不禁想起了齐鲁大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是八百里山川奔来眼底,三千年往事涌上心头。大约2500年前,山东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原创性思想爆发的高峰期,原因恰恰在于当时的分裂与竞争。诸侯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兼并,他们对于治国理政思想有着迫切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一大批富于原创性的思想家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而他们的门生则周游列国兜售其主张,或以智谋兴天下,或以游说谋富贵。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政治主张在不同国家得到接纳和实践,而不同国家的兴衰存亡则反过来导致了大多数思想流派被抛弃和证伪,最终能长期占据最主流地位的是法家和儒家。巧的是,这两家最初的发源地恰恰都是在山东。
自古齐鲁并称,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而鲁国是姬姓周王室的旁支。地理上,鲁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而齐国是海岸线漫长的半岛,居盐铁之利,通过沿海岸线的航行,与辽东半岛和江苏浙江等地有着贸易关系,因此其文化带有更多的海洋文化特点。鲁国农耕文化的思想结晶便是孔孟的儒家,注重礼乐所承载的伦理和等级秩序。而齐国的海洋文化的思想结晶便是以管仲为代表的齐法家,他们更加重视商业利益和权力关系,带有鲜明的重商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色彩。鲁文化似乎总是试图教化和改造人性,而齐文化则更加侧重顺应和利用人性。
帮助齐国称霸天下、帮助秦国统一天下的都是法家,但是帮助后来的汉室坐稳江山的却是儒家。凡是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为了降低统治成本,约束知识分子和将领们篡权夺位的野心,皇帝们都喜欢重用儒家,用礼仪和伦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驯化人们的思想,使之更加自律、自省、自卑。但是最高统治者本人却多是法家的实践者,也就是所谓的内法外儒。最经典的莫过于汉宣帝:他让自己的太子跟儒家的大师们学习,结果迂腐的太子把儒家的价值观当真了,以德政的理念批评父亲对大臣的过失惩戒太过狠辣,这令汉宣帝不由得感叹,“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他预感到这太子过于仁弱,老刘家的帝业有可能毁在他手里,但是又因为已故发妻的原因不忍心废掉这个嫡长子,结果西汉后期的权臣、宦官和外戚的轮番专权便是从这个汉元帝开始的。汉元帝的夫人王政君后来掌了大权,她有个喜欢践行和推广儒家理念的侄子叫做王莽。
作为鲁文化之精华的儒家文化,带有鲜明的农耕文明色彩。由于在历代统治者眼中的重大工具价值,汉武帝以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儒家经常性地占据主流地位,即便是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通常也用儒家来治理汉地汉人。因而很可惜的是,齐文化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被逐渐边缘化、碎片化、污名化了。管仲的大名许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他有哪些主张哪些功绩,恐怕所知者寥寥;《孙子兵法》许多人都读过,但是研究过《孙膑兵法》的估计很少,殊不知前者主要胜在文采,后者才是实践经验之精华。
到了21世纪的今天,经历了剧烈的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中华民族,早已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而成了一个开放型的陆海复合型大国,因此儒家的某些理念和主张已然不合时宜。不仅如此,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临着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外部挑战。这样的大争之世,需要我们更好地挖掘和光大齐文化的宝贵文化财富: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和学宫文化。
首先说说齐国的兵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