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向何处去的关键十字路口,通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正在为世界注入巨大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发挥国际形势稳定锚、世界增长发动机、和平发展正能量、全球治理新动力的积极作用
◆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 “一带一路”倡议是分享中国机遇的经典案例
◆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 此为《瞭望》封面专题系列报道之一
尽管市场里水果种类不少,但南京市民王静最喜爱的还是车厘子。
“我们家人都很爱吃车厘子,一买都是一整箱。”采访中,王静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过去想买车厘子只能请在大型超市工作的朋友帮忙预留,如今在超市、水果摊、电商平台,随时都能买到新鲜优质的车厘子,价格也越来越亲民。
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公布的《2019生鲜年货消费报告》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智利车厘子的销量同比暴涨32倍多。
从“贵族水果”到如今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寻常水果,越来越多中国人享受车厘子美味的背后,是中国近年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准入“门槛”:先后与多国签订自贸协定;出台稳外贸政策,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一半以上;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5%……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中国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我们也可以更快地销售。”馥阿藓(上海)果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尔南·加尔塞斯说。
双赢,正是中国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真谛所在。
1949年12月,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就与苏联谈判并签订一系列经济贸易协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后,中国更是迈开大步走向世界。
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世所罕见地迅猛扩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矢志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对外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走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的大开放给出了坚定而明确的指向: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不仅意味着要扩大开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加深开放层次,还意味着要创新开放方式、优化开放布局、提升开放质量。
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从新中国成立,到开启改革开放,再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发展历程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动作为,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 4月2日,安徽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顺利合龙,大桥建设进入桥面铺装施工阶段 过仕宁摄/本刊
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
3月21日,北京银行发布的一则公告引发业界关注。
公告称,北京银行拟与荷兰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INGBankN.V.共同出资30亿元发起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其中,前者持股49%,后者持股51%。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银行。
数日之后的3月27日,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被银保监会批准筹建。
这并非巧合。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中国金融领域已经诞生了诸多“第一个”:第一个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第一个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第一个外资控股保险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金融行业已经按下了对外开放的“快进键”。从银行业到保险业再到证券业,开放措施频频推出并接连落地。金融领域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亮点。
“金融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也容易潜藏风险,因此过去40年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对谨慎,外资参与程度比较有限。”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预示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自信越来越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当惊世界殊”的对外开放辉煌新篇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谱写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协奏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意味着,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通过新一轮降税措施实施,将关税总水平降至7.5%;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新的负面清单,在金融、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进一步向外资敞开大门,外资限制性措施缩减了近1/4;新设海南自贸区,升级扩容上海、广东等自贸区,并提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一系列新的开放举措,在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更多利好。
“中国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开放格局,最大特征就是全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分析谈到,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要更好地适应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变化、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他看来,对外开放正进入深水区,未来的对外开放,必定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将在最具难度的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
新时代全面开放五大维度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这正是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涵所在。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1月7日,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正式在上海破土动工。作为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500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兑现后,将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近年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着力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吸引高素质人才。以2018年为例,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升至30.6%,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35.1%;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近1700个,增长23.3%。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300亿美元,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为东道国创造就业170万,贡献税收近400亿美元。
同时,这种新格局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对外投资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对外投资强国,以及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更好结合,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作为一个不靠海、不沿江的内陆城市,成都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同比增长26.4%,高出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速16.7个百分点。
与之相呼应,去年成都新开通10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2条全货机航线,成都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114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巩固“航空第四城”地位;去年成都国际班列实现“扩容增效”,国际班列年度开行2619列,开行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591列,形成通达24个境外城市、联通14个国内城市的国际铁路通道网络。
▲ 4月4日,首趟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在卢森堡迪德朗日铁路场站准备出发 郑焕松摄/本刊
这些,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的势与场,使成都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新一轮开放的“前沿高地”。
过去4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起步,由东向西渐次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取得长足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对外开放的洼地。
面向未来的新格局,必须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的部署,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进而形成畅通活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整体来看,内陆和沿边地区劳动力充裕,自然资源富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广阔。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
1月25日,英国电信成为首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全国性牌照的国际电信公司;1月28日,美国标普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月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试行)》……进入2019年,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密集出台,服务业开放迈出新步伐。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时间较早、程度较深的领域,也是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的领域。近年来,除极少数敏感领域外,其他制造业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股比、业务范围等限制也逐步放宽。相比之下,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仍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短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通过服务业开放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2018年,我国发布实施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在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大幅放宽对外资企业经营限制。开放的“组合拳”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2402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的发展将成重头。另一方面,服务业也是民生需求,通过开放促进服务业改革,将使中国经济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也认为,中国新一轮开放中最重要的方向就是服务业开放。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更好结合,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梳理近年来中国外贸市场格局可以发现:中美贸易出现下滑之时,中国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表现稳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
今年一季度,中欧贸易总值增长11.5%,占比15.8%;中日贸易总值增长3.2%,占比7.2%;中国-东盟贸易总值增长8.1%,占比13.3%。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7.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4.1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8.6%,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外贸市场多元化无疑是现实选择。”采访中,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谈到,近年来我国大力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外贸发展潜能巨大,仅靠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已远远不够了”。
这意味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坚持多边开放与区域开放更好结合,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贡献者。
“双方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并致力于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日前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在“全球挑战与治理”中,首先强调了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尊重与支持。
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曾指出,如果多边贸易体制遭到破坏,世界经济将遭受重创,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2.4个百分点,60%的全球贸易会消失。目前,WTO成员贸易总额占全球的98%。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WTO对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开放水平更高、灵活性更强的区域贸易安排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引擎。
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例,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后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建成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在当前国际形势中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谈判达成RCEP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进各界信心和正面预期,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
因此,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要同时驱动好世贸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区代表的区域贸易安排这两个“轮子”,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注入确定因素
2929票赞成、8票反对、8票弃权。
3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征程中的重要时刻——新的法律不仅明确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全面确立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还针对外国投资者普遍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保护规定。
“这是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领域内最重要的法律,展现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积极姿态。”有海外媒体如此评价。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低迷,逆全球化行为增多;一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严重冲击;民粹主义、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相互交织,为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全球范围内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因素此起彼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有变局,必有压力。面对压力,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立?前进还是后退?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
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迎着风浪毅然推动全球化,在国际合作中寻求共赢。
从降低关税到制定外商投资法,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到扩大进出口贸易,一系列举措正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变;
从中日韩自贸区到RCEP,再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一系列举措正推动中国实现从区域经济的参与者到全球产业链重塑者的转变;
从坚持世贸组织权威性,维护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提供中国智慧,一系列举措正推动中国实现从全球治理的接受者向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转变;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有评论指出,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国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站在国际公道正义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采访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站在改革开放40年之后再出发的历史坐标下,中国继续大门敞开,愿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发展红利,为‘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的质疑者答疑解惑,意在让世界感受机遇共存的温度。”
在他看来,在世界向何处去的关键十字路口,通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正在为世界注入巨大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发挥国际形势稳定锚、世界增长发动机、和平发展正能量、全球治理新动力的积极作用。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成立当天,一家由百视通(今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微软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入驻上海自贸区的第一家企业,正式获颁“001号”外资备案企业证书。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是负面清单让我们有了底气。”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前,游戏机、游艺机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发布全国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并在服务业扩大开放中明确“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五年多来,他们抓住机遇,把我国原创精品游戏推向了国际市场。
从“审批”到“备案”,两字之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大步。五年多来,上海自贸区见证了负面清单持续缩减:最初有190条,2018版减至45条,95%以上的外资投资项目通过备案方式设立。截至目前,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设外资企业已达1.1万户。
短短五年多时间,上海自贸区已经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以上海市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1/4的生产总值、40%的实到外资和外贸进出口;建起了6个千亿级平台和10个百亿级平台,其中手表、医药品、医疗器械、酒类和化妆品的进口额分别占全国的41.1%、28.9%、24.8%和23.9%;保税片区的贸易和航运、陆家嘴片区的金融、张江片区的科技创新、金桥片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逐渐成为上海自贸区各片区的新“名片”。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生动诠释了高水平开放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谈到,进一步扩大开放,用好全球的资源、全球的市场,来服务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扩大对外开放,能够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弥补短板。
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我国调整了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对多达700项商品实施进口的暂定税率,其中也新增了对于部分药品生产原料实施零关税的举措。
关税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不断降低关税,仅在过去一年就先后四次下调。目前,我国的关税总水平已由此前的9.8%降至7.5%,略高于欧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降低关税,扩大进口,一方面可以更好满足群众需求,释放消费潜力,顺应中国经济更多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这一转型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全世界范围内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先进要素因素,在解决发展矛盾、问题和短板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
扩大对外开放,能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释放创新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在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涉及金融、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制造、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等各领域,共推出22项重大开放措施。
主动扩大进口和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吸引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流入国内。与此同时,营商环境的改善又意味着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双方将在更加平等的环境下同台竞技。两种趋势的共同作用,可以更好激发市场的竞争机制,倒逼国内供给体系不断优化升级,而这正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扩大对外开放,能够推动一系列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过去至少要两个月才能跑完的手续,现在几天就能搞定,快得我都有点不敢相信。”采访中,恒大童世界开发部经理闫聪忍不住为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的办事效率点赞。在郑州片区,原产地证“信用签证”制度让企业少了“跑腿”的烦恼,郑州宇通客车公司外贸经理王文斌说,实施原产地证“信用签证”管理后,他一年少跑170次,节约了800多个小时。
“自贸试验区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不仅拓宽了河南的国际视野,更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河南省商务厅厅长张延明说,走向全球市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的过程,倒逼河南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善营商环境,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各地,类似的现象近年来比比皆是。
“无论是减少审批,还是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政府的自我改革,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点对于内外资企业而言,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张立群看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对照国际先进标准,在制度层面,尤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上作出调整。其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正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国担当
时间的巧合,恰似历史的接续。
2018年11月4日,第124届广交会闭幕;第二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这是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被外界称作中国开放的一大创举。
“会飞”的斯洛伐克汽车,捏得起绣花针的德国仿生机械手,香气四溢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口感醇厚的阿塞拜疆蒸馏酒……在此次进博会上,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纷纷亮出“宝贝”产品,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短短6天,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开放合作迸发出澎湃动力。
一甲子光阴,从广交会创办到进博会启航,中国实现了从“卖遍世界”到“买遍全球”的跨越,也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转换。
“如果说开放之初,中国更多扮演的是全球化融入者、受益者的角色;那么今天,中国将更多扮演全球化引领者、分享者的角色。”张燕生如此评价。
纵观全球,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虽然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随着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加剧,国家和地区经济间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相互依存成为常态;虽然人类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但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饥饿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面对这一系列挑战谁都无法独善其身,需要凝聚共同认识,制定共同方案,采取共同行动。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和日内瓦发表两场重要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
▲ 4月16日,西飞民机客户服务中心维修实习车间,安哥拉学员正在研究飞机发动机的管线布局 邵瑞摄/本刊
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合作共赢,正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世界不断听到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互利共赢的强劲足音。
“扩大对外开放,能够把中国的发展成果和红利更多惠及全球,这是中国履行国际责任和改善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在白明看来,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更是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千百年来,孟加拉国帕德玛河两岸的人们,都要靠摆渡往来。不过,建设中的帕德玛大桥不久后将改变这一状况。这座全长6150米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将把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同首都达卡连接起来。负责桥梁建设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说:“我们要继续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更多的‘梦想之桥’。”
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给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福祉。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实施,电力严重短缺的巴基斯坦家庭灯亮了起来;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贯通,当地人摆脱了境内运输需要绕道他国的窘境;中欧众多班列开行,为中欧贸易打开了新通道;亚吉铁路贯通,让“东非屋脊”埃塞俄比亚有了出海口……
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分享中国机遇的经典案例。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倡议,惠及整个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已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
白明解释说,“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其鲜明的全球开放性,给世界经济带来弥足珍贵的动力。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如此评价。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