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超级学爸:中国作家,应该以诺贝尔文学奖为耻 |2024-03-04

最近有个叫毛星火的网友说要起诉莫言,本来我没当回事儿,我觉得法治社会,起诉与否,因何起诉,起诉谁不起诉谁,哪怕是炒作,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都是个人自由。

后来胡锡进一参战,我觉得这事儿就没那么简单了,最起码这乐子大了。表面上看他是在批评毛星火,给毛星火批发了一大堆帽子,比如破坏改开、极左思潮、民粹主义等等。

图片

上一任最大的帽子批发商还是方方。方方和胡锡进有一个共同的优良作风,那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他人。谁不让他乱喷,那就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谁要是批评他,那就是乱扣帽子。

图片图片

胡锡进表面上是维护莫言,估计莫言这会儿都恨死他了,这几天心里都是万马奔腾,万是一万卡的万,马是草泥马的马。心说:不说话没人当你是死哑巴。

图片

莫言其实这几年挺低调的,毕竟做×心×,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有些作品有些措辞我认为是见不得人、经不起推敲的,关键是这些作品已经白纸黑纸印出去了。

对莫言来说,被起诉已经够难受了,本来冷处理低调应诉,结果老胡不容分说,借着给自己辩解的名义,泼了一盆汽油,把自己架在了火堆上。

老胡可以说是莫言的猪队友,也可以说是地下自干五,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给老胡颁一个一吨重的大JB(奖杯),有些事讨论讨论是个好事,理越辩越明。

蛋总不喜欢莫言,他的作品视角狭隘阴暗、立场偏颇,有人说他揭露了丑恶、批判了问题,但他却有意无意忽视了党和人民为改变落后和黑暗而做的努力。

旧中国也好,新中国前三十年也好,改革以后也好,包括当今社会,问题肯定是有的,而且肯定也不轻。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近代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所以他看问题的角度,是孤立的,是静止的,是片面的,作品内核就是矮化中华民族、贬低中国人民,质疑中国革命,其实和河殇一个路数。

鲁迅也努力揭露社会的黑暗,但是他努力唤醒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点着了灯就能见到光明,他还不吝笔墨为大家呐喊,歌颂那些为点灯而努力的人。

莫言给人的感觉就是,本来有人已经为他点上了灯,但他却背过身去看着自己的黑影说,这屋子里太黑,不如我们把房子点着吧。

鲁迅和莫言都骂人,但他们骂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也就是说,鲁迅骂的人,恰是莫言欣赏的人;鲁迅欣赏的,恰恰是莫言骂的。

鲁迅骂的是精神上麻木不仁、逆来顺受的人,骂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骂的是现实的残酷黑暗,骂的是杀害刘和珍君等的军阀以及地主,骂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骂的这批人,却是莫言不吝笔墨拼命歌颂赞美的人。莫言所欣赏的,正是其笔下“保有人性光辉”的苟且者,包括地主、土匪甚至日本军医。

在莫言眼里,革命是反人类的,是黑暗的一部分和悲剧的缔造者。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就是一部替地主伸冤的作品,他作品里的地主西门闹是被冤枉的。

他认为西门闹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没有犯过一丁点儿错,所有人都觉得他冤枉,连阎王也觉得他冤。

而在莫言散文《北海道的人》中,北海道的日本人则被他描述成了善良、勤劳、文明且有涵养的存在。看过莫言作品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偶然”,他的笔下,侵华日军成为“文明之师”是常有的事。

鲁迅试图用“骂”去唤醒“麻木不仁、逆来顺受”的人,其麻木不仁、逆来顺受,在莫言的文学作品里,却是值得歌颂的美德。

鲁迅骂人毫不留情,简直是刀刀见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希望,看到光明,我们的精神会受到鼓舞而振奋。他把旧社会的黑暗描述得密不透风,但又对中国充满信心和憧憬。

图片

图片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杜甫也批判社会,对社会黑暗面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对政治腐败、贪官污吏的讽刺也是尖酸刻薄,但是他对百姓、对国家的热爱洋溢在字里行间。

当他听说官军收了河南河北时,高兴得像个50多岁的孩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另外一个角度,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说莫言的作品能好到哪儿去?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中国文人的耻辱柱。

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就是西方的舆论武器、意识形态工具、价值观输出平台。评委是西方的,标准也是西方的。对于西方来说,诺贝尔奖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吹自己,贬低他人。

不信大家看看,非西方国家,诺贝尔文学奖都颁给了谁。托尔斯泰,可以说是沙俄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泰斗了吧,但托尔斯泰连续多年至死都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为什么呢?因为对西方来说,托尔斯泰政治不正确。当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活动正在俄国展开,托尔斯泰虽然并不赞成革命,但他坚决反对反动派镇压革命。

按照这个标准,高尔基就更不可能了。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民国时就火遍了全国,作品被出版了130多个版本。

鲁迅对高尔基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人可比: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同。

但是高尔基从1918年到1936年病逝,几乎每年都被提名,但是每年都是陪跑。很显然是因为意识形态问题,他支持革命,批判旧势力,歌颂劳苦大众。

那俄国(苏联)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都是什么货色呢?我们先看看第一位——蒲宁,此人反对布尔什维克痛恨十月革命1921年他离开苏联。

流亡期间,他一方面继续写作,另一方面与其它反布尔什维克分子同流合污,巡回欧洲各国进行反苏宣传。《诅咒的日子》是其反共的代表作,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啊!那是西方资本主义还在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挣扎、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突飞猛进的年代,美国十多万人润到了苏联,西方却把诺贝尔文学奖给了反苏反共的他。

二战期间,苏联是西方的反法西斯盟友,西方暂停使用诺贝尔文学奖打击苏联。但是冷战爆发后,西方又重操旧业,精心从苏联的所谓“异见人士”中寻找苏联诺贝尔文学的候选人。

1957年,中央情报局发现了在苏联没有出版却被走私到意大利出版的《日瓦戈医生》。该书对从十月革命到二战前期苏联的阴暗描写,非常符合诺贝尔标准。

中情局会同英国的军情六处,联合苏联流亡在外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修改并印制了该书俄文版,并提交到诺奖评审委员会,然后果然获奖。该书在抹黑苏联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987年,西方把诺贝尔文学奖给了苏联的一个劳改犯——诗人布罗斯基。他是彻头彻尾的舔西族、跪西派,他吹捧西方说,西方文化传统对世界克服三大灾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风网网站提示: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47)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超级学爸:中国作家,应该以诺贝尔文学奖为耻 |2024-03-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