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班牙一位女网红和她的丈夫在印度旅行,遭遇7名印度人当着其丈夫的面轮奸,让舆论界大跌眼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获得印度的金钱补偿(大约1万欧元)和法律补偿(罪犯逮捕归案)之后,该网红又表示印度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要黑印度云云。大家都很纳闷,那点钱就能让她不在乎受过的伤害?还是另有隐情?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奇葩的国家,经常发生一些奇葩的事儿。同样是前不久,印度一个四百斤的胖子(形态可参考那些大块头吃播网红)订婚,轰动了整个印度,似乎传递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感觉。
1、该胖子有过一段励志往事,为了恋爱曾经把四百斤的体重减到正常区间,比贾玲那个热播的电影还励志。但是没多久,又反弹回四百斤的状态。
2、该胖子的订婚对象是印度顶级白富美。就是长得和普通印度人(又黑又瘦的印度土著相貌)不一样、更像欧美女明星那种。
3、一个体型巨大的胖子能娶到顶级白富美,大致原因大家也能猜到,要么是童话故事里的爱情故事,要么是钞能力太强。答案:该胖子就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小儿子。
安巴尼家族是印度经济界的扛把子,他们掌控的信实集团对印度的影响堪比三星之于韩国。当然这个家族也是诈骗高手。穆克什·安巴尼的弟弟阿尼尔·安巴尼(也曾当过印度首富)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曾经从中国金融结构骗走100多亿,然后当了老赖
穆克什·安巴尼特别好面子,他很热衷于享受(世界最顶级的配置他都有),也热衷于打造人设(他老婆也是印度顶级白富美,号称获得了他的独宠),最关键的是他很喜欢讲排场。2018年,穆克什·安巴尼嫁女儿,就从美国的政界(如希拉里)和舆论界(如碧昂丝)请了一大堆显贵,帮自己装点门面。
这次小儿子订婚,穆克什故伎重演,再次依托钞能力举办了盛大的派对。
印度本土那些权贵自然不在话下,宝莱坞三大明星阿米尔汗、沙鲁克汗、萨尔曼汗罕见齐聚,同台为派对进行表演。
穆克什不仅把老迈的希拉里重新拉出来,还邀请了风韵犹存的伊万卡。
就连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也被穆克什请到现场,穿上印度服饰在现场走来走去。
作为印度首富,他如此张扬,首先展示了自身钞能力和人脉,其次是他知道印度人就好这口。因为在印度人的世界里,印度教早已在精神和现实层面把等级制度划分明白,精英阶层和普通人是两个世界。印度普通人自古以来便习惯了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宿命,稍微有点追求的,都在幻想来世变成神牛。可以说在印度,穆克什·安巴尼就是了不起的大富豪。
但是如果在中国,穆克什·安巴尼这种明目张胆地炫耀钞能力、以结交西方权贵为荣的行为,大概率会被口水淹没(但那种方式很诱人,很多中国富豪为了那种诱人的生活而选择润了)。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世俗社会,主要目标是过好今生;中国人很早就知道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尤其是经历过近代革命改造之后的中国人,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对于权贵,中国人既要在道德层面要求他们的钱来得干净,也会从社会层面要求他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因为中国人的这些特征,被有些人扣上了“仇富”的帽子。
中国人真的仇富么?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但从中国前首富宗庆后去世之后,各个阶层的表现来看,中国人并不仇富,只是痛恨为富不仁、国内赚钱国外花、把员工和消费者当傻子的富。像宗庆后这种企业家,大家希望他富有,尊重他富有,并且在死后不停地怀念他。
宗庆后的去世,引发了海啸般的追思。在我的印象中,这种级别的追思是那种给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才有的,比如说焦裕禄,比如说钱学森,比如说袁隆平。
大家为什么给予宗这么高的评价?答案需要从4个维度梳理:
白手起家,大器晚成。宗庆后前半生清贫,40来岁才开始创业,风里来、雨里去,终于创建了一个了不起的企业。他在创业之前、创业过程、甚至成功之后,始终严于律己。
鲁豫问宗庆后,你每天六点就起床,七点钟到公司,早上为什么不睡懒觉?当老板不就是为了睡懒觉不用早起吗?
宗回答:“如果我都睡懒觉,还怎么要求他们,当老板的也要以身作则。我早起已经习惯了,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相比那些稍有财富就花天酒地的人,宗绝对是严于律己的楷模。
对成功者来说,严于律己固然可贵,宽于律人更为难得。现在很多企业都流行极限压榨,996都变成了一种常态,更变态的还有007。特别是有些老板,经常宣扬自己多么辛苦,然后号召大家跟着自己一起辛苦。宗庆后认为不应该过度压榨员工,“当老板的人,工作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经营企业是你的兴趣;但你不能把员工绑在你的战车上,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不知道别人这么看,但我认为这个答案很帅气。
同样是996,老板和员工的强度绝对不同。老板的996,可能包括商务打高尔夫的时间。员工的996,那真的就是996,绝对不比驴子拉磨轻松。
对于千千万万奋斗者来说,宗庆后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在企业经营方面,宗庆后极其成功。他曾经三次荣登中国首富之位,获取了天量的财富。但是他个人永远保持着朴实本色:
一辈子没有任何绯闻,发迹之后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对于唯一的闺女也没有娇生惯养。
——大家对比一下当今社会的离婚率,尤其是富豪权贵的离婚率;再看宗庆后,单凭这一点,人品就甩绝大多数人几条街。
穿简单的布鞋衬衫,背简单的包(还用过他闺女淘汰的旧包),奢侈品和他绝缘;普通得如同乡下老头。
——对比一下很多其他富豪,豪车、飞机、游艇的,宗庆后就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三餐基本在食堂解决,没事就在车间溜达,有事就出去跑市场。
外出普通机舱,没有保镖,没有助理,自己拉着拉杆箱、挎着一个包。
——当今这个时代,就连明星出门都是保镖助理一大堆。而宗庆后拥有明星们望尘莫及的财富,却从不炫耀。
对于财富,宗庆后看得非常透彻。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你说我什么首富也好,什么也好,多么有钱,只要不拿出去送给老外的话,就都是我们中国人的财产,我就吃这么点,用这么点,钱还是拿来再投资,再解决就业,再为国家创造税收,说到底还是社会的。”
大家看看那些移民的富豪,有的自己移出去,有的把后代子孙移出去,活脱脱的就是中国挣钱国外花,堪称国际财富的搬运工。
这话大家都会说,但究竟怎么做,没有一个标准。但在宗庆后几十年的实践中,可以看到两条显而易见的规则:
众所周知,现阶段经济环境不好,很多企业就疯狂压榨员工,无休止的加班让员工疲惫不堪。还有就是打着狼性文化的旗号搞末位淘汰制,想办法把过了一定年龄段(35岁,或45岁为节点)的员工淘汰出局。原因嘛,无非是人到了一定年龄,精力下降;叠加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占用精力;没有年轻人那么能拼。
从追逐利益的角度来说,这么做似乎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大家都会变老,如果都这么淘汰下去,那这个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宗庆后掌舵的娃哈哈,从来不主动淘汰年长员工。“我从来就没有辞退过任何一个员工,人家好好干活,我辞退他干什么?人的能力有大小,这都很正常。”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种实践。
有一说一,做慈善并非强制。企业大了,就有社会责任,这个没啥好说的。
同样是慈善,有人是踏踏实实做,有人是把慈善当生意来做。谁人做慈善,谁人把慈善当生意,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区分。
宗庆后做过的慈善,都是实打实的慈善。这方面消息网上很多,这里不再举例。
维度4,从实干者角度看,他用一辈子践行实业兴国的理念
宗庆后很早之前就手握巨额资金,但没有涉及金融行业。大家看看大A市场,很多公司的目标就是上市圈钱,然后高管套现跑路,丝毫没有廉耻和责任观念。按娃哈哈当初的地位,如果上市圈钱,和资本联手炒作;宗庆后问鼎中国首富的次数极大概率远多于3次,身价极大概率远多于现在。但他没有那么做,“不缺钱我上市干嘛?”多么实在。
在房地产最为疯狂的时代,宗庆后没有涉足其中。但是他却努力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如果他当初涉足房地产,很容易从中分一杯羹。他之所以没那么做,是因为房地产已经脱离了实体范畴,成了一个老百姓高攀不起的金融产品。
“振兴经济归根结底还得靠实业,让更多的人有活干、有奔头、有希望,光靠几个资本家挣钱,能行吗?”这种思维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实业兴国的理念。
我个人认为,“实业兴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崇高的社会道德情操。中国这么大,国人这么多,就意味着大多数人只能依靠实业生存。实业不兴,则中国不兴,崛起复兴啥的都是空中楼阁。
宗庆后这种一辈子践行“实业兴国”的企业家,理当受到尊重。
一个富豪的去世,能引发如此巨大的褒奖和追思风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几千年以来,能够在死后获得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中国的富豪,可谓凤毛麟角。
宗庆后这样的企业家,很好地传递了现代中国精神。如果要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富豪,之前很多人可能觉得答案很模糊;但现在答案比较清晰了,就是宗庆后那种。
宗庆后这样的大富豪,大家理当去纪念。如果连宗庆后这样的大富豪大家都不去纪念,那才表示这个时代没啥希望了。
有的人活着,大家希望其赶紧死掉;有的人死了,身影远去之后,才能看到其伟大。
宗庆后的去世给了这个时代一束光亮,让人看到了企业家该有的样子,让人看到企业家、商人和资本家的区别。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