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那边的AI最近挺火,那个集万千恩宠于一身的奥特曼,继续在最吸睛的文娱行业高歌猛进。
这让人联想起当年开创社交媒体时代的脸书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火速成为最年轻的百亿富豪,一时间春风得意、风头无二。
以为代表未来的他,吃尽了社交媒体时代红利后,再无突破性产品。社交币、头显、元宇宙等概念都是“高高举起、黯然放下”,如今早被甩出科技公司的第一梯队。
回想当时,反观如今,也许奥特曼和他的AI技术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本闲人觉得,面对这一轮技术革命,我们真的犯不上焦虑。
我们先跳出技术本身,聚焦于相关的国际竞争。从竞争的角度,美国的套路其实非常明显,无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实力,二是袭扰对手。
在加强自身实力方面,美国政府把过去二战和冷战的经验搬出来,打出了三板斧。
先是以军工为先导,加大创新和资本投入;再调动市场要素形成合力,先人一步占据技术领先;最后加大民用转化,以求形成新一轮工业浪潮。
但问题是,美如今已今非昔比,技术研发的底子虽然在,但技术转化能力却大幅衰退。
转化的问题很多,前有制造业空心化,后有产业过度金融化。因此虽然媒体造势一浪高过一浪,但离近了看,大规模、各垂直行业的成果其实没有实现。
因此从整体上看,美国的国家竞争,大部分都集中在袭扰对手上。业界除了有制造“双方存在巨大差距”的消息的媒体,还有滥用规则堵路的招式。
一方面对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大扫荡”,一方面打着道德的幌子,通过规则解释权来束缚我们,说白了就是用“扣帽子”的方法,将我们断绝在国际产业链之外,将国产产业扼杀在萌芽中。
冷静下来看,中美之间的差距确实是有,但优势我们也不是没有。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应用转化,因此无论是引导方向还是政策扶持,目前的精力都是放在实用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上。
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当谷歌、微软们大肆炒作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时,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重点方向,将突破的重心放在美国一再封锁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