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日举行的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PK中,1978年出生的喜剧演员泽连斯基以73.22%的得票率毫无悬念地击败了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成功当选乌克兰总统。
夫贵妻荣,与他同岁的妻子叶莲娜也就成为了乌克兰第一夫人,他们有两个孩子:分别是15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
泽连斯基是克里沃罗格经济学院学生,叶连娜在克里沃罗格技术大学学习,两人相识八年后结婚。 叶连娜的专业为建筑师,嫁给他后便放弃了本职工作,一心为丈夫的”Kvartal 95″公司撰写剧本,并拥有公司0.1%股份。
叶连娜看起来比丈夫有钱得多,她自己还拥有一家海洋食品罐头公司的25%股份。这位未来乌克兰第一夫人拥有两套面积分别为129.8和284平米的高档住宅以及一辆奔驰S-500 4Matic车。
乌克兰幸运的是,这次权力更迭,其它两位竞争者-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都没有再发起街头运动,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平稳交接。
各大国元首都先后向泽连斯基发向贺电,表示愿意加强与乌克兰的合作关系,当然,贺电中少了俄罗斯总统普京。
克里姆林宫解释称,现在谈论普京总统祝贺泽林斯基还为时过早,暗示要看将来的合作程度再决定。可见这十几年来,俄乌关系恶劣到何等地步?
普京个人嘲弄了波罗申科的无能和失败,并发出希望与泽连斯基重建俄乌全面合作关系的愿望。
泽连斯基则含糊其词,只是说俄乌合作需要新的条件,大选胜利后,带着妻子和儿子前往土耳其渡假去了,月底再回来。
每一任乌克兰新总统都离不开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这种情况既是基于地缘政治现实,也是基于历史现实。
乌俄历史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南端 , 面对进入亚洲的门户 , 与地中海诸国相望,由于地处欧亚主要通道上,乌克兰便成为历史过程中西方与东方两种不同文化交汇碰撞区域。
一方面,通过黑海地区乌克兰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 另一方面 , 处于贯通欧亚大草原西端的乌克兰 , 在历史上曾长期遭受多个游牧民族的骚扰和掠夺。与这些侵袭者旷日持久的斗争 , 极大地耗损了乌克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
乌克兰是个平原国家 , 除不多的森林与丘陵之处 , 95%土地是平川草原,军事上无险可守,长达 2 2 8 5公里的第聂伯河将乌克兰切割为东西两大部分,造就了闻名于世的肥沃黑土地 , 它几乎占总面积三分之二。
资源方面 ,乌克兰以煤和铁为主 ,是欧洲自然资源最富庶国家之一。 然而 , 由于乌克兰缺少天然军事屏障 , 易受攻击,难以防守,再上周边民族对土地争夺,造成了乌克兰历史悲剧命运 : 土地支离破碎,没有自己的国家, 只要周边出现强国,都会占领它的一片土地。
今天乌克兰主要地区:东部乌克兰,曾是俄罗斯帝国一部份,西部乌克兰,包括加里西亚东部在内,曾在奥匈帝国统治之下。在加里西亚,波兰地主对乌克兰农民行使管理力,利沃夫城(或称伦贝格)则是乌克兰文化的民族主义中心。
在历史上乌克兰有自己的语言或方言,到十九世纪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成就,代表人物是著名诗人,艺术家塔拉斯.舍甫琴科,至今也是乌克兰的文化名片。
乌克兰民族独立运动就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注入了政治因素。
862年,东斯拉夫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后来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 以基辅城为首都 ),这是乌克兰人第一个古代国家,一般认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后来分别形成乌克兰族 、 白俄罗斯族和俄罗斯族)的国家。
这样又产生了基辅罗斯历史继承问题 , 俄乌史学界有不同看法。历史是政治的反映,苏联时期,乌克兰历史由官方历史教材掌握话语权,独立之后,历史教材成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煽动与俄罗斯决裂的工具,2004年颜色革命,历史学者们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将历史当成纯学术问题进行解读,是天真的,对多民族国家来说则是极其危险的。
今天在中国网络上不断抛出“历史真相”的推手们,其出发点并非在于历史,而是政治,甚至搅动民族矛盾,助长分裂势力,乌克兰史学界对历史解读就是一面镜子。
基辅罗斯成为当时欧洲最发达和经济最繁荣的社会之一,自12世纪起基辅罗斯人将这片土地称作“乌克兰”, ,称自己为“乌克兰人”。好景不长,12世纪中期基辅罗斯日趋衰败 , 不再有中央集权存在,分裂成许多国小民寡、互不隶属的公国: 基辅公国、佩列亚斯拉夫公国、 切尔尼戈夫公国 、斯摩棱斯克公国 、 波洛茨克一明斯克公国 、图罗 夫一平斯克公国 、加利奇一沃伦公国、 特穆塔拉干公国 、穆罗姆公国、 弗拉基米尔一 苏前达尔公国 、梁赞公国、诺夫哥罗德公国 、普斯科夫公国等 。
没有中央集权,就无法统一有效指挥,给了入侵者最好的机会。13世纪中期蒙古人占领了基辅,罗斯被分成了两块,拜占庭最先使用“大俄罗斯”和“小俄罗斯”来区分这两个部份。
“小俄罗斯”不断受到外族侵袭, 1370年加利奇一沃伦公国的沃伦土地落入立陶宛手中 , 波兰人则吞并了加利奇,此后立陶宛大公们逐步把切尔尼戈夫公国、 诺夫哥罗德一塞维尔斯克公国 、基辅公国、佩列亚斯拉夫公国土地都兼并过去 。
到了14世纪“小俄罗斯”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统治,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崛起,不断割占乌克兰土地。1569年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合并 , 组成一个新国家一一波兰立陶宛王国 , 控制了东部乌克兰地区 (基辅、 切尔尼戈夫等),对乌克兰人的统治手段主要为政治剥夺 、经济压榨和宗教迫害。
这时,第聂伯河下游河岸的哥萨克扎波罗什营地 , 乌克兰土地捍卫者一一哥萨克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们不断带领农民举行起义,反抗波兰贵族地主的迫害,此后成为了乌克兰历史与文化核心角色。1648年初 , 哥萨克人的盖特曼 (首领 ) 赫梅利尼茨基揭竿而起,起义军从第聂伯河下游起事,席卷乌克兰全境。波兰人、立陶宛人和土耳其人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战斗持续六年之久,赫梅利尼茨基向俄罗斯寻求援助,1645年1月18日乌克兰人在佩列亚斯拉夫城召开拉达 (民众大会) , 决定将起义军控制下的那部分乌克兰土地与帝俄合并,这是乌克兰命运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于合并,乌克兰人认为是联盟,是藩属关系,承认俄宗主国地位,乌克兰保持行政管理自主权,拥有立法权和外交权,以结盟方式抵御波兰等民族侵夺。而帝俄认为乌克兰是沙皇治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联盟仅仅维系了五年,1649年沙皇逼迫与赫梅利尼茨基的儿子签定条约,将乌克兰正式降格为一个自治行政区。
三百年多年来,乌克兰命运悲剧定律没有改变过,如果不想被外族瓜分,必须依靠俄国,一旦俄国变得强大,乌克兰又逃不开被兼并的结果。
当俄国与欧洲势力相持不下时,乌克兰就会夹在中间,或被蹂躏,或被撕裂。 1667年俄波战争中,波兰王国惨败,不得不与沙皇签下条约,对乌克兰土地进行了正式瓜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划归俄国 , 右岸的基辅及其附近地区暂由俄国治理。
1686年俄波签订“永久和约” , 基辅及附近地区永远并入沙皇俄国。 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乌克兰哪怕连表面上的自治都荡然无存 , 变成名副其实的一个省份 , 连本族语言文字都遭禁用。
1772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波兰土地,西乌克兰一些土地归属再次发生变化。1795年,除加里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匈帝国)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
1793年沙俄与普鲁士第二次瓜分波兰 , 根据《彼得堡协定》 , 俄国吞并了第聂伯河右岸有沃伦地区、波多利地区。到了20世纪初,随着民族意识和革命意识的加强,乌克兰独立运动兴起。
1905年俄国革命,大大激励了乌克兰独立运动开展。 独立运动又可以分成两个部份: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前者试图建立一个摆脱奥匈帝国统治的政治自治地区,后者主张摆脱沙皇封建统治,成了一个民族自治联邦共和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两个运动在西乌克兰和东乌克兰地区都在发展。
1917年前,一个基本政治事实是,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乌克兰人的政治力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不归奥地利革命运动领导,要不归俄国革命力量领导。
东西两股力量对运动方向存在着很大分歧, 191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风暴到来,沙皇政权走向崩溃边缘,乌克兰人不得不向彼得格勒(圣彼得堡)临时中央政府表明自己态度,3月,乌克兰人成立了临时政府,建立最高拉达(人民议会),推选一个名叫赫鲁晓夫斯基的人为总统。
临时政府要求建立一个联邦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联邦国家,乌克兰成为俄乌联邦一个自治共和国,也就是说,哪怕沙皇政权灭亡,他们也没有寻求建立一个真正主权独立的乌克兰国家。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走向了俄国历史舞台中央,乌克兰临时政府又面临表态问题?11月20日,最高拉达宣布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放弃了君主立宪制的选择,但仍然没有要求脱离俄国。
乌克兰与苏维埃俄国矛盾开始出现,列宁帮助乌克兰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12月26日在哈尔科夫城宣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乌克兰人之间出现了内斗,结果在农村毫无根基的布尔什维克被打败,拉达政府控制了乌克兰大部分土地。
而这时,一个更为强悍的外来者来到了乌克兰–德国人,德国这队需要粮食和矿产,俄国政治剧变,正是德国控制乌克兰并利用乌克兰人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最佳时机,如果德国赢下欧洲战争,那么还可以借着乌克兰殖民地为跳板向东进军。
列宁以屈辱式让步换来边境和平。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并承认乌克兰独立,放弃对于划入乌克兰那一片土地的权力。
德国人为了全面控制乌克兰,顺势将右翼的社会革命党人霍卢波维奇推上了乌克兰总理位置,俄国人退出后,乌克兰人发现,他们只能被德军占领和统治。
1918年4月,德国将一名俄罗斯化的贵族军官,哥萨克头目斯科罗帕茨基安排到了政权掌控者位置,拉达解散,连傀儡都不允许当。斯科罗帕茨基马上实行独裁统治,对德国事事言听计从,德国战争机器摧毁了乌克兰境内的各路反德武装组织,苏俄赤卫队只能痛苦地隔界旁观。
1918年11月一战以德国惨败告终,《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自然无效,问题变得极其复杂,那乌克兰怎么办?回到条约之前?
法国海军占领了敖德萨港,并控制黑海,直接威胁苏维埃政权,红军决定于1919年2月占领基辅,乌克兰命运再次被俄欧地缘政治斗争所决定。
再看西边,奥匈帝国战败崩溃后,1918年11月西乌克兰政府在东加里西亚成立,并宣布支持东部乌克兰政府,由法国海军保护,然而法国战略是将布尔什维克“隔离带”建立在正式复国的波兰。
波兰,不但对西乌克兰有领土要求,而且对波罗的海大片土地都有领土野心,西部和东部乌克兰都陷入了极其混乱局面。
乌克兰政府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白军”身上,然而邓尼金作为沙皇俄国将军,他毫不隐讳地告诉乌克兰人,他们复辟成功,就一定会将乌克兰农民手中的土地重新夺回,并分配给贵族和地主,恢复旧时代的秩序。
这是乌克兰政府无法接受的事实,如果邓尼金战胜列宁,那么,乌克兰必将回到沙皇残暴统治的时代,但没有邓尼金,乌克兰又将成为布尔什维克的天下。
邓尼金在基辅的胜利非常短命,到1920年3月,他就被红军赶到了克里米亚避难,海军将领科尔察克的白军也被红军消灭,白军的溃败,使西方放弃了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垮台的任何幻想,回归实现。
巴黎和会上,乌克兰人恳请西方相信他们比波兰人更能有效对抗苏维埃政权,但美英法更愿意支持波兰。
1921年3月签订的《里加条约》,标志着俄波战争结束, 俄国承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归属波兰管辖。乌克兰似乎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主权独立的国家,除了东西部历史裂痕之外,它在地理位置上的极端重要性,也成为了大国必争之地,没有宁静的时光。
一战前,它从未脱离过俄国,如果德国人赢下战争,它也只能是德国人一个傀儡政权,德国战败,苏联建立后,乌克兰成了苏维埃联盟中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除此之外,它也别无选择。
再退一步说,如果邓尼金打败了列宁,那么复辟后的俄国更不可能让乌克兰独立,连苏联政权下的那种自治权也不会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德国取胜,乌克兰命运也是悲剧,同样是纳粹统治下的傀儡政权。德国战败,美英苏等大国达成了协议,乌克兰成了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
只有在苏联时代,乌克兰过得最滋润。乌克兰独立后,吃的也是苏联老本,但老本吃完,还有什么可以卖?只有苏联那么秘不示人的军工技术。
乌克兰的未来,不取决于泽连斯基,而仍然取决于大国间的力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