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人工智能方面“文生视频”的信息给冲击到了,前两天专门写了些思考,然后由于太懒,还没完成,先说点短的吧,纯属闲聊,供大家讨论。
Sora这个技术,到底首先颠覆谁呢?我思考了很久(别笑),但依然觉得其首先被颠覆的,肯定不是中国啊,比如欧洲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日韩也没有,Sora(人工智能相关)这一波欧洲和日韩等更没有赶上,人家也没觉得被颠覆,我们害怕啥?
当然,这不是说大家就不应该有危机感,而是要认真的讨论一个问题,一旦有一些趋势形成,意味着什么?中国跟欧洲日韩等有何不同?
如果说Sora真有当下的颠覆趋势,我觉得首先颠覆的应该是日本的摄像等产业,因为现实当中,摄像机等技术再发达,也很难完成Sora搞出来的“理论”视角实现。
所以说,首先感到危机的,应该是日本,但为啥日本没有啥感觉呢,因为日本觉得,美国搞出来的东西,就跟自己搞出来的差不多,大家都是盟友。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类似Sora等技术,会再一次让美国的盟友失去诸多产业,就像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美国技术对欧洲和日韩的完全碾压和加速控制一样,如果一定要说得严重一点,那就是目前美国的发达国家这些盟友,都在被美国的技术和平台加速摧残,直到逐步的拉美化。拉美国家,只是先走了一步,阿根廷曾经的债券和股票都深受世界追捧(而后一败涂地)、巴西至今还能造飞机(巴西造的飞机你坐过吗?),厄瓜多尔完全使用美元后大家也是一顿吹,前一阵大家还在说阿根廷使用美元不是先例,要跟厄瓜多尔学,结果厄瓜多尔整个社会走到今天,“内战”开始爆发,好像上万人都抓起来了。
当然,很多人又要反驳了,说美国的盟友都越过越好,我觉得这就属于为了反驳而反驳,跟美国是盟友的国家,有过得很好的,也有烂得不行的,菲律宾、乌克兰、拉美和非洲诸多国家等等,哪个不想成为G7一样的国家?哪个不是美国盟友?
那这跟人工智能、Sora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美国的大部分创新,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任意利用,当一个美国技术人员想创业的时候,脑子里立马就会这样想:非洲能为我做什么?日韩能为我做什么?欧洲能为我贡献什么?拉美能帮我干点啥?
在这种逻辑和现实掌控之下,美国的很多项目,一出生就是全球性的,就是全球数据和全球人才、资源所支撑。
而中国不是,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可以跟美国这种规划竞争一下的经济体,这就好比说,如果中国的科技创业者开始创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假设):如何在北京招募人才建立研发中心、如何在上海开展长三角业务、如何在深圳找工厂、如何在成渝建立西南分部、如何在西安、武汉、郑州、东北等省市地区拓展业务等等。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在用一个国家的统一市场,在跟美国搞出来的全球统一市场竞争。但请注意,这两个统一市场有本质的区别,中国是一个国家,发达地区有向欠发达省份输出资源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是同一个国家,而美国的“全球统一市场”,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比如Sora一旦成功,所赚的钱,来自全球,所摧毁的产业也都得各个国家自己承担,Sora不会把赚的钱分给此前给GPT贡献很多廉价输入员的非洲、拉美等国家人民,也不会分给知识和数据的原始产权人或来源地,而大家还不得不夸人家“厉害”。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Sora颠覆的,将是未来所有技术的萌芽、产出和获利模式,意味着欧洲和日韩这样强大的制造业和科技发展市场,也将逐步完全的变成美国科技的土壤和垫脚石。如果要再进一步的来说,是美国在帮着中国“消灭”可能的,更多的竞争者,就像曾经的互联网时代一样。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又忍不住要说点啥了,别急,请继续往下看。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阿Q精神,不管Sora等技术发展了呢?当然不是。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美国已经非常强大了,但大家去看美国人是如何基于世界来规划和营销的,这个比科技本身还要重要。
Sora的生成宣传视频里,最吸引人的几个分别是,东京樱花街道、狗狗玩雪、大海、教堂、咖啡杯里的船等。
也就是说,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在覆盖几乎所有的目标群体,为啥不整个纽约街道呢?巴黎也行啊。因为把美国和欧洲包括进去,只需要搞大海和教堂就可以了。这就是马斯克说的,西方不能失去基督教,否则就得内战。基督教是整个西方最底线的一个共识,生成一个跟教堂相关的视频,基督教世界都覆盖到了。再加上狗狗咖啡等,就能戳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
当然,我这也是瞎琢磨,而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要从最基础的全球性规划、商业、营销的本质来看这个事情,因为当你看到和使用这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一定不是偶然呈现在你眼前的,其中一定赋予了它所有的精细表达。
好,那中国怎么办呢?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直播流行,大家应该知道有一个功能叫美颜,这其实就是大家接触到的最早的拍照和视频等类的智能和算法,有一段时间还流行过换发型、换脸、测年龄等软件。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其实东、西方的思维,确实有一点点变化,西方很多技术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去替代人的(中世纪黑死病后尤其缺人),而东方,包括中国,首先是要服务人的需求(人口一直比较多)。Sora可以替代所有摄影摄像,甚至是导演编剧等,但中国很多时候,包括日本等,第一反应是,如何让这些工种更具有竞争力,而不是将其替代。
从这个角度讲,跟美国竞争,需要转变一个最本质的思维,就是人是最有价值的确实没错,但反过来说,造出能替代人的“东西”(人工智能等)是不是就更有价值呢?其实整个美国的技术逻辑就是这样的,包括原子弹的研发(以最低的人员伤亡和成本付出而获得绝对胜利,并赢得全球战争成为世界霸主)。我再随便瞎说一下,大家别喷,比如现在中国有几百万的外卖小哥,如果有人搞出一个技术,或制造出一个机器人等,可以替代外卖小哥,价格还便宜,所有的外卖小哥一下子就失业了,大家如何看这个技术?还有没有人敢研发这种技术?
第二个是,前沿技术,一定是需要创始人和CEO来搞的(这就是奥尔特曼为啥走了又回来了),像腾讯这种,张小龙搞出微信,真的是一个奇迹。什么意思呢?我一直说,乔布斯逝世之后,苹果就是制造领域的可口可乐(否则巴菲特也不会买),头显这种,要是乔布斯在,肯定会一脚给踩碎了扔垃圾桶,完全属于经理人冲业绩的(逼着库克一个求稳型管理后勤供应链的搞创新)。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无论是趋势性创新,还是垂直领域创新,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一定是要创始人或ECO亲自来搞的,如果只是给下属布置作业,我建议还是别搞,因为承受失败的意愿和能力,跟创新的可能性往往成正比。
第三个是,要从更大的人类活动上,拉动人工智能。
我举个例子,假设没有大航海时代,假设欧洲人没有抵达全球各地和美洲大陆,欧洲的工业革命很大的概率会胎死腹中,因为在本地很多技术用不上,而且阻力很大,因为阶层利益被固化了,你要是搞个纺纱机,手工纺纱者就得失业,你用纺纱机做的布就不让你上市(可以去看看那段英国史)。但正是由于大航海,殖民时代开启之后,在美洲和各个殖民地,经过屠杀和征服之后,欧洲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然后扩大规模后再反过去冲击欧洲传统体系,当美洲的机器布料进入欧洲的时候(美国北部真正的工业就是被纺织机推起来的),欧洲国家再不搞纺织机,恐怕老百姓就买不起布了,老百姓也不干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科技的发展,从来都是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不能找到新的市场来立足和反向输入,技术的原发地往往会出现最先抑制技术的情况,而不是大规模发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